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醫藥行業整體處於不均衡發展狀態

  • 發佈時間:2014-12-01 08:34: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導讀:今年5月8日,發改委印發了《關於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5月9日,國務院頒發了《關於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5月28日,藥監局發佈了《網際網路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6月5日,衛計委公佈了《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採購管理工作的通知》,此外,《藥品管理法》修訂在即,《食品藥品行政處罰程式規定》出臺,《2015版藥典》初步收載藥用輔料300余種……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是醫藥政策大年。政策的暖風帶來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由於我國當前醫改逐步深化,醫藥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産業轉型升級處於關鍵期,醫藥行業整體處於不均衡發展狀態,環保、産能、能源供應、融資環境、國際市場競爭等多方面的困難凸顯。多年來,醫藥工業高速增長的態勢有所放緩,這從2013年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增速較2012年的14.5%有所回落可見一斑。隨著“十三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相關工作提上日程,預計對醫藥工業經濟增速的要求將調低。

  化學原料藥和製劑製造業是我國醫藥工業的主力軍。化學仿製藥正面臨著重大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15年,全球將有130隻以上、總銷售額超過千億美元的藥物陸續專利到期。但是,面對如此利好的消息,我國大部分藥企仍停留在大宗原料藥、低附加值産品的生産上,並在産能競賽、價格戰爭上打得不可開交。不注重研發、粗放式的擴張發展使我國企業置身於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

  然而,醫藥産業上的困境暫未對外貿事業造成太大影響。一方面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需求回暖;另一方面,國內環保壓力加大,停産限産導致原料藥供應量減少,國際供求關係被打破,原料藥價格上漲;此外,上半年國家適時出臺了支援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系列措施,政策紅利逐漸顯現。在上述利好因素的拉動下,西藥類産品外貿成績單上出現了好成績——進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三大增長率領跑我國醫藥外貿增長榜單。前3季度,西藥類産品12.73%的外貿同比增長率讓其完成全年7.5%的增長任務幾無壓力。

  不過,進入第4季度後,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一方面,9月開始進入歐美西方國家的需求旺季,政策紅利依然有效;另一方面,部分地區局勢動蕩加劇,世界經濟仍存風險,印度等國與我國醫藥貿易摩擦不斷,均對我國西藥類産品的出口造成不良影響。預計全年我國西藥類産品外貿進出口額將增長10%~15%。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