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與物聯網:未來製造業的核心
- 發佈時間:2016-05-02 01:30:3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張恒
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日前隆重開幕,共有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5200多家展商參展。本屆展會的主題為“融合的工業——發現解決方案”,重點聚焦工廠與能源系統數字化解決方案,展示了百餘項“工業4.0”的實際應用。
美國首次作為主賓國參加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臨展覽會現場參觀。來自中國的參展企業約650家,僅次於東道主德國。奧巴馬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美國將繼續發揮創新精神,希望加強與德國及歐盟的合作,並促成簽訂“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議”。默克爾在開幕式上講話表示,製造業是德國經濟的引擎,德國樂於競爭並在競爭中取勝。
本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吸引參觀者眼球的,依然是各種工業機器人和智慧機器人應用。以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等為代表的國際機器人龍頭企業開發的各種智慧機器人系統,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無線通訊等資訊化通訊平臺,已能實現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實時互動,並具有自我適應環境的能力,可以進行複雜的操作,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化生産和智慧工廠。
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需求市場,中國政府正在推動“中國製造2025”戰略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並大力發展機器人産業。廣東順德一批機器人企業首次在漢諾威工博會上登臺亮相,民營資本也開始進入機器人産業。但總的來説,中國機器人産業與德國、日本相比還相差甚遠,非常期待中國在機器人産業誕生另一個“華為”。
雖然中國機器人産業呈井噴式增長,但大多是近幾年成立的新企,缺乏自主創新技術,良莠不齊,同類同質現象嚴重。全國已經建有30多個機器人産業園區,但不少機器人産業園尚屬於無足夠技術人員、無産品和市場需求、借政策圈地、低水準重復建設項目。德國庫卡公司和博世公司專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中國機器人企業需要沉下心來加強研發,不能熱衷於炒作概念和照搬照抄國外技術,政府應更多地鼓勵創新和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專家介紹,德國機器人企業各有各的特色,在人機交互、共同操作、安全機制、軟體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特別是以數據驅動為特色的智慧技術應用等方面,投入大量研發力量,逐步向以雲機器人為代表的軟體機器人發展,並不斷提出新的機器人理念。而中國除了少數企業外,大多數還處於無技術創新、國外技術拿來即用的“跟風”狀態。中國機器人企業在核心技術、核心部件、感知系統、關鍵應用工藝上都很欠缺。
機器人産業是德國政府著力推動的“工業4.0”戰略所涉及的重點領域,德國已把更多的投入放在智慧設備、智慧交通、智慧工廠的開發。因為德國人深知,製造業是所有工業的基礎和核心,沒有先進製造業,就沒有先進設備,就談不上有先進的生産和産品。製造業是德國經濟的靈魂,從本屆展會上不難發現,德國智慧機器人和“工業4.0”理念已經廣泛滲入到機械、汽車、能源、化工等各個領域,德國工業正在醞釀著從量變到質變的新飛躍。
採訪中,德國專家認為,“工業4.0”並非是解決中國産業結構升級和産能過剩的唯一法寶。德國“工業4.0”也只是剛剛開始,雖然有西門子、庫卡這樣的少數大型企業已經跟上了“工業4.0”的步伐,但大多數德國中小企業離此目標還相當遠。在推動“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中,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一哄而上”。
(科技日報柏林5月1日電)
(本文圖片均為本報記者顧鋼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