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跨境醫療看上去很美好 卻因缺乏監管亂象不止

  • 發佈時間:2016-03-03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金喆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近幾年來,跨境醫療消費逐漸興起。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約有3000人選擇赴美治療疾病,預計今年將突破5000人。有市場分析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海外醫療市場潛力有可能超過數百億美元。

  巨大的潛力使得跨境醫療服務機構越來越多,它們也得到了資本的追捧。截至目前,中國大約存在近千家海外醫療健康公司。但是,風險跟機遇共存。對於醫療機構來説,這個行業的特殊性使得其風險投資無法迅速得到回報,有人開張就有人關門;對於患者來説,高昂的收費、醫療機構的資質乃至各种醫療服務細節,都關乎著自己的生命健康。

  對於中國的中高收入群體而言,奢侈品已不再局限于愛馬仕和法拉利,出國就醫正成為他們的健康新選擇。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約有3000人選擇赴美治療疾病,有市場分析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海外醫療市場潛力有可能超過數百億美元。

  然而,近年呈井噴式發展、備受資本看好的跨境醫療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國內最大的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個沒有門檻而又暴利的行業,不斷有新人加入到圈子當中,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他感覺去年關門的醫療機構總體上比新成立的要多,“跨境醫療服務機構至少得花上五年才能站穩腳跟,所以很多想賺快錢的人等不及就退出了。”

  海外醫療或今年爆發

  最近兩年,美國各大著名癌症治療中心正迎來越來越多的、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客戶。蔡強表示,2012年到2015年,出國進行重症治療的病人已從不到1000人增長到約3000人,預計今年將突破5000人,“基本上都是癌症患者,處在國內大多數醫生最束手無策的癌症中晚期。”

  當越來越多患者開始不惜重金漂洋過海求醫的時候,一個專門提供海外就醫諮詢服務的産業也應運而生,並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據了解,中國的海外醫療服務行業最初形成于2005年,在過去漫長的十年裏消費者數量一直在緩慢增長,但資本市場將今年視為行業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爆發點。

  國內另一家海外醫療服務機構——厚樸方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剛近日對媒體表示,2015年9月,中國患者赴海外就醫的數量比年初增了三倍。截至目前,中國大約存在近千家海外醫療健康公司。

  即便如此,在蔡強看來,海外醫療依然是一個小眾市場。“現在沒有確切統計市面上有多少家機構在做海外醫療,真正有十人以上規模的估計也就十幾家,很多都是安排一個文員接電話,有客戶到府就接待一下,還有些甚至連辦公場所都沒有。這樣小打小鬧做一段時間後如果賺不到錢就退出了,我們也擔心這樣會給行業帶來負面影響,外界會以為這都是騙人的。”

  曾在華南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廣東泓泰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泰諮詢)就是其中“失聯”的一家。記者從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查詢到,鴻泰諮詢成立於2013年9月,註冊資金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張翔,註冊地址為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410-412號自編2808房。

  根據泓泰諮詢官網介紹,該公司目前與美國、英國、德國、瑞士、新加坡、南韓等國的數十家頂尖醫療機構合作,為國內居民篩選最合適的頂級醫療資源,提供最專業和最人性化的海外醫療服務。除廣州總部以外,公司還在美國休士頓、波士頓、加州、英國倫敦和德國慕尼黑等地建立海外服務站。

  3月1日及2日,記者根據泓泰諮詢官網資訊,多次撥打其公開的兩個座機和400電話,均無人接聽,工商登記的手機聯繫方式也無人應答。

  隨後,記者撥打泓泰諮詢所在的時代地産中心物業處,工作人員稱泓泰諮詢已在去年下半年搬走。記者欲關注泓泰諮詢的微信公眾號,但發現其“已過期或關閉,不能訪問”。

  “以前泓泰諮詢在華南地區做得很大,去年下半年市場上就沒聽到他們的聲音了,我去他們的辦公地點,也説搬走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雖然工商資料顯示泓泰諮詢仍在正常經營,但公開電話都沒人接聽,有些反常。

  蔡強對於這樣的例子並不感到意外。他打個比方説,此前上海一家廣告打得很火熱的公司辦公地點本來在一座很知名的寫字樓,但沒過幾個月就低調地搬到附近的商住樓,後來乾脆撤掉了辦公點,租用了一個格子間做虛擬辦公室。“總體來説,感覺去年聽説倒閉的公司比新成立的要多。”

  亂象不止因缺乏監管

  在國內優質醫療資源緊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的大背景下,前端技術、新型藥物和優質醫療環境使海外就醫逐漸在國內中高收入群體形成潮流。

  據央視此前報道,在癌症的治愈率上,發達國家已達65%,而中國內地僅25%左右;內地癌症五年存活率為30.9%,美國高達66%。不管是從治愈率還是五年存活率來看,中國內地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不過,選擇資信可靠的仲介機構是保證海外漫漫求醫路的第一步。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語言障礙、資訊不對等的原因,不少打著“唯一美國官方認證”、“頂尖醫院首選合作夥伴”的一些海外醫療服務機構充斥于網際網路,他們千篇一律地挂著製作精美的授權證書和創始人與國外醫生的合影。

  “這些機構往往收費高,誇大治療效果,把客戶忽悠到手就行。”曾接觸過深圳一家海外醫療服務機構的吳先生告訴記者,這家公司對客戶重點推介赴美進行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並承諾治愈率為68%、有效率100%,相應的治療費用則非常昂貴,一種是移植胎兒幹細胞,包括治療、機票、食宿等各項費用加起來的價格是38萬元;另一種則是移植自體脂肪幹細胞,總費用為18萬元。

  記者還從北京一家提供海外幹細胞治療的公司資料上看到,一趟三次、每次四天卻僅針對2型糖尿病的德國幹細胞治療總價為170萬元。

  據了解,由於目前國內對醫療旅遊沒有具體法律規範要求,任何有出境遊資質的旅行社都可以開展醫療旅遊,準入門檻低造成行業發展不規範。而在早前,央視曾經曝光大部分仲介機構聲稱與國外醫院建立有官方合作,實際上卻並未獲得轉診授權,也沒有與醫院簽訂任何官方性質的文件。

  “醫療服務非常嚴肅,絕對不是一個暴利行業。”前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仲介機構沒有專業的醫生來給客戶提供服務,病人的病歷資料蒐集整理都是由非醫學背景的人在做,完全不可能滿足國外醫院的要求,也無法將患者病情科學準確地向美國醫院彙報。

  王剛也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行業內的“四宗罪”:盲目追求商業利益,外包服務環節使用兼職;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些公司對患者的後期服務跟不上;盲目誇大治療效果,追求籤約量;利用患者對海外就醫的不了解,故意設置環節增加海外消費。

  “與醫療機構打交道就要求你非常專業,但現在行業還在粗放式發展,沒有專屬的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沒有行業標準,也沒有特定的準入機制。”蔡強也談到,醫學病歷翻譯不同於醫學文獻的翻譯,對翻譯者提出的要求更高,文字是否準確直接關係到國外醫生對病情的判斷。目前不少機構不具備專業的醫學翻譯人才,通常“外包”請人翻譯,而在網站上請最便宜的翻譯只需要幾百元。

  他舉例稱,光一個動脈、靜脈翻譯就能難倒非醫學專業的學生,更不要説那些精細的醫學用語。而病人出境後的住行、醫院翻譯陪同等成本也不能馬虎,每個細節都關乎病人的生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