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外資辦醫步履艱難

  • 發佈時間:2014-10-11 15:31:34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關於外資國內辦醫一事,早期的相關政策文件,可以追溯到2000年。當年,在中國入世的大背景下,原衛生部和外經貿部出臺《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開放外資(包括台資)以合資合作方式開設醫院。

  2009年新醫改啟動,確定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辦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的基本方向。在2010年國務院公佈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中提出:“對具備條件的境外資本在我國境內設立獨資醫療機構進行試點,逐步放開。”為此,商務部開始放開港澳臺投資者在國內地級以上城市開設獨資醫院(包括中醫院),以及允許外資在自貿區內開設獨資醫院。除此之外,其他資本仍只允許以合資合作方式開設醫院。

  因此,在十多年的時間,外資醫院在中國步履緩慢,始終沒有形成規模。《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報告(1984-2012)》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6月,全國有正式的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近160家。根據2008年商務部《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在中國境內,中國政府共審批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也只有200余家。

  而即使是港澳臺投資者獨資的醫院,也只是在近兩年才出現。截至目前也只有兩家,分別是台灣獨資的上海禾新醫院以及港資獨資的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而今年7月,德國阿特蒙集團、銀山資本等決定設立中國上海自貿區阿特蒙醫院,也才有了首家落戶自貿區的外資獨資醫院。

  繼放開港澳臺外資獨資醫院、自貿區外資獨資醫院後,直到日前,對外資投資醫院的政策才又進一步鬆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