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4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醫療”搶食3萬億醫改盛宴

  • 發佈時間:2015-07-10 07:14: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網際網路+醫療”搶食3萬億醫改盛宴

  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強勢搶灘,嗅到商機的上市公司果斷轉型試水,移動醫療行業“新貴”迅速崛起並備受資本熱捧……這些資本追逐的是三個萬億級別的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不過,無論是BAT,還是衛寧軟體海虹控股等,都仍在探索可靠的商業模式。上海證券報“網際網路+”調研組調研得到的初步結論是,未來移動醫療的競爭態勢很可能以四種商業模式展開:“搶醫生”、“爭入口”、“拼線下”和“貼身體”

  真正的“網際網路+”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會效率、增進人類福祉的革新,一直被“看病難、看病貴”痼疾所困擾的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無疑亟需“網際網路+”來重塑。上證報記者經過一個月的調研發現,從政府到企業到醫院乃至醫生,都不約而同試水、搶灘網際網路醫療。國內醫療行業專家對記者坦言:“資本如此追逐,是因為大家都盯上了3萬億級別的市場。”

  政企聯動

  7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18年在健康醫療領域網際網路應用更加豐富,社會服務資源配置不斷優化的發展目標。《意見》重點提出要推廣線上醫療衛生新模式。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衛生服務,支援第三方機構構建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歷等醫療資訊共用服務平臺,逐步建立跨醫院的醫療數據共用交換標準體系。同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提供線上預約診療、候診提醒、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

  7月6日,中央網信辦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資訊的管理範圍應該基於問題導向,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管理方式上,可由許可制轉變為備案制,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7月10日,來自BAT、中國移動、衛寧軟體等巨頭在京聚議“重構醫療生態”,備受矚目的《reMED2015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報告(第二版)》將隨之發佈。

  其實自2014年以來,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就發起對網際網路醫療強勢搶灘,一些嗅到商機的上市公司亦果斷轉型試水網際網路醫療業務,與此同時,春雨醫生、掛號網、丁香園等移動醫療行業“新貴”迅速崛起並備受資本熱捧。“資本看到的是三個萬億級別的市場。”國內醫療行業專家謝維如此表示。

  記者此次調研了解到,健康服務業市場是非常巨大,但體制的強勢作用限制了資本掘金的力度。國家鼓勵社會辦醫,但民營醫院的投建卻並不容易,主要的限制在於核心要素醫生無法供給,即醫生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民營醫院供給更大的健康服務市場。然而,網際網路醫療正在試圖解決這一痛點,醫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等技術傳播手段在遠端問診、慢病管理等模式中打造自身的品牌,更好地升級改造醫療服務市場。

  萬億市場

  從市場化的角度來看,衛生事業分為三大市場:要素市場、籌資市場和醫療服務市場,而這三大市場正是資本追逐的“三個萬億市場”。

  有數據顯示,在要素市場中,目前整個藥品的分銷達1.4萬億元;其次是保險市場,去年商業健康險為1473億元,國家相關政策指出,到2020年,商業健康險市場將達到1萬億元;第三是醫療服務市場,未來有望成為一個十萬億級別的大市場。“這也就解釋了資本為什麼瘋狂追熱這三個萬億級的市場,市場大、痛點多自然蘊藏諸多的機會,倘若再運用網際網路的技術手段加以挖掘,其中的商機則會進一步放大凸顯。”謝維告訴記者。

  而另一個萬億市場的掘金機會則是蘊藏在保險市場中的商業健康險。據介紹,在我國的醫療籌資市場中醫保太過強勢,目前社會保險籌資佔每人平均收入比例過高約40%,其中10%是醫保籌資,30%用於養老,這部分籌資比例過高直接導致商保籌資比例下降。儘管40%的收入用於社保,但當看病時卻仍無法得到國家的保障,面臨“看病難、看病貴”的困境。事實上,這也再次證明當下醫療資源的配置仍存在問題,醫改的核心問題沒有解決。

  有問題就有商機。有專注于醫療衛生研究的人士認為,醫保籌資的比例如果降下來,讓商業保險補進,真正由市場來調配醫療資源的配置,則上述醫改痼疾就有望得到化解。根據國家相關産業政策,商業保險市場要從目前的1400億元拓展至2020年的1萬億規模,必須放大市場經濟的作用,醫療改革的核心也要圍繞上述問題展開。

  模式待解

  儘管網際網路醫療瞄準了數萬億的龐大市場,但盈利模式卻遠未成型。“不論是BAT,還是衛寧軟體、海虹控股,都仍在探索可靠的商業模式。”有專注于網際網路醫療投資的PE機構合夥人如此表示。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多數涉足網際網路醫療的公司均處於微利甚至虧損階段。有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坦言:“目前這是一個戰略性的虧損。網際網路醫療是藍海市場,其市場前景和盈利想像空間巨大,現在積極投入加速戰略佈局才能使公司在未來的醫療服務市場中佔據優勢地位。”

  不過,大體方向細辨可見。國內醫療行業專家謝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核心就是要平衡三方關係,一方是服務的需求者(患者)、一方是服務的供給者(醫生),一方是服務的支付者(保險),這不僅是衛生經濟學中的基礎原理,也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要遵循的經濟規律,而“網際網路+”並不會顛覆醫療,只能是使這一原理運作的更創新、更有效。

  上證報調研得到的初步結論是,未來移動醫療的競爭態勢很可能以四種商業模式展開:“搶醫生”、“爭入口”、“拼線下”和“貼身體”。多位移動醫療創業者和投資家向記者坦言,目前來看誰抓住了上述四種競爭態勢,其也將有望在未來移動醫療市場中搶佔先機。同時,《reMED2015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報告》則指出網際網路醫療將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方面,同時行業發展關鍵在於配套政策、標準缺失、資訊共用等問題的解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