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Uber、滴滴等打車軟體之爭 資本或成最後贏家

  • 發佈時間:2015-06-25 11:17:34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高瓴資本投資滴滴快的後再投Uber 打車軟體之爭,資本將成最後贏家?

  優步打車Uber全球擴張步伐加快,燒錢速度也在加快。近日,隨著Uber接近完成一項新的信用額度及股權融資方案,該公司總融資額將達到100億美元,創下美國科技公司在上市前的融資紀錄。

  據業內人士透露,高瓴資本正在領投Uber,對該公司進行可轉債投資交易,此次交易價值高達10億美元。由於高瓴資本也是滴滴快的投資方,此次投資備受關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Uber在華或與滴滴快的發生更多交鋒,中國內地打車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未上市融資已超百億美元

  據悉,Uber近期獲得20億美元信用額度,這些資金將來自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高盛等大型投行。與此同時,Uber還在尋求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這些融資完成後,還未上市的Uber融資將超過100億美元,遠超Facebook或谷歌在首次公開發行(IPO)前的融資規模。而其估值目前已經突破500億美元。

  據悉,這些融資將為Uber擴張至全球逾300個城市的行動提供資金。與此同時,Uber此前在多國市場遇到了一些監管挑戰,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法律費用。

  針對Uber的高估值,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表示,高估值是投資者對Uber這種運營模式的肯定,Uber目前在全球取得了較大成績,符合投資者的期望。“Uber目前大舉投資無人駕駛等技術創新,這一系列舉措體現出Uber企圖支配城市交通的較大野心,因此投資者對其估值較高。”

  此外,有消息指出Uber針對中國業務的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領投。值得注意的是,高瓴資本也是滴滴打車的股東,並在之後推動了滴滴與快的合併。

  對此,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高瓴資本投資Uber更多看中其全球市場的佈局和收益,而滴滴快的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的佈局,二者有競爭關係,但是二者參與度和金額不一。“對於資本而言,資本收益的最大化是關鍵。滴滴和快的在資本的撮合下意外聯姻,更説明在投資商眼裏,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投入鉅資搶客戶

  業內人士分析稱,創新是Uber在全球範圍內擴張的最重要因素。易觀智庫張旭認為,“Uber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模式,即共用經濟。”

  對此,張旭認為,Uber的行銷策略突破了傳統的“打廣告”,一方面基於大數據和司機心理,以高補貼吸引司機;另一方面以高口碑和創新行銷吸引乘客,“Uber在市場的大力度炒作與補貼也是其市場擴張的巨大催化劑。”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行銷學教授王高則認為,Uber的行銷活動不會消停,還會投入更大的資源來搶客戶。“但對於Uber來説,最緊迫的是必須做成一個上規模的雙邊平臺,通過燒錢快速調動車輛和圈住用戶。打車軟體本身也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同質化的競爭很難以絕對優勢甩開對手。”

  將與滴滴快的正面交鋒

  根據Uber的預測,到2015年底,中國將可能取代美國成為Uber最大的市場。而另有消息稱,對於高瓴資本領投的最新一筆融資,Uber計劃將其用於在華業務,並預計將在華擴展50個新城市。

  針對Uber在華擴張面臨的問題,張旭認為,除政策外,“Uber還面臨中國市場份額不高的問題,滴滴快的用戶體量仍佔絕對優勢。如何加大在中國的擴張速度,與滴滴快的正面交鋒是Uber目前面臨的難題。”

  根據易觀智庫《中國打車APP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72億,其中,快的打車、滴滴打車分別以56.5%、43.3%的比例佔據中國打車APP市場累計賬戶份額領先位置。

  在Uber與滴滴快的的競爭方面,易觀智庫張旭認為Uber也有其獨特優勢。“Uber目前有大量投資涌入,此前百度地圖接入也帶來了龐大的用戶流量。此外,Uber與企業間的密切合作可以看出其在行銷模式上更為討巧,總體上看,Uber在中國的擴張仍值得期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