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藥品招標採購飽受詬病 改革迫切

  • 發佈時間:2015-06-05 01:05: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謝淩宇

  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等部門日前發文,從6月1日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記者近期在天津、上海、山西等地採訪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此舉釋放出藥品市場化改革的信號,將有利於激發藥企創新活力,推動藥價真正回歸市場,但這也使得藥品招標採購制度改革變得更為迫切。

  放開藥價 藥企競爭愈發激烈

  政府取消大部分藥品零售價限價的舉措,受到了地方衛生部門、藥廠等各方的普遍關注與認可。他們大都認為,此舉通過塑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利於藥價市場化機制的形成,特別是對低價藥回歸藥店有一定幫助。

  近幾年,百姓常用低價藥在藥店難尋的情形比較常見。在天津,記者走訪了河北區桂生堂大藥房、南開區同輝大藥房等多個藥店,都沒有買到用於治療咳嗽的復方甘草片,取而代之的是沖劑等價格較高的産品。據藥店銷售介紹,復方甘草片屬於含麻製劑,購買需要憑身份證且有量的限制,比較麻煩,而且本身價格不高利潤微薄,很多藥店也就不從廠家進了。

  價格只有兩三元錢的維c銀翹片,在桂生堂大藥房等地記者同樣沒有買到。記者注意到,此前全國各地還曾發生過十元錢一支的手術外科急用藥魚精蛋白買不到,幾元錢一支的“破抗”要提前訂貨等現象。

  “過去我們一直希望藥品要合理、科學定價,但其實頻頻降價反而使一些低價好藥消失,高漲的藥價並沒有得到根本控制。”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蔣華良提示,改革後要重點觀察療效好的廉價藥價格變化,是否調動了藥廠生産的積極性,同時又不至於加重老百姓負擔。

  藥企對該舉措也普遍支援,認為將鼓勵藥企真正創新,而非單純仿製。山西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説,這釋放了藥品市場化改革的信號。“藥價由市場決定,能鼓勵藥企不斷創新研發,更多有市場的好藥將被生産出來,未來百姓將有更好的新藥可用。”

  不過,有部分受訪市民擔心,藥廠可能會借機漲價。山西省食藥監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有專利保護的特效藥確實有可能上漲,對這部分藥需加強監控,了解患者訴求,但多數藥價則不會出現大幅上漲。

  振東藥業董事長李安平認為,放開藥價對藥企是挑戰,藥價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任武賢也表示,在藥企處於同等競爭水準的情況下,多數普通藥的價格會在競爭中下降。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兼職教授蔡江南指出,取消限價為下一步建立藥品科學定價機制奠定了基礎。隨著改革推進,藥企日子可能不會像過去這麼好過,中長期還會面臨優勝劣汰的洗牌。多家藥企向記者透露,他們預測未來將是藥價在市場競爭中走低,藥企利潤減少,回扣空間壓縮,熱衷仿製的中小藥企生存困難。他們已針對可能出現的藥價競爭研究應對之策。

  招標採購環節改革緊迫

  在政府取消大部分零售藥限價後,招標採購在藥價制定體系中的作用將會進一步加強。不過業內人士擔心,原本飽受詬病的招標採購權力更為放大,難以讓藥價改革惠及老百姓。

  目前,我國藥品市場供過於求,多家企業生産同一種仿製藥的現象很普遍,在市場競爭下,除了市場緊俏的低價藥會漲價外,一般藥價不可能隨便上漲。上海市衛生計生委醫改辦主任付晨指出,目前藥品價格其實有三個,即發改委定的零售價、集中招標的中標價、醫院的採購價。政策出臺後短期內,關鍵要發揮其他兩個價格作用,防止藥企形成價格聯盟。

  今年2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各地積極探索藥品集中採購的多種形式,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各省市經過多年探索,藥品招標採購工作較為成熟。在取消最高限價後,可以緊接著通過招標採購來調控藥價。

  不過,業內普遍期待,既然藥價已有放開跡象,那麼對藥品招標體系的改革也應儘快提上日程。“如果招標方式不變,低價中標照舊,同時又允許藥價市場化運作,那麼未來老百姓可能既吃不到降價藥,也吃不到安全藥。”

  專家認為,不含醫療機構,我國藥品供應市場已經基本形成。雖然藥品由國家定價,但在真正運作中市場的作用已顯現出來。例如,人血白蛋白國家定價在300多元,但由於供不應求,市場售價則達到了600元以上。

  在藥品經銷企業和醫院的對接中,醫院佔絕對優勢。以山西省太原市為例,醫院拖欠藥品經銷企業藥品款普遍在8個月以上。近年來,低價藥才能中標導致“藥價虛低”的狀況頻現。在藥品的原材料、運輸和人力成本都在上漲的大背景下,卻變相要求藥價不漲反降並不現實。正是由於現有招標體系的畸形化,導致了投料不足、摻雜化學成分等“藥價虛低”情形的出現。如果招標方式不變又允許藥價市場化運作,真正讓老百姓用上安全藥、低價藥從長遠看很難保證。

  更讓業界質疑的是,各省衛生行政部門下設的省級藥品集中招標採購中心既不採購,也不使用藥品,更不支付貨款,卻決定著數千家藥品企業的幾萬個藥品準入資格和價格,本就權力巨大。在取消政府藥品限價後,如何改革招標採購環節被進一步放大的權力,壓縮滋生腐敗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緊迫。

  加快配套招標改革步伐

  取消限價只是藥價改革的一部分,專家認為,真正要建立起藥品科學定價機制還需頂層系統規劃,形成多個配套手段合力推動。

  接下來應推進醫藥招標採購制度改革,確保公正性、合理性。記者調研了解到,在藥價放開後,藥企最關心的就是政府對招標政策的改革。為約束政府取消限價後招標採購權力的放大,實現藥價真正市場化,招標方式改革必須儘快提上日程。

  藥品招標既要有所統一,也要體現差異化。應根據藥品的品質檔次,分不同檔次招標,由患者根據經濟條件、藥品信任度選擇。招標中唯低價論的現象必須改變,否則難以保證藥品品質。任武賢建議,現有條件下,可以先行把藥價放開與藥品招標融為一體,中標企業至少應為3至5家,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探索第三方招標等方式,真正放權給市場。

  劃清政府在藥價制定中的權力邊界,推動醫藥通過談判機制形成合理藥價。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會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梁鴻、蔡江南等認為,過去政府在藥價領域涉足過多,此次政府取消限價為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開了好頭。

  未來,政府應在建立醫保談判機制和市場價格監管上重點發揮作用。特別是應建立完善科學的藥品定價機制,政府應在議價、談判中提升能力,努力使醫保在今後的藥價形成中發揮舉足輕重的杠桿作用。

  醫療服務價格也應進一步市場化。專家表示,部分地區診療費長達十年不變,在國家投入不足的背景下,“以藥養醫”難以改變。長遠看,醫療服務價格推向市場勢在必行,醫療品質、服務態度、診療時間、是否過度檢查、看病費用等,都要放在公開透明的市場上平等競爭,讓患者有更多的選擇。

  還要繼續加大對省級和醫院招標環節,以及醫藥公司的反腐力度。藥品逐漸回歸市場定價後,加之反腐力度持續,醫藥行業權力尋租的行為才有可能越來越少。只有回扣等中間環節被擠出,藥價才會真正下降。基層人士期待在醫藥行業繼續加大反腐力度,打擊行業“潛規則”,讓藥價在市場中回歸其本來的面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