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醫生的編制:護身符還是緊箍咒?

  • 發佈時間:2014-10-11 09:31:2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醫院去行政化改革,對醫生是福是禍? 人們嚮往同工同酬,人們期待機會均等,人們希望人人平等,可現實告訴人們,編制內外兩重天。同樣的崗位,幹著同樣的活,無編制與有編制醫務人員收入相差明顯。

  本來,確定醫生收入待遇,應綜合考慮不同崗位的技術要求、醫生具體實施診療的時間、消耗的腦力與體力、面對的職業風險與壓力等綜合因素,但現在卻被編制“綁架”和引導了。這種制度有著明顯弊端,如此豈能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豈能推動醫生自由執業?豈能保障醫改的順利進行?豈能促進醫療領域發展?

  醫生收入由編制決定不公平

  幹著同樣的活,有編制的社區醫生平均年薪不低於9.33萬元,而沒編制的卻只有5.6萬元,相差近四成。廣東省東莞市衛生計生局有關負責人坦言,受工資待遇、編制晉陞等因素的影響,不少社區醫療機構都出現了招人難和留人難的情況。

  今年6月,某地衛生局下屬各事業單位陸續向外界發出招聘需求,然而,直到8月,有的崗位仍未達到開考比例,不得不延長報名時間。有227個醫生、醫師、技師等崗位,因無人報名,或報名人數不足被取消、調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崗位招聘的是非編制醫務人員,正如新聞展示的那樣,編制、非編制,同工不同酬,人們當然不願意和這種遊戲規則“玩”了。

  編制就是同工不同酬的禍根,造成了醫院職工待遇的不公平。醫院裏有編制的職工享有的福利獎金更高,編制外的人就成了“二等員工”。尤其是很多醫院,把醫生當成搖錢樹,而把護士當成不賺錢的保姆,因此編制都留給醫生,護士卻是編制外。

  當醫生的收入由編制決定,這種不公平的薪酬機制,必然會傷害到從醫者的工作熱情。為什麼會出現招人難和留人難的情況?不僅僅是薪酬低,更重要的是不公平的工作機制和環境,讓醫生往那些不講出身和編制的地方流動。

  在我國,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眾多,但有編制卻不多,是逐步將無編制人員通過選拔考試入編制,還是取消編制,實行人人平等上崗的成本更低?答案當然是後一種。醫生的收入由編制決定,體制內的人是“香餑餑”,體制外的人卻遭受不公正的待遇,這是一種赤裸裸的社會歧視。去行政化,把醫生從體制中解放出來,本來就是醫改的方向。

  打破“鐵飯碗”會給醫療行業帶來哪些變化?能否推動改革?

  打破終身制有很多的優點,可以讓大家有緊迫感、危機感,工作態度會認真等等。就會以事定費而非以人定費,從而強化醫療服務內容,弱化人員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去編制化之後,就會使醫生擺脫傳統的編制束縛,為自由執業創造條件。在當下,醫生是作為醫院資源的一部分,並且是最重要的資産,受著嚴格的限制和保護,並因此有著極為緊密的依附關係。醫生的編制、人事、工資、福利,以及退休後的待遇,都跟其所聘用的醫院有很大的關係。而要打破自由執業的堅冰,讓人員真正流動起來,去編制化的現實就無法回避。沒有了編制和人事的限制,醫生與醫療機構之間只是雇用和被雇用的關係,這個源頭活水才會激發出來。

  其次,去編制化之後,為解決“同工不同酬”鋪平了道路。儘管有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保障,但事實上的同工不同薪的現象依然存在,有編制和無編制在待遇上千差萬別。正式工和臨時工之間,編制便是巨大的利益鴻溝。若不能解決編制樊籬,解決起點公平問題,就會成為限制醫務人員積極性的絆腳石。

  再次,去編制化之後,就會暢通醫務人員的進出通道。編制導致了管理主體與考評體系的分離,醫生的進口和出口不對稱。在進口方面,在現行的模式下,醫生的招聘往往是地方衛生和人事部門組織實施,而用人卻在醫院,醫院在招聘過程中缺少主體性,對醫生的實際業務能力可能難以真正考察,使得一些醫生高分低能。而在出口方面,由於醫生有編制保障,使得醫院對其解聘缺少操控性,讓一些無德醫生繼續保留了下來。

  最後,去編制之後,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有了保障。由於編制所限,醫療人員存在著嚴重不足的短板。一方面,想來的人員來不了,因為來了沒有編制保障;另一方面,想走的人又不願意走,因為留戀編制。同時編制限制,使得醫療服務向社會化發展受到了限制,醫院和其他社會醫療服務機構,包括個人執業者,不能實現很好的交流與合作。

  取消“編制”是否會給醫生帶來壓力?

  儘管缺乏來自官方的數據支撐,但在龐大的事業編群體中,醫務人員因其數量和行業特殊性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輕視。未來一旦傳統身份鬆綁,醫生的生存壓力會否更大?老名醫為保福利,會否紛紛提前退休?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當醫生變為“社會人”後,招聘醫生不是以國家編制來招,而是以其社會價值來招聘,所以當政府醫院用很低的價格去招聘醫生,招不到必定就會隨行就勢,提高待遇標準。這樣一來,醫生的價值不管是在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薪酬都不會有很大的差異。當取消編制後,醫生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餘地,會倒逼醫院樹立善待醫生的觀念,努力建設更好的平臺去留住人才。

  而且,醫務人員的特殊性在於,他們有自己的技術,相比“編制”,技術才是“鐵飯碗”。放開編制捆綁,政府也應該允許醫生多點執業,可以自己開診所,按醫療技術水準收費,對有能力的醫生來説是更大的福利。

  醫生“脫編”會否加劇患者的看病難、看病貴?

  鬆綁,讓醫生回歸社會人,也給他們自由執業、診療服務市場化定價提供了前提。然而,如果充分體現醫務工作人員的勞動價值,會否加劇患者的看病難、看病貴?
對此,業界專家認為,不僅不會加劇,還可能使優質資源參與競爭。另外,如果醫務人員通過診療服務能體現價值,必然不會通過開大處方、大檢查提高收入。如果沒有價格扭曲,醫院可以通過直接收取100元診療費的方式獲得足額收入,但現在,醫院只能通過向患者提供300元的藥品(或設備檢查)的方式才能獲得100元的盈利,和前者相比,患者多付出了2倍的費用,醫療費用就這樣漲起來。
換句話説,如果醫生能夠通過醫療服務收費獲得足夠收入,而不是通過誘導患者過度消費高價設備檢查和藥品變相補償,患者的醫療負擔會顯著降低。

  醫生“去編制”後,醫院如何管理?

  醫生“去編制”後,很關鍵的一點是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後怎樣去考核。如果政策做得規範,那對於把醫護人員由“單位人”向“社會人”過渡是個很好的起步。只有這些人變成“社會人”了,改革才能再走下一步。
醫院這個時候,一定要向現在已經是專長“社會人”的國家和地區去學習經驗。例如中國香港、新加坡、歐洲等地的醫院。在這些醫院中,醫護人員大多都是自己交醫保社保,憑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在社會上遨遊、適者生存。

  同時,醫院想要增加吸引性,就要在醫院文化、職業發展平臺等方面提升自己。你的福利有沒有讓人家從溫飽過渡到有尊嚴的生活,你有沒有培育和扶持這個人才,都是很重要的。

  “編制誠可貴,公平價更高”。“編制”禁錮了醫療資源,導致資源無法實現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去掉編制後可以擺脫禁錮、公平競爭、同工同酬,更好體現醫生自身的價值,促進醫療改革和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既然“去編制化”有這麼多的好處,您還猶豫什麼?任何改革之初都會經歷陣痛,但風雨過後才能見彩虹,此時此刻您同意去掉編制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