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聽院士、院長、官員談:三醫聯動怎麼推進?

  • 發佈時間:2016-03-22 08:54:25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張偉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三醫聯動,怎麼推進?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副總師張伯禮院士:簡化註冊,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企業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員品質意識、全程品質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研究出好藥,同時還要把藥生産好。我這次兩會提了關於“推進制藥工業升級換代的建議”,一方面希望啟動制藥品質提升工程,也希望食藥監總局、發改委和國家衛計委能夠在政策和管理辦法方面給予支援,鼓勵提質增效,只要企業為了提升品質,不是為了投機取巧和提高價格,就應該放寬、簡化註冊,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我國藥品的品質。我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醫藥行業也在其中,應該抓住這個契機,推動醫藥廠商做大做強,更好地為醫改和健康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上海市科協主席、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副總師陳凱先院士:上市藥品的所有權和生産權應分離

  根據我國目前的藥品管理法規,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必須是具有生産條件的生産企業。産品上市許可和生産許可捆綁在一起的管理制度在過去有其必要性,發揮了藥品安全責任可追溯等積極作用,但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現在研發主體和上市主體分離,抬高了研發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的投資及管理門檻,造成藥品研發創新活力不足。

  我們一直在呼籲推進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試點,以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創新。在這種制度下,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産許可相分離,也就是上市藥品的所有權和生産權可以分離。藥品上市許可的申請人可自行生産,也可委託具備條件的生産企業“代工”以獲得藥品上市許可。如此一來,藥品責任主體更加明晰,持有上市許可的企業對藥品安全負全責,生産企業僅對生産過程負責。如果因生産原因導致品質出現問題,上市許可持有人在對使用者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依合同對生産企業進行追償。這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實行的藥品管理制度。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制定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方案,正在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發展創新藥需要具備六個要素

  一個國家創新藥的發展需要具備六個要素:第一,國家支援。國家實實在在拿真金白銀拉動醫藥創新。第二,技術成果轉化。國務院今年2月頒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非常重要。第三,稅收優惠。研發創新藥存在高風險,一定要在稅收方面給予實實在在的優惠。第四,智慧財産權保護。沒有智慧財産權保護,就沒有人敢創新,但是我們現在面臨很多的問題。我們現在的專利法保護醫藥專利20年,而1.1類創新藥在國內從研發到申請專利平均費時10到12年。過去,相關部門審批又慢,提出申請後四五年,可能還在排隊,等審批通過了,專利可能就沒有了。美國國會曾通過了一個專利延長法案,如果由於政策審批導致專利無法實施,就相應延長保護期,最長不超過5年。第五,審批制度。其實,加快醫藥産業創新升級,不僅包括1.1類的創新藥,還包括高品質的仿製藥,這一塊國家也必須推動。從美國到歐盟,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是保護創新,鼓勵仿製。第六,藥品使用政策。在中國,藥品使用政策包括兩方面:一是醫保,二是醫院用藥政策。不進醫保,沒人買;沒進醫院用藥目錄,臨床沒法開。

  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醫療産業創新,迫切需要國家投入資金

  加快醫藥産業創新升級迫在眉睫。中央明確指出,全面小康首先是全民健康,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十三五”期間必須在三醫聯動方面有突破,醫藥産業要先行,醫藥産業創新升級迫在眉睫。

  三醫聯動改革,首先要加強系統性整合。一方面要多部門共同發力,協同改革、合理推進,構建有利於醫藥産業創新升級的發展機制;另一方面,通過産業創新和新技術導入形成倒逼機制。怎麼倒逼?重點有兩個:診療關和醫藥關。診療關通過“網際網路+醫療”使診療更精準,用藥更準確。醫藥關是真正提供供給的,通過創新來優化供給品質,提供優質優價的藥品,並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公開資訊,使監督到位。

  其次,要探索有效的醫藥價格管理模式。國務院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放開藥品領域的競爭價格。但放開不是放任,也不是低品質放開。放開和統一規範要相結合,怎麼能夠針對不同的藥品實施協商定價、管制定價、自由定價相結合,要認真研究。特別是對臨床效果好的創新藥品應當優質優價,不是一味低價就是好的。適當提高創新藥品的價格,並給予合理的價格保護和補貼,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要加快審評審批改革,不能讓有市場前景、技術先進、使用效果好的研發成果消失。這方面要真正對創新藥有一些特例。

  最後,要建立醫藥産業創新發展基金。在醫療産業創新方面,迫切需要國家投入資金,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對於創新型醫藥企業應當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同等待遇,在稅收和其他政策支援上應該一視同仁。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三醫聯動改革應有高級別領導小組

  首先,要想醫藥産業創新升級,必須有一個創新政策。沒有政策支援,就沒有創新環境。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希望中央能制定政策,創造環境,激發真正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動力。當務之急就是産學研一體化,現在真正的産學研一體化很少,大都是企業自己在搞産學研。

  其次,對於有成績的創新産業應該有扶持政策。比如像貝達這樣的自主創新企業,它在推進一個産業的發展,但如果連省級醫保都進不去,最後的利潤不知道會怎麼樣,更不要談怎樣走向國際市場了。希望國家能夠加大對原研藥公司的支援。

  再次是三醫聯動改革應該有一個高級別的領導小組,美國醫改都是總統負責,我們的三醫聯動改革,應該由總理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否則試點做得挺好,一推廣可能就面臨問題。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政府推動醫藥産業發展,一定要講究系統有效性

  應該從生態和系統性視角推進醫藥産業發展,特別是政府推動産業發展,一定要講究系統有效性,必須把所有的環節都貫通。

  首先要做好載體。中國最好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都在高新區,比如張江生物醫藥産業基地,還有江都、成都、武漢等地都有很多專業化的孵化器。他們搭建平臺,很多時候投入上億元,購買國外一些先進的設備,低成本提供給小企業。這是借鑒美國的經驗。在矽谷也有一個生物醫藥孵化器,服務細緻到什麼程度?一個冰箱,你要在裏面放一個檢測盒,你可以租一個飯盒,也可以租一層。對生物制藥企業創業提供全方位而且是低成本的服務,不能光提供資金,還要有政策、檢測儀器設備、物理空間等方面的支援。

  其次,多培育主體。創新企業都是主體。科技人員要創業,要有股權。有股權就不一樣了,就有激勵機制了。70%到80%的專利都是中小企業提供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做到最後,他們可以把專利賣給大企業,形成一種社會、産業的迴圈。

  再就是服務體系,包括投資、孵化器、技術轉移等服務。其實我們在醫藥産業升級的時候應該設立幾個基金,比如説技術轉移的基金、産業並購的基金,還有主權投資基金,可以到國外專門去並購中小企業,實際上就是買人、買技術、買創新型的企業。

  還有就是政策和制度得跟上。比如,加快創新藥的審批週期,應該有特別的通道。我們國家一類新藥少之又少,一年批不了幾個,應該給它們一些特殊的待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