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無法對接醫保與實時結算等難題掣肘智慧醫療

  • 發佈時間:2015-08-19 07:52: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通過手機就可預約掛號、繳費、查看檢查結果……近一年來,全國各地陸續推出“移動醫院”項目,大大減少了患者在醫院的排隊時間,受到患者普遍歡迎。

  但記者近期採訪了解到,作為智慧醫療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移動醫院”仍面臨著移動支付難與醫保系統打通,無法實現醫保實時結算等難題,制約了智慧醫療便民效果的發揮。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去年5月正式為患者開通移動智慧醫院系統項目,成為全國首家“移動智慧醫院”。

  項目運作一年來有效緩解了患者看病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等“三長一短”問題,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也得到提升。

  “我們醫院一天門診量在1.5萬人次左右,常年處於較大的接診壓力中,排隊時間過長也是患者對醫院最不滿意的地方。因此,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為病人提供更方便、安全和快捷的服務。”廣州婦幼副院長馮瓊説。

  近些年風起雲湧的智慧醫療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在研究了整個患者就醫流程後,他們發現,除了醫生問診、檢查檢驗、診斷以及取藥治療只能放線上下解決外,其他就醫流程如掛號、候診、檢查繳費、取報告、藥品繳費以及醫患互動等,都可以搬到線上完成。

  2014年5月4日,醫院和金蝶醫療軟體、支付寶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移動智慧醫療系統項目正式啟動。5月30日,醫院正式上線移動智慧醫療系統項目,成為全國首家“移動智慧醫院”。患者通過手機即可以實現掛號、檢查和藥品費用支付、檢查結果查看,還能對醫生的服務進行評價,從而大量節約患者排隊時間,緩解患者看病掛號時間長、候診時間長、繳費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等“三長一短”問題。

  在廣州婦幼率先“嘗鮮”後,“移動醫院”在全國各地得到迅猛發展。目前國內兩大網際網路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在和全國各地醫院合作,積極推進“移動醫院”在全國落地生根。

  支付寶旗下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國內事業群公共服務事業部總經理鄒亮是支付寶“未來醫院”項目負責人,據他介紹,截至今年5月,全國已有168家醫院跟“未來醫院”合作,在支付寶窗口中實現線上掛號、繳費、獲取檢查報告等功能,範圍覆蓋了全國大部分省份。

  “自去年上線以來,我們已經累計為患者服務了100多萬人次,節省病人時間50萬小時以上。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將項目擴大到500家醫院,讓更多患者能享受移動醫療的便利。”鄒亮説。

  國內另一大網際網路企業騰訊也在搶灘移動醫療市場。去年11月,廣州衛計委與騰訊公司開展合作,推出“廣州健康通”微信公眾服務號,為市民提供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醫療衛生便民服務。“廣州健康通”開放的主要功能為預約掛號、移動支付、檢驗檢查報告查詢等。

  來自廣州市衛計委的統計顯示,“廣州健康通”運營半年來,微信公眾服務號累積關注粉絲達20萬人,預約掛號量超過11萬人次,同時也成為市民查閱個人健康檔案的主要渠道。

  今年1月的統計顯示,微信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已經覆蓋的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雲南、海南等地,近100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援微信掛號,服務患者累計超過300萬人次。

  在移動醫療蓬勃發展的同時,由於現有移動支付系統無法實現醫保脫卡結算、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導致一些醫保患者無法享受到移動醫療的便利。

  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是全國較早實現移動掛號、診間支付的醫院,但目前使用該系統的患者數量只佔醫院所有患者數量的5%。醫院資訊中心主任鄭三偉對記者表示,使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醫保一定要刷卡才能夠結算。

  “這意味著醫保患者在使用移動支付時,無法實現實時結算和報銷,這極大影響這部分患者的使用意願。目前,大部分使用移動醫療系統的是自費患者。”他説。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華中等地。華中一家醫院負責人説,目前到醫院就醫的60%是醫保病人,他們享受不到微信、支付寶便捷的就醫流程。

  多家醫院和網際網路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移動支付和醫保系統難以有效對接,是全國共性問題。隨著越來越多醫院上線移動醫療項目,以及未來遠端醫療的發展,這個問題也將會越來越突出。移動醫療系統與醫保系統完全打通為何如此之難?對此,受訪者表示,如何在移動支付中確保醫保資金安全,是醫保部門最大的顧慮。

  “現有的刷卡結算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對持卡人進行身份識別,防止醫保資金被盜用。而如果支付變為線上進行了,醫保部門難以識別交易發生地點,以及持卡者是否為本人使用,這等於增加了風險。”華中地區一家醫院醫保辦主任李先生説。

  記者試圖採訪華南、華中地區兩個醫保部門,均被以各種理由拒絕。

  在醫保政策難以突破的情況下,一些地區也正在嘗試另外的變通方式。比如,華中一家醫院打算與發醫保卡的銀行合作,由銀行拿一筆錢作為擔保資金池,醫院再給予患者醫保統籌部分結算的便利。

  業界呼籲,解決移動醫療帶來的新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到,是想不到。希望醫保部門能重視患者和醫院呼聲,解放思想、順應時代變化,充分論證、精細化管理,在確保醫保資金安全和保障民眾享受移動醫療便捷性上取得最佳平衡。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馬曉澄、王賢、陽娜、孫洪磊、韋慧、葉健采寫)

智慧醫療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海虹控股 43.40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潤欣科技 15.21 9.98%
4 理邦儀器 8.05 7.48%
5 數字政通 17.76 6.9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千山藥機 12.35 -8.52%
2 爾康制藥 7.11 -6.08%
3 信邦制藥 8.91 -3.57%
4 神思電子 21.68 -3.30%
5 衛寧健康 11.99 -2.4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