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食藥監向4500億保健品動刀 業內:這次是動真格

  • 發佈時間:2016-04-19 07: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綿強  責任編輯:吳起龍

  食藥監向4500億保健品動刀 10家上市公司及關聯公司被盯

  近來,一份涵蓋40家保健品企業的名單在國內保健品行業圈內廣為傳播,內容來自本月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産企業名單的通告》(2016年第64號)。

  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該通告涵蓋40家保健食品企業,其中有7家企業此前曾因種種問題,受到監管部門曝光批評。此外,這份40家企業名單中,共計有10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企業。

  談及此次對40家保健食品企業進行檢查,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像去年我們對銀杏葉(事件)大力度處罰,以及臨床試驗數據核查一樣,要用依法、科學、資訊及時公開等手段,對違法企業加大懲處。”

  近年來,中國保健品市場蛋糕持續擴大,市場規模已增至2015年的4500億元,但與此同時,層出不窮的虛假宣傳、品質安全等問題,飽受詬病。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往常規的“飛行檢查”等不同,此次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保健品企業名單進行公佈,顯示其即將對保健品行業“動真格”。

  在加大懲處的同時,保健品行業的政策也在不斷調整,今年3月,醞釀已久的保健食品註冊備案制終於出臺。業內人士預估,這將大大改善行業生態,更多企業進入保健品産業,使得中國保健品行業的春天來臨,未來資本佈局和並購加劇。

  40家公司上抽查榜

  繼去年頒布“史上最嚴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令”後,國家食藥監總局又將對保健品行業進行徹底的整治,日前該局首次公佈了針對保健品領域的抽檢企業榜單。

  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上披露的《2016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點抽檢食品生産企業名單的通告》,涉及包括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內的28大類共1452個企業,其中保健品企業40家。

  據悉,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生産行業的批號持有企業有2500多家,産品批文1.5萬多個,市場上的保健産品已超過5000個。

  “在這麼多的生産企業中,重點抽檢這40家企業,之前還沒有過先例。”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賈亞光表示。業內人士認為,國家食藥監總局如此做法,實屬罕見。

  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該局每年都會根據保健食品的檢驗、公眾消費的反饋等為依據,將全年的抽檢計劃安排好。

  顏江瑛表示,國內保健食品企業眾多,一次檢查不可能把上萬家企業都覆蓋掉,因此會以分批的方式來覆蓋不同的企業,“對公眾影響比較大的保健品企業,首先是我們考慮的,然後列出計劃來,進行抽檢”。

  近年來,中國保健品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誇大保健效果、非法添加化學藥品、違法發佈保健品廣告等,市場亂象層出不窮。

  為此,各地藥監部門常年以高壓態勢,整頓保健品市場。但時代週報記者了解到,以往基本都是以不通知且不公佈企業名單的突擊“飛行檢查”為主,此番篩選公佈名單,被認為顯示出藥監部門由上而下的整頓決心。

  時代週報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內部人士獲悉,此次該局將對企業進行多項檢查,包含非法添加、是否符合標準、廣告虛假宣傳等。

  最新發佈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保健食品的投訴案例達到2389例,品質問題(903例)和虛假宣傳(436例)最多。

  “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這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所以我們在這塊下的力度還是很大。”上述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此次即將接受檢查的40家保健品企業中,有山東聖海保健品有限公司、廣東長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長興”)、廣東康富來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康富來”)、南昌市草珊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威海百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百合”)、南京中科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中科”)和威海紫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海紫光”)共7家企業,曾被藥監部門檢查出違規宣傳或産品不合格等問題,並遭到曝光或處罰。

  公開資料顯示,保健品行業的虛假宣傳在國內層出不窮,令監管部門防不勝防。

  如威海紫光曾在2013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開展的整治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專項行動中,其金奧力牌珍源軟膠囊産品,違法廣告頻次居高不下,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此次即將接受檢查的南京中科多款産品曾遭通報。據江蘇省食藥監局通報,2011年,該公司的中科牌愛特膠囊、中科牌番茄紅素膠囊、中科牌甲爾膠囊和中科牌靈芝孢子油軟膠囊廣告,未經審批擅自發佈,嚴重違規。

  而在最近,貴州省食藥監局進行市場抽檢發現,廣東長興生産的長興牌參茸口服液産品不合格。時代週報記者發現,這距離被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不足一年時間,廣東長興再次爆出保健品問題。

  2015年5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在官網公佈2015年第四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資訊,抽檢的420批次保健食品中,廣東長興生産的一品康牌魚油軟膠囊不合格。

  除此之外,廣東另外一家企業最近也遭通報。4月5日,廣東省食藥監局發佈保健食品企業飛行檢查通報(2016年第1號)公告,廣東康富來藥業公司未按照《食品安全法》和《保健食品生産經營企業索證索票和臺賬管理規定》落實原料索證索票制度,如原料牦牛骨髓骨粉(企業自定批號20151009)、卟啉鐵(企業自定批號20160102)等未能提供原料供應商相關購銷票據證明。

  嚴重可吊銷許可證

  “(按照以往的做法),既在實體店購買藥品,也在網上購買樣品抽檢,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在涉及他們能夠接觸到的渠道,我們在抽檢時,都要涉及。”顏江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在此番首次公佈的保健食品名單中,這40家企業都是目前國內保健品行業的重點、規模企業,全部持有國家頒發的GMP認證。

  時代週報記者獨家發現,已公佈的40家抽查的保健品企業名單中,共計有10家企業繫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關聯公司,分別為湯臣倍健(300146.SZ)、 交大昂立 (600530.SH)、 人民同泰 (600829.SH)和 江中藥業 (600750.SH),以及石藥集團(01093.HK)的子公司石藥集團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碧生源(00926.HK)的子公司北京澳特舒爾保健品開發有限公司、瑞年國際(02010.HK)的子公司無錫瑞年實業有限公司、 海王生物 (000078.SZ)的子公司杭州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湯臣倍健 的子公司廣州市佰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健生物”),和 同仁堂 (600085.SZ)的兄弟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涵蓋的企業多為行業龍頭,如保健茶領域龍頭碧生源,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天然維生素巨頭養生堂子公司海南養生堂藥業有限公司等,同時還有外資巨頭完美(中國)有限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按理説保健食品上市公司其産品品質、管理體制等嚴格把控,出現問題的情況較少,而這次卻被國家食藥監總局列為重點檢查名單中。

  據名單中排在第一位的廣東保健品巨頭湯臣倍健公司相關人士透露,“這份名單是首次發佈,發佈當天我們才收到,這次國家食藥監總局沒有給企業提前通知”。

  湯臣倍健主營保健食品生産銷售(顆粒劑、片劑、膠囊劑[含益生菌]、軟膠囊劑、粉劑[含益生菌](許可證有效期至2019年6月3日),截至2015年12月31日,該公司共擁有116個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其中2015年取得了23個保健食品批准證書。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3月份天貓排名前十的熱銷保健品品牌,相對於2月的排名,湯臣倍健成功逆襲,殺入前十排名第一。

  在加速佈局市場的同時,湯臣倍健也曾遭到食藥監部門通報批評。去年4月,湖北省食藥監局發佈了對10個嚴重違法廣告保健食品採取暫停銷售行政措施的通知,其中就包括佰健生物生産的“湯臣倍健牌蜂膠軟膠囊”,其違法原因是“利用消費者的名義和形象為産品功效做證明”,並在某廣播電臺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發佈30次。

  事後,據媒體報道,湯臣倍健予以否認,並表示該廣告是當地經銷商擅自發佈,同時並不存在産品停售的情況,還在正常銷售。

  “這都完全沒有條件可講,只要有問題就進行查處,(嚴重的)吊銷許可證。”國家食藥監總局一名幹部在談到該局打擊違法保健品企業時,如是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資本加速佈局保健品業

  就在重拳打擊違法違規企業的同時,中國保健品行業的格局,正在發生悄然變化。

  3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披露,相關管理辦法將於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業內人士估計未來俗稱“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將迎來大變。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實施細則明確的規定,保健品要註冊,需要三年以上,備案會讓時間縮短,需要三個月。

  在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大宏看來,制藥企業、食品企業、外國同行都很看重中國保健食品市場,實行雙軌制(指註冊與備案相結合)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不論是追加投資,還是並購都是可預期的。

  據時代週報記者了解,目前部分進口保健品牌在中國銷售的渠道多集中線上上,未來通過備案制後,便可輕鬆進入國內線下銷售渠道,同時,未來國內保健品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會加大。

  4月18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13個部門共同發佈《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第二批)》,共包括151個8位稅號商品,包括部分主流保健品在內都重新出現在正面清單上。

  目前,中國保健品上市總體呈上升態勢,通過海外代購、跨境電商等渠道,進口保健品已經開始紛紛在中國搶市場。

  如澳大利亞最大的保健品牌BLACKMORES,其有四成的收入來自中國。另一家美國保健品牌自然之寶聲稱去年“雙11”一天賣出數萬瓶輔酶Q10,總銷量超過千萬。

  國內資本近來紛紛加速佈局海外保健品這一領域。今年3月,湯臣倍健全資子公司香港佰瑞,擬與美國知名膳食營養補充劑生産商NBTY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擬投資0.8億-1.2億元,擬佔合資公司總股本的60%。NBTY將“自然之寶”和“美瑞克絲”兩大品牌及跨境電商業務注入合資公司,擬佔合資公司總股本的40%。

  此次合作,對湯臣倍健而言,可謂是重大利好,其獲得“自然之寶”和“美瑞克絲”兩大知名品牌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權。

  此外,國內上市公司資本也往保健品行業看齊。4月16日,藥品研發服務商 泰格醫藥 (300347.SZ)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公司董事長葉小平、董事曹曉春等18名合夥人簽署《漯河煜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合夥協議》,該合夥企業作為保健品投資平臺,專注投資于保健食品等醫療健康行業的企業,認繳出資總額為1.24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