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3日訊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糖尿病與幸福感”,旨在呼籲將糖尿病患者的整體幸福感置於核心,並從“以降糖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鄒大進教授表示,當前我國有1.41億糖尿病患者,雖然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對於疾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仍有高達63%的患者對患病毫無所知,且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也普遍偏低。
據鄒大進教授介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負擔重、預後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對高血糖對心、腎等靶器官的損害認知不足,導致疾病管理不到位,從單病進展到共病,增加了疾病負擔;二是患者對心腎並發癥早期篩查的意識較為薄弱,待到疾病進展至中晚期或出現嚴重事件才開始干預,導致疾病管理難度更高;三是患者主動管理疾病的意識仍待加強,不僅要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更要提高學習疾病管理知識的主動性。只有做到多舉並進,方可真正管好糖尿病。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四大類慢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患病人數90%以上。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與神經,目前臨床上糖尿病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心腎並發癥,這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約8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事件。而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病情更重,治療難度更高,其中,高血壓、血脂異常均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例如在糖尿病患者尤其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異常的患病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人群,而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和惡化的首要危險因素。
同時,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合併腎臟病變,約每三位2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伴有糖尿病腎病,而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首要病因,30%-50%腎功能衰竭是由糖尿病引起。但我國糖尿病腎病知曉率不足20%,治療率不足50%。當前,我國每年由糖尿病腎病引起的新增尿毒症患者人數將達到99萬人。
鄒大進教授提醒,當前,臨床上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相伴發生已經越來越常見,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關注血糖變化,還應及早關注心腎共病。在早篩層面,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尤其是血脂、血壓的變化,同時至少每年進行1次尿蛋白、UACR和血肌酐檢測,有助於早期發現腎臟損傷,從而儘早干預,預防或延緩疾病進展。在治療層面,隨著糖尿病治療手段的日新月異,患者也有了更多治療選擇,助力糖尿病患者排糖同時兼顧心腎獲益,且隨著更多創新治療手段被納入醫保,患者及家庭長期治療的經濟負擔也得以減輕,有助於獲得更長久的健康結局。在治療時機層面,糖尿病存在不良代謝記憶效應:經過一段時間(5年)高血糖控制不佳的影響,今後血糖控制得再穩定,其預防血管疾病的效果就不會很好顯現。因此,患者一旦診斷為糖尿病,需只爭朝夕,儘量一年之內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並堅持做好血糖管理,患者才能獲得長遠心腎保護。
作為一種長期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行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影響糖尿病病情發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接受過自我管理教育的患者,血糖控制優於未接受教育的患者,並且擁有更積極的態度、更豐富的糖尿病知識和較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而具有較好自我管理行為的患者,並發癥的發生會大大延遲或減少。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