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高藥價遭遇降價組合拳 醫藥行業産業鏈將重塑

  • 發佈時間:2016-04-12 07:08: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敏  責任編輯:王斌

  近日,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表示把降低藥價作為深化醫改的“突破口”,這一説法讓眾多缺乏研發實力的小藥廠和小商業流通公司陷入了對未來發展的迷茫。

  據了解,當天會議確定的2016年深化醫改的重點工作,就是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建立藥品出廠價格資訊可追溯機制,推行從生産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使中間環節加價透明化。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或零售藥店購藥。建立常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增加艾滋病等特殊藥物免費供給,加強醫療和藥品品質監管。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負責人史立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默許了招標採購降價、甚至二次議價。此外,這意味著國家未來將出臺多種組合拳以遏制藥價。

  “國家出臺關於醫改的文件很多,這一次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兩票制的推出”。一位大型醫藥流通行業上市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兩票制的推出有利於增強醫藥流通環節的透明性,減少加價環節。

  此外,該政策如若強力推行,也將對研發實力較弱的仿製藥生産企業産生衝擊,“降藥價成為趨勢,這會削弱企業的利潤,那些沒有研發實力、獨家産品的藥廠也將倒閉。”一位制藥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

  全面出擊降藥價

  藥價虛高一直是政府和市場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醫保覆蓋範圍的擴大和醫保支付壓力的增大,降藥價成為政府政策調控的重點,改革力度之大讓企業不得不引起重視。

  據了解,2016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將由100個擴大到200個。根據去年發佈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改革內容包括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推進醫藥分開,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總體上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藥品招標是讓藥企藥品價格“脫水”的一個重要環節。2016年是藥品招標的大年,據了解,降價成為多地區進行藥品招標的重要特點。此前,寧波帶量採購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其對中成藥産品單獨進行帶量採購,具體做法是在原浙江省全國最低中標價(該中標價比全國其他省份低10%)基礎上再降價15%作為準入門檻。

  除了在招標環節讓藥價“脫水”外,此次推出的“建立藥品出廠價格資訊可追溯機制,推行從生産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更是讓眾多中小商業企業神經都緊張起來。

  據了解,實施兩票制的主要目的還是減少藥品配送過程中的流通環節。“很多藥廠都沒有自己的銷售體系,而是通過代理模式,在這樣的層層代理的情況下,加價的環節就會增多。”上述大型流通行業上市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全面推行兩票制,這有助於增強流通環節的透明性,這樣也有助於提升藥價的透明性。

  刷新醫藥行業利益鏈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醫藥行業産業鏈的不同環節的利益也將被重塑。

  國家相繼出拳出擊整治藥品申報、進行藥品一致性評價,在招標環節實施降價、一些地方還默許醫院進行二次議價,這將大大削弱制藥企業的利潤。對此,醫藥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缺乏研發實力和獨家産品的小藥廠將逐步被淘汰,而擁有創新藥、高倣藥等研發實力較強的企業會受到市場的認可。

  在流通環節,大型的醫藥流通企業也將會受益。“兩票制的實施將使得很多地方首選大型流通商作為招標的配送商。”上述大型流通行業上市公司人士表示,“越透明對我們越好,這意味著那些小的、不正規的流通商會越來越難活。”

  史立臣表示,實施“兩票制”,將使得中小型流通企業加價空間變窄,而“營改增”將加重眾多中小商業的稅負負擔,未來將有一半的流通企業將被淘汰出局。醫藥流通行業的集中度也將加強。

  此外,藥店隨在醫藥分家、醫院降低藥佔比的大趨勢下受益。據了解,此前一些醫院常常採取各種措施阻止患者到院外的藥店買藥。此次國家規定“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或零售藥店購藥”。而賦予患者購藥的自由不光是減輕看病負擔,同時也是推動醫院轉型,讓醫院的收益更多來自於高品質的看病問診,而非依賴藥物加成。而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助於推動零售藥店等企業業績增長。

  除了上述環節外,醫院未來的營收來源也將發生變化。未來醫療服務收費將是醫院的重要收入來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