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反腐的另類效應:醫療App砸了醫藥代表的飯碗?

  • 發佈時間:2014-09-15 09:54:45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在中國大城市醫院中,71%的醫生首選通過網路或者移動設備等數字化渠道,來獲取相關的醫療資訊,其中醫療資訊主要來源於網路論壇以及手機APP。

  逐漸興起的移動醫療App,並非對所有的人都是好事,至少對醫藥代表而言是個壞消息。

  近日,益普索市場研究集團與羅德公關聯合發佈《2014醫生網際網路行為洞察報告》:在中國大城市醫院中,71%的醫生首選通過網路或者移動設備等數字化渠道,來獲取相關的醫療資訊。具體劃分渠道,醫生所獲線上資訊主要來源於網路論壇以及手機應用(APP),佔比分別為45%和42%。

  相對應的,就有了醫藥代表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上述報告稱,僅11%的醫生仍傾向於通過傳統的醫藥代表拜訪方式獲取醫療資訊,這一數據比去年的37%下降了26個百分點。

  醫藥代表服務於各家藥企,一般説來,其主要工作是:組織專家和一線醫生,參加各種級別的學術會議和活動;告知醫生各類資訊,包括醫學、藥學的基礎研究,新藥開發,臨床試驗,治療方案。

  這麼做,可以讓醫生逐漸掌握新藥的機理、療效、使用方法和不良反應處理,並形成用藥習慣。

  益普索醫療保健部中國區研究總監李艷傑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om),過去醫生所需要的一些醫學數據或者最新的研究資料,多是委託醫藥代表進行查詢獲得,但線上資源越來越完善,相關資料可以及時更新,加上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造成了醫生行為的變化。

  APP市場上,已有不少迎合醫生需求的行為。在國內醫療App領域,為醫生提供文獻服務比較知名的有“杏樹林”等應用産品,而中華醫學會也推出了相關産品。

  當然,醫藥代表時下的名聲略顯“狼藉”,這也加劇了他們的部分功能被相關移動醫療應用替代的情況。

  現在的醫藥代表很多已經遊走在“灰色地帶”,利用與醫生接觸的機會進行違規的藥品推銷。葛蘭素史克(GSK)在華行賄事件以及後續一連串醫藥行業的反腐風暴,使得醫藥代表各種不光彩的銷售手段被曝光,醫藥代表的行銷活動最近收斂不少,而醫生方面也會為了“避嫌”,減少與醫藥代表的接觸。

  當前已有不少公司裁減醫藥代表的新聞。而李艷傑亦稱,其調研時發現,GSK案發後,醫藥代表對醫生的拜訪頻率出現緩慢下降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App對醫藥代表的挑戰,不僅僅局限在資訊檢索方面;在行銷作用方面,其也在蠶食著醫藥代表的陣地。

  對於尚未有清晰盈利模式的醫療App一方而言,當發現向中國醫生收取費用的可能性不大時,便把目光投向了幫藥企做行銷。在“杏樹林”方面看來,向醫生提供的專業資料,或許能夠影響到醫生的決策。該公司內部人士説,在此過程中,不是直接向醫生推薦藥,而是介紹最新的治療方案、臨床研究,這裡面會包括某個藥品資訊。

  這塊市場相當誘人。另一家醫療App“掌上藥店”的負責人告訴過記者,2013年,多家藥企在掌上藥店的投入已經達到百萬元級,來自於藥企的行銷訂單越來越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