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50.8%受訪者表示:配鏡時曾遭遇驗光結果不準

  • 發佈時間:2015-12-24 08:54: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對於不少人來説,眼鏡是生活中一個離不開的工具,眼鏡行業的種種問題也一直被消費者詬病。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益派諮詢對132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配鏡時曾遭遇驗光結果不準確的情況,44.8%的受訪者感覺不同商家之間收費標準差異太大,69.6%的受訪者認為質檢部門應嚴把品質關,60.1%的受訪者建議提高驗光配鏡人員專業性。受訪者中,84.5%的人有眼鏡,15.5%的人沒有。

  66.0%受訪者配鏡時更看重眼鏡品質是否達標

  張蕓(化名)去年畢業,現在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由於平時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看,她配鏡非常注重品質問題。“不光是眼鏡與眼睛各參數的匹配性,對鏡架、鏡片本身的品質我也非常注重。俗話説‘好馬配好鞍’,鏡框與鏡片二者壞其一,有時整個眼鏡就要重配”。

  王曉(化名)是北京某大學大二學生,對配眼鏡這件事深有感觸,“我初一時發現自己近視後就一直戴眼鏡,8年間去過太多次眼鏡店。挑選眼鏡時我更在乎眼鏡的美感,很少考慮眼睛的舒適度如何”。

  鐘春輝是江西省省內某知名眼鏡零售企業的驗光師,他表示,鏡架方面,消費者普遍更注重鏡架的美觀度,其次是價格和品質。“而在鏡片方面,消費者側重點差異比較大,未成年人更注重鏡片的功能,如延緩近視。但成年人更注重鏡片的厚度以及價格”。

  對於配鏡時更看重什麼因素,調查數據顯示,66.0%的受訪者更看重品質是否達標,63.7%的受訪者在乎價格是否實惠,其他因素依次為:品牌知名度(37.2%)、款式是否時尚(29.5%)、機構是否權威(26.9%)、是否便捷省時(17.6%)等。

  “總體來看,消費者選鏡標準越來越理性。我個人建議消費者選鏡時要均衡考量眼鏡的多個因素,而不是僅注重某個方面。例如只關注鏡片品質,忽略鏡框的品質,這樣佩戴效果和舒適度肯定會打折扣。”鐘春輝説。

  50.8%受訪者配鏡時曾遭遇驗光結果不準

  配眼鏡時容易遭遇哪些問題?調查顯示,50.8%的受訪者曾遇到過驗光結果不準確,44.8%的受訪者認為不同商家之間收費標準差異太大,38.4%的受訪者感覺配鏡人員不專業,其他依次為:漫天要價(30.8%)、配鏡流程不規範(30.5%)、虛假宣傳“治療性”眼鏡(24.3%)、衛生狀況不達標(19.4%)等。僅8.1%的受訪者表示沒遇到過問題。

  在王曉看來,配鏡店工作人員不專業是最大問題。“去過這麼多次眼鏡店,經常碰見不專業的工作人員。就拿測瞳距來説,有的眼鏡店會測,有的就不會,後者太不專業了”。

  “有的同學鏡框壞了,直接去店裏買新鏡框,然後眼鏡店工作人員對鏡片做‘二次加工’,儘量將鏡片打磨到與新鏡框吻合。這種不專業的做法對眼睛傷害其實很大。”張蕓説。

  鐘春輝表示,一個眼鏡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驗光師、加工師,嚴格來説應是視光學專業或加工專業畢業,並到勞動局或者國家認證的機構(例如眼鏡協會)考取相關資格證書。但國內眼鏡行業對這方面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不會要求科班出身,只要自身願意考證並且能在相關機構考得即可。

  溫州某眼鏡有限公司網路部經理吳浩坦言,現在市場上眼鏡店的驗光配鏡人員的專業水準參差不齊。“有些眼鏡店為了節省人工成本,通過對營業員及學徒簡單培訓,讓他們‘掌握’驗光配鏡技術就上崗了,但畢竟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學習,甚至得不到驗光和配鏡的從業資格證,從而拉低了行業的水準”。

  談到行業準入門檻,吳浩表示,今年四季度國家出臺新政策,現在開設眼鏡店,店主自身不再要求具備驗光師資格證,但驗光人員必須持有,在眼鏡店銷售的眼鏡的品質需要通過質檢,驗光和計量設備也需要年檢。“以前有店主帶學徒即可無證操作驗光器械,如今必須持有驗光證才可以操作器械。準入門檻明為下調,實為上調”。

  在眼鏡行業工作23年的章偉忠認為,一個行業的發展更主要還是靠行業自律。“例如一些培訓機構,短時期能使報班人員通過考試拿到相關證書,可實際上這些考證者相當一部分並不具有實際操作能力”。他表示,若商家注重價值供給,消費者認清品質差別,行業發展會順利得多。

  關於備受關注的眼鏡價格問題,鐘春輝表示,眼鏡價格首先取決於廠家的官方報價,如正規的眼鏡連鎖店,基本都按照統一官方報價來銷售,每家店的折扣也是由渠道商給的優惠力度來決定。“亂標價情況仍存在,且多存在於小店。他們對於眼鏡的標價大都基於自己的經驗,例如預期某款眼鏡會因款式美或品質高而大賣,標價就會更高。這樣的行為給外界造成了眼鏡行業暴利的假像。相比過去,如今眼鏡店亂標價的情況已經大幅減少,但是從業人員仍需加強自律”。

  章偉忠表示 ,在一些非正規店確實存在利潤空間大的現象。“這裡需首先搞清楚一個概念,價格低和利潤低完全是兩碼事。例如正規眼鏡店2000元一副的眼鏡其毛利率可能比一些小店200元的要低得多”。

  60.1%受訪者建議提高驗光配鏡人員專業性

  吳浩表示,從零售角度來看,眼鏡店還缺乏産品品質標準,大部分眼鏡店以次充好,從而誤導消費者以為眼鏡行業普遍暴利;從品牌角度來看,國內的眼鏡品牌非常匱乏,耳熟能詳的國內品牌寥寥無幾;從生産廠家的角度來看,眼鏡的製造還不能達到全自動化生産,仍需要依託大量的人力資源。

  鐘春輝表示,我國眼鏡行業目前仍處於野蠻發展的狀況。一方面,眼鏡店準入門檻過低,專業性不強的眼鏡店非常多,市場處於一種無序競爭的狀態。另一方面,顧客體驗仍然不佳,無論從專業性還是服務態度上,都無法讓顧客滿意。廠家和貨物繁多,價格透明度不夠,也導致定價標準不統一。“而且當下我國眼鏡行業仍然偏保守,資訊化程度低,導致店舖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他認為,眼鏡行業是一個半醫半商的行業,首先應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並加強驗光師的正規化管理,通過提供合理價格的優質商品來提高顧客的體驗滿意度。其次,加強眼鏡店的資訊化管理,降低貨物管理和流通的成本。第三,我國應該提高研發力度,提升自有品牌競爭力。“現在中國眼鏡行業的專業性、規模都不是很理想,非常需要一部專門的法律來規範發展,這樣消費者能夠有法可依,從業人員的權益也能得到保障,對行業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章偉忠認為,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個成熟、沉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辨別真假好壞的能力也會變強。企業應注重提供給消費者價值,靠炒作概念賺錢的,最終都會被淘汰。“對商家來説,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等待消費者的成長”。

  對於眼鏡行業存在的種種問題,調查中,69.6%的受訪者希望質監部門嚴把品質關,60.1%的受訪者建議提高驗光配鏡人員專業性,57.4%的受訪者認為物價局需加大對眼鏡定價的監管力度,39.6%的受訪者建議消費者應提高自身警惕性,36.3%的受訪者認為相關部門應加大打假力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