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糖友易併發冠心病 運動可降低心血管及死亡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1-05 16:55:5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由於這幾十年來我們生活水準的迅速提高,生活方式越來越電子化,因而肥胖,特別是複合型肥胖越來越多。據調查顯示,成年人根據目前的調查中國18歲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一億多,40歲以上的成年人有一半人有糖尿病。

  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教授高妍在“中國企業員工健康行·健康領跑2014”的活動仲介紹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現狀,並指出,糖尿病雖不可治愈,但可以通過對它進行控制來延長壽命,預防的關鍵是減少和延遲這些糖尿病並發癥。糖尿病最重要的合併症是大血管病症、微血管病症。也就是説,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四肢末端麻木等。

  “在心血管疾病當中的王者是冠心病。”華西醫科大學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楊慶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在不同年齡階段是有變化的,10歲以下血管沉積很少,20多歲沉積了一點,30多歲沉積比較多了;40多歲沉積更多,有可能突然發生血栓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只不過高血壓、高血脂、抽煙、糖尿病、熬夜、肥胖等因素加速了這一過程。

  因此,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調查顯示,8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60%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糖,兩者之間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

  對於已經患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楊慶建議,“要做好自身的全面管理,不僅要戒煙限酒、戒大魚大肉、戒熬夜;還要終身使用藥物,減緩病程加重。”有的患者對使用胰島素、阿司匹林等藥物有抵觸心理,認為“是藥三分毒”。楊慶則明確表示,“總體來看,服藥的益處是大於副作用的。”

  與冠心病的全面管理不同的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飲食管理和運動管理。高妍指出,糖尿病最早期的時候不是空腹血糖升高,最早期是餐後血糖升高,而飲食直接影響餐後血糖。第一,糖尿病患者在吃飯時要關注升糖指數。如果把一頓飯的,總量比作1,糖尿病患者在搭配食物時,水果、蔬菜應佔1/2,肉、蛋、奶粉等蛋白質類佔1/4,粗糧、細糧以及谷薯類佔1/4。這樣可以保證餐後血糖不會太高,有利於減輕胰島的負擔,還有利於減肥,預防和治療並發癥。

  第二,運動可降低心血管及死亡風險。調查顯示,與不進行運動者相比,運動者的全因死亡率降低33%,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35%。同時,高妍也提醒,並非所有的運動都對身體有好處,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時間、頻率,讓血壓、心率在合理範圍內變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