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醫保談判定價減少“看病錢” 過度用藥將遏制

  • 發佈時間:2014-10-15 09:31:59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陳蕎張然  責任編輯:孔彬彬

  朝陽醫院,一位患者從用藥諮詢中心走出。今年起,朝陽醫院等市屬大醫院均會設立用藥諮詢中心,統一在門診大廳配備藥師,患者可直接到諮詢中心免費獲取指導。

  與分級醫療體系改革、醫療行業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相伴隨的,還有價格、醫療保障體系等補償機制改革以及監督治理體制改革。按照《關於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醫療機構去行政化,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將繼續推進。同時,將通過理順醫藥價格體系,破除以藥補醫,從機制上遏制過度用藥、過度檢查、過度使用高值耗材等現象,醫療機構定價也將實行分類管理。

  ■補償機制改革

  過度用藥等問題將遏制

  此次發佈的《意見》提出,將加快理順醫藥價格體系,破除以藥補醫,切實提高醫療品質與安全,合理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據了解,現行體制下,以藥養醫的情況非常普遍,開出更多的藥品可讓醫生、醫院有更多的收益,而補償機制改革則可以從機制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

  市發改委委員、市醫改辦主任韓曉芳介紹,政府對公立醫療機構的投入雖然增長較快,但主要是以“養機構養人”等直接投入的方式,尚未形成購買服務的長效機制,資金投入效率有待提高。另外有些政府辦醫療機構快速擴張,導致財政“保基本”的投入責任邊界不清晰與“保不住”的現象並存。

  另一方面,醫保資金供給的有限性和需求過快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基金的管理水準和使用效率有待提升,也存在一些使用方面的浪費和漏洞。韓曉芳説,北京市醫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醫療機構不規範的診療行為,包括大處方、過度檢查等“吃掉”了大量醫保基金,造成醫保基金緊張。

  醫療服務實行醫保談判定價

  所謂醫保談判定價,其核心是政府依靠醫保的基金規模,與醫療機構或藥企談判,通過類似團購的方式來減少醫保資金的支出,實現看病或藥品價格的直接或變相降低,老百姓也能從中受益。

  韓曉芳説,要發揮醫保規模效應,建立醫保支付價格談判和採購機制,“通過醫保的規模談判能力,擠出價格水分,使價格回歸到合理水準。這在國際上也是非常成功的經驗”。

  她説,“但如果要進入定點醫療,民辦醫療機構就必須遵循我們的醫保談判價格。”

  按照《意見》,對於醫療機構的定價,還將實行分類管理。具體來説,公立醫療機構基本醫療服務價格由政府管理;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醫保定點非公立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具體付費方式和標準,通過醫保談判定價的方式確定。

  ■監督機制改革

  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

  在監督治理體制方面,《意見》也提出,逐步推進醫療機構去行政化,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落實公立醫院獨立法人地位,探索建立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公立醫院監管機制。

  韓曉芳介紹,管辦分開這幾年北京一直在推進,“不過,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去行政化方面還需要繼續探索”。

  在公立醫院的管理方面,《意見》同時提出,要建立職業管理人制度,實行職業院長聘用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同時,繼續探索完善政府辦醫療機構管理制度改革,明確劃分政府作為出資人舉辦醫療機構的職能與行業監管的職能。推動政府辦醫療機構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完善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制度,實行院長年薪制,健全公益性激勵約束機制。

  □分析

  1從“保供方”轉向“補需方”

  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指出,根據醫改方案,從“保供方”轉向“補需方”意味著政府從向醫療服務機構投入轉向為建立醫療保障體系埋單。這會提高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使其充分競爭。通過市場化競爭的方式來提高機構自身運作效率和降低服務價格。與談判機制相連,未來誰幹得好,醫保就報銷得多。避免出現幹多幹少一個樣,沒有動力提高服務品質和水準的問題。

  2醫保談判定價賦予醫院話語權

  方案中價格改革部門提及按病種定價、打包定價、醫保談判定價等新型醫藥價格管理方式,提出要建立有利於促進規範醫療行為、提高服務品質的價格機制。莊一強指出,醫保談判定價的探索將賦予醫院更多的話語權。在談判中,醫院可以將物價上漲、病人數量增多、病人嚴重程度等內容納入談判中,爭取更多的醫保。總量談判完成後,醫療機構自己去分解。“目前的情況是醫保説了算,醫保説給多少就多少,醫院的具體情況考慮得少”。

  3讓院長更關注服務和市場

  對於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莊一強説:“這絕對是好事,我舉雙手贊成,但最好不要説説而已。”莊一強指出,正因為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導致多點執業無法實現,醫生無法流動。改革中的相當一部分矛盾都是因為行政級別導致的。所以這項醫改方案內容抓住了關鍵的問題。醫生可以不再被人事制度所捆綁,院長不再頂著烏紗帽,醫院可以更關注于服務和市場。

  □連結

  醫管分開醫院年內啟動運營

  年底前,位於天通苑地區的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啟動運營。記者了解到,該院不僅引入在台灣地區的長庚醫療服務模式,還將成為北京市首家嘗試“醫管分開”的公立醫院。

  據介紹,清華長庚醫院將改變公立醫院“院長負責制”管理模式,建立理事會制度,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分管制,探索公立醫院改革發展新模式。

  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勝耀解釋,目前國內很多公立醫院,業務水準很高的醫生擔任了科主任、院長等行政職務,繁雜的行政事務牽扯了他們大量精力,使從事醫療科研的時間被大幅擠佔。“醫管分開”後,院長和醫生將把主要精力用在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和醫學教育研究中。醫院的行政管理、運營保障等事務將由專業化管理團隊完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