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40家醫院改制勾勒三種模式 股份制或成主要路徑

  • 發佈時間:2014-09-23 09:39:5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2014年,企業醫院改製成為整個醫療服務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

  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就在《2014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中明確表示,“制定國有企業所辦醫院改制試點工作方案,推進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城市國有企業醫院改制試點。”

  年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再一次提出,“推進政府辦醫院改制試點和國有企業醫院改制試點,著力在調整存量、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取得突破。”

  儘管尚無政府辦公立醫院在體制機制改革上的困難和艱辛,但企業醫院複雜的歷史背景、權屬結構,尤其是國有資産的確權、醫院職工的安置等核心問題,也讓企業醫院的改制並不輕鬆。

  本期報道我們選擇了企業醫院分佈集中、改制經驗豐富的湖北省武漢市,作為企業醫院改製作為剖析的範本。實際上,近期國家衛計委體改司課題組,以及國家衛計委體改司會同國資委企業改組局都先後到武漢市調研。

  截至目前,武漢市大小改制的企業醫院已將近40家,除了整建制移交政府、高校以及直接出售給私營資本的企業醫院外,武漢市形成的企業醫院改制模式主要為股份制。

  對於渴望參與優質企業醫院改制的社會資本而言,股份制有可能成為一種最主要的實施路徑。因此,武漢市企業醫院的改制經驗值得參看。

  一、此輪企業醫院改制的新特徵

  企業醫院的出現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有著密切的聯繫,是我國醫療衛生發展進程中特定歷史時期的産物,主要涉及煤炭、鐵路、石油、石化、鋼鐵、電力、郵電、紡織、交通、建築等行業的國有企業。

  企業醫院的主要性質是企業內部的一項福利事業,主要以保障企業內部職工健康、促進企業生産和發展為目的。企業醫院制度在早期實行勞動醫療制度和公費醫療制度下,曾經發揮了很大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國有企業改革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企業醫院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優勢,逐漸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困境。

  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裏,“改制”成為了貫穿整個企業醫院發展的一條主線。而關於企業醫院改制的政策背景,也可以大致分成兩個主線:國有企業改革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企業醫院改制的前期,主要是圍繞著國有企業改革進行。國有企業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在進行公司制度改革的同時,開始逐步剝離原有的社會職能。醫療作為原有企業辦社會的職能之一,也在剝離範圍當中。

  進入2000年以後,尤其是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企業醫院改制逐步成為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尤其是新醫改堅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辦醫,推動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企業醫院改制也越來越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突破口。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指出,此次企業醫院改制與上一輪改革有著較大本質區別。

  包括提出改制的主管部門不同,上一輪為國有企業主管八部委(並沒有衛生部門),而此次主導改革的為國家衛計委;改制目的不同,上一輪的出發點是為國有企業減負,此次則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大環境不同,當年國有企業普遍虧損、醫院成為企業發展的包袱,現如今投資醫院産業異常火爆,醫院儼然成為各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企業投資醫院的動機不同,最初企業辦醫只是為了解決職工就醫、屬於福利性質,現在國有企業投資醫院更多是從産業佈局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角度考慮;國有企業改革導向不同,上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實施的是國有股減持,而此次是提倡發展混合所有制。

  二、企業醫院改制的三種類型

  前後兩輪企業醫院改制的目的、內涵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儘管本輪企業醫院改制很大程度上是從被動剝離轉變為主動改制,但目前關於改制的思路設計都並不清晰。

  例如,企業醫院是由國有企業舉辦的,但它們是否屬於“公立醫院”這點並不明確。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此前便在公開場合談到《關於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的背景時表示,關於“什麼是公立醫院”目前的含義並不明確。

  這樣的現狀讓企業醫院處境尷尬,一方面很多地方將國有企業舉辦的醫療機構視作公立醫院,使其承擔公共衛生的服務職能,但另一方面,企業醫院卻很少享受到與政府部門舉辦醫院的同樣待遇,尤其是在財政補貼方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醫院改制究竟應該改什麼就成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國務院醫改辦此前在地方調研社會辦醫時便已經注意到地方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問題,包括是否允許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舉辦醫療機構;是否應該繼續支援國有企業辦好所屬醫院;是否允許國有企業或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聯合舉辦新的醫療機構;國有企業所屬醫院如何與當地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同步實行綜合改革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藥衛生管理學院副院長方鵬騫認為,可以從醫療機構資本結構的角度來認識企業醫院的改制。“企業醫院改制的這個”制“,我認為包括三重含義:體制、機制和所有制。”方鵬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對這三種形式做了詳細解釋:

  體制改變,是指國有企業醫院在剝離後,由從屬於企業的職工醫院轉交由政府管理,或者成為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但仍保持公有制形式。這種形式較為明顯的表現在鐵路系統的職工醫院當中,如武漢市武昌醫院,即是由武昌鐵路醫院整體移交地方後改制而成。

  機制改變,是指國有企業將醫院的部分所有權轉讓給社會資本,使醫院成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非營利性醫院,即當下所稱的混合所有制。這類醫院改制後按照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實現醫院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武漢市漢陽醫院即由原中鐵大橋局的職工醫院,改制為由中鐵大橋局持股30%,湖北和潤聯公司持股70%的非營利性醫院。

  所有制改變,是指國有企業將醫院的産權整體轉讓給個人或私營資本,或者通過股權認購的方式轉由內部職工持有。例如武漢紫荊醫院,即由武昌車輛廠職工醫院引入社會資本全額收購後改制而成。

  三、武漢國有企業醫院改制概況

  武漢是傳統的工業城市,根據2013年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當年6個超過千億的行業分別是企業、裝備製造、電子、食品煙草、能源以及鋼鐵。

  與此同時,武漢地處長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京廣鐵路與長江在武漢交匯,京九鐵路也在武漢與京廣鐵路相聯結,形成溝通華北、西南、中南、華東地區的鐵路網路。這使得鐵路、航運等國有企業在武漢佈局集中。

  在國有工業企業佈局集中、企業醫院數量豐富的背景下,武漢市也較早開始了企業醫院改制的進程。據武漢市醫改辦統計,截至2014年初,武漢市共有20余家國有大中型企業醫院完成不同類型的改制,另有10余家國有中小型企業醫院改製成為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目前在國有大中型企業醫院當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股份制改造為主體的國有企業醫院改制模式。

  例如武漢市商業職工醫院模式,國有股完全退出,職工個人股佔比100%;武漢市普仁醫院模式,國有股佔比16.1%,職工個人股佔比83.9%;武漢市漢陽醫院模式,國有股佔比30%,社會法人股佔比70%;武漢紫荊醫院模式,國有股分兩步完全退出,社會法人股佔比100%;華潤武鋼醫院模式,國有股佔比100%,分別由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潤醫療集團有限公司持股。

  新醫改啟動以來,武漢開始實施《武漢市醫療衛生設施空間佈局規劃(2011-2020年)》,借鑒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國內外特大城市在醫療衛生設施空間佈局規劃和建設方面的經驗,通過人口規模和結構預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量預測等手段,確定相應的醫療用地規模、建設規模和床位數,為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的醫療衛生機構預留發展空間,為社會資本進入國企醫院改制創造條件。

  隨後,武漢市還先後出臺《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和《武漢國家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發展規劃(2013-2020年)》,進一步明確社會資本辦醫在科研、資訊等方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外,還開始推進實施打造一批高端醫療品牌的頂天工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