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臭氧污染肆虐多地 白天應儘量避免戶外活動

  • 發佈時間:2015-05-28 10:13:1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杜 芳  責任編輯:朱苑楨

  連日來,北京開啟“燒烤”模式,氣溫一度達35℃。晴好天氣之下,空氣品質卻並不樂觀,這次罪魁禍首不是“慣犯”PM2.5,而是臭氧污染。5月27日16時,北京多地臭氧濃度超200微克/立方米。

  “按照標準,一個小時內臭氧平均值如超過200微克/立方米,就算超過二級標準。綜合看最近幾天的污染情況,北京一些地區的臭氧濃度甚至超過370微克/立方米,這已非常嚴重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副所長徐曉斌説。除北京外,近日,長江三角洲、華中黃淮乃至遼寧中南部地區等都有嚴重污染,且主要污染物均為臭氧。

  按照常理,臭氧可以保護人類皮膚不受紫外線傷害,可為什麼“保護傘”變成了破壞者?徐曉斌表示,在大氣的平流層有高濃度臭氧,有了它,地面的生物才不會受到太陽的強紫外線傷害。但在對流層尤其是近地面,人體直接接觸臭氧則是有害的,嚴重者甚至會死亡。

  “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如果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會對人體産生明顯傷害。但是它並不是人為活動直接排放的,而是空氣裏的兩種其他污染物經過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徐曉斌説。

  這兩種對臭氧形成的“幫兇”,一種是氮氧化物,其本身也是一種污染物;另一種就是烯烴、芳香烴等揮發性有機物。而這兩種物質主要來源於汽車尾氣、火力發電廠、油品揮發等。

  可汽車污染、油品揮發等早就存在,為何臭氧污染集中爆發?“天氣條件是最直接的導火索。”徐曉斌説。從近日天氣來看,溫度相對高,空氣流動差,日光照射強,基本無雲,氣流的下沉使得污染物迅速累積,容易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污染。

  臭氧污染會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腫痛、胸悶咳嗽、引發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此外,臭氧還會刺激人眼,造成流淚,刺激神經系統,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特別是體質敏感人群需要多加注意。

  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臭氧的最高濃度出現在下午2點前後,但是近日臭氧峰值出現在下午4點到5點,因此公眾應該避免在這個時間點外出,白天儘量在室內活動,這是抵禦臭氧污染的有效方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