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4日訊 “火辣辣的痛疼如影隨形”,“疼得徹夜難眠,連正常生活都困難”……這是臨床最常聽到的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縮寫為DPNP)患者對其痛感的描述。
日前在“遠離疼痛 更靜一步”德力靜商業上市媒體溝通會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嚴勵教授表示,DPNP患者持續疼痛繼而導致失眠、生活品質降低、情緒障礙等。既往由於藥物選擇有限、療效不佳、安全性等問題,DPNP這類慢性疼痛的管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亟需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
資料顯示,DPNP是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導致的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其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為以肢體遠端受累為主的對稱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下肢重於上肢,遠端重於近端,夜間更痛。據國外流行病學研究顯示,DPNP的患病率為10%-26%。我國尚無針對DPNP的流行病學調查,截至2021年,我國糖尿病患者約1.41億,據此推算,約2200萬人受DPNP的困擾。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陸正齊教授指出,抗驚厥類藥物在神經內科領域長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美洛加巴林的上市,第三代鈣離子通道調節劑不僅豐富了臨床醫生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治療用藥的選擇,還將進一步推動該學科領域發展。
與此同時,在DPNP綜合管理上,專家們也提出了“量體裁衣,協同合作”的治療策略。由於DPNP 治療的個體差異較大,在臨床實踐中,構建一個由內分泌科、神經科及疼痛科醫生共同參與的綜合治療體系至關重要。山東省立醫院傅志儉教授表示,早期識別與診斷、開展規範有效的治療,對於提升DPNP規範化治意義重大。“隨著更具有針對性的DPNP創新藥物的上市,相信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將會開始重視DPNP乃至NP的診斷與分類,並建立起鎮痛治療規範化的觀念,進一步推動多學科領域協作治療策略,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據了解,今年10月份,由第一三共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德力靜正式在中國商業上市,用於治療成人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
“自十月商業上市以來,德力靜已在多個城市商業化落地,未來將會有更多醫學舉措落實以加強DPNP疾病認知及患者自我管理,推動全國DPNP多學科治療格局。同時,第一三共也將致力於提高創新療法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全力推進更多像德力靜這樣的創新藥物以合理價格納入醫保藥品目錄,以應對中國患者的醫療挑戰,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對於德力靜上市後的商業規劃,第一三共(中國)基礎醫療事業總部總經理李莉表示。
第一三共(中國)總裁內田祥夫表示,長期以來,第一三共的研發和生産策略,始終圍繞患者未滿足的治療需求和減輕患者疾病負擔展開。德力靜的上市再次印證了第一三共(中國)在DPNP診療創新、改善患者獲益方面的持續努力。“未來,第一三共(中國)將持續聚焦于擁有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領域,為更多糖尿病患者帶來更有效的疼痛治療方案,並進一步推動中國DPNP臨床治療標準的建立與發展。”
據介紹,近年來,第一三共正積極深化和拓寬在中國的基礎治療産品管線,目前已覆蓋了包括鎮痛、呼吸、抗感染、抗凝、降脂和降壓等治療領域。“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我們積極推進自主研發藥物的臨床應用,力爭實現全球同步上市,為更多中國患者帶來與世界同步的創新治療成果,真正實現第一三共與中國患者的雙向奔赴。”第一三共ASCA基礎藥物事業部市場部高級總監箕部泰生表示。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