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友期盼社會融合
- 發佈時間:2014-09-11 01:31:3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數字健康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全球15歲以下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患者約為50萬。
有關資料表明,歐洲的1型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達到12.9萬,其次是北美,約為10.87萬;而在所有國家中,美國每年的新發1型糖尿病患兒最多,約1.3萬,其次是印度和巴西,分別為1.09萬和0.5萬。
在中國,約有100萬1型糖尿病患者。
我國1型糖尿病患者超百萬人
出生於武漢的王耀輝今年22歲,現在珠海某高校讀書,1996年,他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18年來,他一直在與糖尿病抗爭。由於合理飲食、堅持運動,他的血糖控制良好,2012年,他不僅到美國參加了一場特殊的16公里馬拉松比賽,與特殊隊列的其他25名患有各種慢性病病人一起,而且堅持跑完全程,最終獲得“全球英雄”光榮稱號。
他的事跡激勵了無數的“糖人”。
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兩種。“在所有糖尿病人中,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所佔比例不高,此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遺傳與後免疫功能失調所致。”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程樺教授表示,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無法分泌胰島素,其主要特點是發病年齡輕、臨床症狀重、常有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昏迷等嚴重並發癥、胰島β細胞功能低下、需要終身依靠胰島素治療控制病情。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成年人口糖尿病總患病率高達9.7%,據此推測我國1型糖尿病患者絕對數量可能超過100萬。
只是一種疾病不應受到歧視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一樣,都只是一種慢性疾病,以當前的醫療技術,只要規範治療,不會造成任何的不良社會影響,也不會對工作、學習、生活造成妨礙。”在由廣東省1型糖尿病轉化醫學研究項目組等主辦的“1型我行”公益活動上,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翁建平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其實,1型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成長、上學、成家、立業,成就夢想,甚至做得比平常人更優秀。
儘管現在社會對於疾病患者的寬容度已經有所提高,但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視,翁建平教授對這種現象十分擔憂。“目前為止我國1型糖尿病患者仍然缺乏全面的數據,患者在入學、就業等方面也常常受到歧視,這給醫療管理部門制定糖尿病醫療政策,以及患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帶來了不小的障礙。”翁建平教授指出,現在有些學校還有規定1型糖尿病的患者不能上大學,不可以考公務員,有些部門規定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從事某些工作,這就是對糖尿病患者的歧視!
“曾經有一個20歲的女糖友問我,她究竟該不該告訴她男朋友她有糖尿病!這種自卑不是糖尿病造成的,而是社會造成的!”翁建平教授認為,應該通過醫生、患者、媒體等多方共同努力,逐漸消除社會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歧視。
歐美有組織 中國缺數據
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翁建平教授分享了他對我國1型糖尿病的相關研究目前發展的相關心得。
據歐洲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研究顯示,2005年歐洲新發病率有15000例,並預計到2020年,將發展到24000例;最新IDF數據顯示全球去年新發病的有79000例,目前患病總人數目前將近10萬,而這些數據裏面,沒有中國提供的數據。事實上,1型糖尿病的研究目前就是集中在歐美,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遠遠不夠。
翁建平教授介紹,歐美的社區研究是2000年開始啟動的,研究對象主要是20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目前已經有超過26000多例的研究案例,而研究內容正是中國目前非常急需的青少年兒童發病率、衛生經濟學和1型糖尿病臨床特徵。這些研究從一定程度上,都能覆蓋研究跟治療,因此,1型糖尿病儘管人數不多,但是歐美國家做到了涉及預防、治療、流行病學各個方面。
反觀目前的中國,除了一些多年前的陳舊數據,中國目前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真正有科學依據的1型糖尿病統計資料。這就涉及一個問題:中國到底有多少1型糖尿病人?“缺乏這些數據,我們就無法知道發病的年齡平均值,不知道發病的臨床特徵,也不知道血糖併發的情況,更不知道其經濟負擔,也給醫務人員對疾病的管理帶來困難。也正由於沒有科學上實在的依據,政府無法出臺相關政策,因此嚴重阻礙了1型糖尿病的臨床、實踐和管理”。
廣東率先發起研究
針對1型糖尿病對青少年和兒童造成的身心危害,由翁建平等發起的“廣東省1型糖尿病轉化醫學研究”大型公益活動,通過對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監測、教育、營養、生活等各個方面進行長期的系統管理,達到了改善血糖控制、減少並發癥、提高生存品質,最終延長壽命的目的。
翁建平教授介紹,目前國內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情況不容樂觀,不僅並發癥高發,其壽命也普遍比較短。他特別提到,由於1型糖尿病高發于青少年,因此嚴重影響了患病青少年的上學就業。“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血糖控制情況差,並發癥發生率高,這部分患者需要更科學的治療和管理方式,他們如果能得到良好管理,完全可以正常生活、獲得正常的壽命。然而目前我國在1型糖尿病的登記、管理方面尚屬空白,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他還舉例了國外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對比,據介紹,歐美的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齡為67.5歲,平均病程56.5年,再比如德國1型糖尿病患者,其平均病程9年,並且不到4%並發癥發病率。相比國內壽命短、並發癥發生率高的現狀,翁建平教授認為,目前國內在1型糖尿病方面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這不是技術問題,是管理問題,是臨床技術的應用問題,我們只需要發明更多新的方法,甚至只需要把現在的方法運用起來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關愛需要溫情也需要理性
“關愛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溫情,也需要理性。”專家指出,幫助1型糖尿病患者戰勝疾病、成就夢想,在疾病防治和科研探索上,醫務人員肩負重任。
據介紹,為了幫助患者管理好血糖和健康,更好融入社會生活,2010年8月,廣東省科技廳、原省衛生廳、省糖尿病防治中心(依託單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了廣東省1型糖尿病轉化醫學研究,對患者進行系統綜合管理,從而達到改善血糖控制、減少並發癥、減輕經濟負擔等目的,最終造福廣大1型糖尿病患者人群。
項目組將糖尿病患者教育作為1型糖尿病患者綜合管理的核心,全省各家醫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患者教育活動。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參與登記管理的患者隨訪12個月後,平均血糖監測頻率從每天0.6次上升至每天2次,患者血糖控制水準大幅改善。
目前,國家層面針對1型糖尿病保障救助醫療模式的探索也已經起步。今年5月,由中華醫學會發起,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主辦,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內分泌學分會、兒科學分會提供學術支援的中國1型糖尿病登記管理項目啟動,北京、上海、廣州、瀋陽、南京、濟南、武漢、長沙、成都、西安10個城市正在開展回顧性登記工作。該項目近期將在全國範圍內鋪開,以期摸清中國1型糖尿病患者底數,為制定相關防治策略提供科學支撐。
翁建平教授透露,目前已有工作計劃在未來3年內,每年登記1型糖尿病的新發病率,屆時將會選擇有條件的省份,做全省的登記工作。他也建議社會重視1型糖尿病群體,可以成立相關的關愛委員會,鋻於1型糖尿病主要發病于青少年,因此建議學校可以在藥物支援上提供幫助;同時呼籲商業保險、醫療保險等機構能發起合作項目。
翁建平教授還特別強調了醫務工作者的重要性,他指出,1型糖尿病患者延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還需要醫務人員付出持續努力,同時也需要醫保、教育、就業等配套政策的支援。“願醫學科技進步和社會的關注與關愛造福更多1型糖尿病患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