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類節目該怎樣“養”? 還須警惕“偽專家”
- 發佈時間:2014-10-15 10:28:36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孔彬彬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發佈通知,明確演員和各類社會名人不得擔任養生類節目主持,養生類節目嚴禁出現明示或暗示治愈率、有效率等功效的內容,建立養生類節目備案管理制度等。(10月14日 《北京青年報》)
管人更要管內容
對於規範養生節目,輿論基本持歡迎態度。但有兩個細節,引起不小爭議。其中一個是“不得由社會公司製作”。誠然,許多社會公司製作的養生節目,存在不少問題,但制播分離是一個趨勢,社會公司也不具有道德原罪。另一個是“不得使用名人主持”。其實,真正決定一檔養生節目科學性和公信力的,不在於由誰製作,也不在於由誰主持,而在於內容。只要內容具有科學性,無論是誰製作,無論是誰主持,都對社會有益;而只要內容出現問題,無論是誰製作和主持,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禁播和懲罰。因此,養生節目管人更要管物,要把對內容的把控放在第一位。 (喬杉)
還須警惕“偽專家”
即使是演員或者名人不再主持,養生節目仍須防範誤導公眾情況發生,公眾仍要警惕少數“偽專家”或“無德專家”、“無良媒體”、“專業託兒”三方合奏“忽悠曲”。所以電視養生節目為公眾提供有效服務,除了不讓名人擔任主持之外,還須從三個環節把好關。一者,主持人要懂得一點養生專業知識,以免主持節目信馬由韁;還要強化職業操守,不為利誘所動。二者,電視臺應將科學求實精神放在第一位、經濟效益放在第二位,擬請養生專家不僅要驗證專業資質,更要考察其公益良知。三者,電視主管部門負責監督電視臺“不辱使命”,對於踐踏規矩法紀者,依法依規嚴懲不貸。 (涂啟智)
養生節目應重視科學性
一檔好的養生節目不僅需要節目形式的新穎,更需要節目內容的科學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養生節目所承擔的是一種健康教育普及功能,帶有公益性。然而如今的養生節目多是出於商業目的,很多更是變相做廣告宣傳。邀請幾個所謂的營養專家,幾個名人演員在那裏一坐,然後誇誇其談。所以,養生節目確實要著手規範,提高準入門檻。關鍵問題還在於其科學性和公益性。養生節目如果離開了科學性,那就不是養生而是“害生”,如果離開了公益性,養生終究難逃“養生意”、“養專家”、“養欄目組”的習慣做法。 (關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