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LG手機中國市場難翻身 創新價格銷售等方面缺失

  • 發佈時間:2016-04-15 08:35:3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本週一,LG電子終於在國內發佈最新旗艦機G5,欲在中國市場重整河山。過去一年來,LG移動業務的鉅額虧損以及在中國市場的慘澹表現,再度引發業界對“LG手機何時退出中國市場”的議論。

  但對於LG寄予厚望的手機G5的發佈,市場卻反應平淡,對其價格與模組化設計業內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有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對於LG手機來説,其尷尬在於“高不成低不就”,高端競爭不過蘋果、三星、華為,中低端也無法與眾多國內廠商相抗衡,而其衰敗的核心則在於LG手機在創新技術、價格定位以及銷售渠道等方面的缺失。

  手機業務面臨諸多困境

  作為LG最新旗艦機,在産品方面,G5配備驍龍820處理器、1600萬像素+800萬像素攝像頭,內置4GB RAM+32GB ROM存儲組合,配置與市面上主流旗艦機相差無幾,産品售價4888元。G5的定價要高於此前的G4、G3,業內都認為這是LG欲提升手機盈利。 對於LG手機業務來説,及時扭虧迫在眉睫。

  據LG發佈的2015年業績報告,LG電子2015年全年銷售額達56.5萬億韓元,同比減少4.3%;營業利潤為1.2萬億韓元,同比減少34.8%。其中,手機業務是拖累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該公司財報顯示,公司移動業務去年四季度營業虧損為440億韓元,而三季度營業虧損為780億韓元。

  經營虧損的同時,LG手機還面臨著銷量停滯不前的困境。該公司財報顯示,LG去年智慧手機出貨量為5970萬台,與2014年相當,與蘋果等企業差距拉大,還被華為、小米等中國廠商甩在後面。 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公佈的2015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2015年LG智慧手機出貨量排名從2014年第五位下滑至第六位,市場份額同比有所下滑。TrendForce還預計今年LG的全球出貨量市場份額將進一步下降。

  其實,2010年二季度LG手機業務便出現1200億韓元虧損,LG前CEO南鏞引咎辭職後,LG的手機業務一直都未徹底走出困境,不斷在虧損和盈利之間反覆。消費電子專家梁振鵬也指出,這正是近幾年來LG不斷有退出手機市場傳聞的原因。 直到現在,仍有很多分析師建議,LG需要將業務重點放到非智慧手機業務方面。位於首爾的市場研究機構尤金投資證券分析師尹赫鎮便表示,LG應當“移情別戀”,將其業務重點放到長期增長的其他領域,例如汽車配件等,或許這將是LG業務組合中能夠迎來一絲光明的業務。

  中國市場缺乏足夠重視

  LG手機全球銷量下滑,並且在過去幾年來,與三星、蘋果、華為等企業差距拉大,與中國市場不作為關係密切。 在中國手機市場上,與三星、蘋果、華為等市場主流品牌不同,LG已經淪為邊緣化的小眾品牌,這與其國際知名品牌的形象大相徑庭。賽諾發佈的2016年2月中國線下市場數據顯示,華為、蘋果、三星銷量均在200萬-400萬台之間,市場排名前五位,而LG的銷量卻只是擠進前30位,市場份額低於0.3%,銷量要低於10萬台。

  其實,造成LG手機目前在中國市場低迷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該公司對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不夠重視、缺乏誠意。有業內人士指出,不管是G5還是此前新品發佈,LG往往都會將中國上市發佈時間晚于南韓和美國,這種做法完全不像是重視中國市場的企業做法。

  雖然LG手機目前在中國市場不像蘋果、三星那樣受歡迎,但也有過“風光”時刻。十年前,有著南韓“完美情人”之稱的金泰熙和有“情聖”之稱的玄彬,在幾乎所有可以涉及的廣告媒介上無數次地道出 “I chocolate you”這句充滿愛戀與溫情的語句,隨後一場由LG巧克力手機掀起的時尚風潮席捲全球,包括中國市場。

  憑藉時尚的外觀,主打年輕時尚消費群體的市場定位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LG巧克力手機隨後在市場走熱,快速推升LG手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LG巧克力手機火爆銷售的同時,很快大量的投訴、退貨也接踵而至。原因在於LG巧克力手機在品質工藝方面存在瑕疵,容易使手機頻繁重啟、當機等問題。而LG方面在處理該問題時,卻反應遲鈍,甚至給出“手機用戶需及時升級軟體”的回應。

  此後,LG在中國市場的手機業務一直未有所好轉,到2012年更是陸續開始裁員計劃,中國的多個辦事處員工已經接到裁員通知。而LG電子則表示為進行組織結構的調整。

  針對LG手機在國內上市時間滯後於其他國家或地區,以及是否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北京商報記者試圖通過電話和短信聯繫LG電子市場部負責人樸松子,不過截至發稿對方未給予任何回復。

  翻盤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外,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行銷專家委員洪仕斌認為,LG手機業務的不景氣還與其産品創新不足,缺乏新功能、新體驗和産品特色有關。“LG手機發展多年,除了背靠LG品牌外,其産品從未在給用戶留下什麼好的印象和特點。LG剛剛發佈的G5,在價格方面上與近期發佈的三星Galaxy S7 edge、華為P9相倣,但相比之下,不管是Galaxy S7的曲面屏、防水、防塵,還是華為P9的萊卡雙攝像頭、超長續航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反觀G5隻是推出可更換電池的模組式設計,這與被行業摒棄的可拆卸電池沒什麼區別。” 洪仕斌如是説。

  事實上,“模組化”這個詞被提及,G5一度也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然而當産品發佈後,卻被很多業內人士看做是LG手機自娛自樂的表現。有業內觀察家更是指出:“目前智慧手機的平均更換週期在18個月,很多用戶甚至連手機壞了都不願去維修,更不要提去更換那些價值不菲的手機零部件。”

  另外,G5的價格還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根據官方公佈的消息,這款新旗艦的售價為4888元,惟一能夠拿出來説的是,這個價格包含了LG Cam Plus手柄、B&O Play耳機等産品在內的配件,按照官方的參考價格,刨除手柄和耳機,LG G5的裸機價格不到2700元,但遺憾的是,消費者沒有辦法用這樣的價格買到一台LG G5。業內專家更是直言,LG手機今後在中國市場將更加舉步維艱。高端市場,受到來自蘋果、三星、華為的挑戰不必多言,其次,近年來國內手機廠商不斷在向中高端市場擴展,包括OPPO、vivo、魅族、金立等廠商,這些品牌不僅積累了一定用戶群體,同時還有著遍佈全國的線下線上渠道,這些都將進一步擠壓LG手機的生産空間。

  而在華為、小米、魅族等國産品牌積極拓展線下渠道時,LG卻仍死死抱住線上。新上任的LG電子大中華區總裁李惠雄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便表示,G5目前還沒有計劃線上下推出。 洪仕斌認為,其實LG如今也在尋求中國區的突破,不管是手機業務還是家電業務,這一點從LG電子大中華區領導人變更便能看出,但這卻基本上很難改變LG手機業務在中國區的頹勢。“LG手機在中國已經基本上失去了機會,翻盤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接下來要看LG集團對手機業務的態度,如果繼續堅守,可能還會維持目前的局面,一旦選擇撤離,那麼中國市場肯定會是其第一站。”

  其實,LG剝離手機業務也並非沒有可能,LG電子全球CEO金雙秀曾在公司內部高層會議中也指出,公司今後是否擴展一項業務主要取決於該公司新業務的盈利情況。如果按照這一策略,LG手機業務顯然並不會被擴展。(陳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