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生存空間被擠壓 平板電腦市場步入瓶頸期

  • 發佈時間:2014-09-03 10: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在智慧手機市場爭奪戰越打越熱鬧的同時,平板電腦市場卻步入創新瓶頸期。近日,市場研究機構IDC下調了今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的增長速度預期,由12.1%調至6.5%。

  儘管蘋果、微軟及三星、華碩等安卓係廠商都在試圖找到平板的功能創新點,但受到大屏智慧手機的衝擊和替代作用,平板電腦銷量增速在部分市場出現停滯,産業形態已暗藏危機。

  廠商欲玩出新花樣

  近日,微軟在國內市場開始發售新一代Surface Pro 3。相比前兩代産品,Surface Pro 3減輕了機身的厚度,重量僅800克。

  對此一位評測人士指出,微軟一直將Surface Pro係定位於“平板與PC二合一”産品,不過前兩代産品因機身重量受到業界詬病,此番産品升級換代,就平板電腦層面上來説,形態和功能更接近了一步。此外,Surface Pro 3升級了多角度一體式支架,支援更多角度的放置,方便用戶多種姿勢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還強調了Surface Pro 3的觸控手寫筆功能,這一功能則為Surface開拓了繪畫、彩粧、建築設計、服裝搭配等新的應用場景。

  無獨有偶,安卓陣營的華碩同樣瞄準平板與PC二合一産品的市場潛力,推出了EeePadTF101,中文名為“變形金剛”,搭載可拆卸鍵盤,既能當平板使用,又可以利用鍵盤輸入內容,當做筆記型電腦使用。而另一家國産廠商華為則發佈了旗下獨立品牌“榮耀”系列的首款平板産品,打出了799元的零售價格,性價比較高,大大降低了平板電腦的使用門檻。

  除此之外,蘋果在iPad銷量增長放緩之際也開始嘗試新變化。據來自供應鏈的消息稱,蘋果正在研發一款大屏iPad平板電腦,螢幕尺寸將為12.9英寸,這甚至比蘋果最小尺寸的MacBook Air筆記型電腦略大,預計將在明年一季度上市。蘋果此舉,或意在借不同的産品線提振iPad銷量。

  觸控手寫、融合PC功能、高性價比、大尺寸……種種舉動表明,廠商們正鉚足力氣試圖玩出平板電腦的新花樣,為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使用體驗。不過,IDC在分析不同地區的市場發展時發現,北美和歐洲地區的平板市場基本成熟,産品銷量增長趨緩甚至停滯,廠商要拓展平板電腦的增長空間,只能向發展中國家等新興市場找尋機會。

  從高增長到天花板

  儘管廠商頻頻向平板産品發力,但平板電腦進入增長天花板時期的危機已漸漸凸顯。不同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作為一種産品業態,大多缺乏基本通訊功能,這註定了平板電腦很難成為大多數消費者的必需品。另一方面,智慧手機産業鏈中擁有電信運營商這一重要環節,電信運營商通過定制給予話費補貼,助力智慧手機大量出貨,而平板電腦卻並沒有此渠道,由此抑制了增長的速度。

  事實上,自蘋果iPad于2010年引爆平板革命至今,平板電腦的功能主要在於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定位是介於智慧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之間的一件娛樂工具。

  平板電腦初登舞臺時具備兩大優勢,一是與筆記型電腦相比具備的便攜性,隨著行業的發展,如今這種便攜性已成為行業標配;相比于智慧手機的螢幕尺寸優勢,從7.9英寸至12英寸,然而這一優勢當下也受到了大屏手機的有力衝擊。就便攜性來講,平板電腦相比智慧手機也略輸一疇。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用戶使用平板的最常用途在於觀看影音視頻、玩遊戲、瀏覽網際網路、閱讀電子書等。由此印證了平板電腦的娛樂性能,但在移動辦公領域則鮮少適應。

  從這一點來看,平板電腦專注于滿足用戶娛樂需求的同時,也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即使一度被視為平板電腦代名詞的蘋果iPad,近幾個季度以來也出現了銷量同比負增長的局面。據蘋果近兩個季度的財報顯示,iPad在1-3月和4-6月兩個季度內銷量分別為1640萬台和1330萬台,分別低於去年同期的1950萬台、1460萬台。

  就在前不久,蘋果與“老冤家”IBM達成合作,蘋果的iPhone、iPad等電子消費品將借助IBM的軟體和服務向企業級市場拓展,此舉也可視為iPad銷量同比下滑後,蘋果欲開拓新的增長點。

  一位來自國産廠商的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安卓平板雖然憑藉低價策略搶奪了iPad的市場份額,但出貨量速度遠不及智慧手機,由於主打性價比,利潤空間較小,在營收方面的貢獻力量也非常有限。

  或淪為過渡性産品

  對平板電腦形成最大衝擊力的首先要屬大屏手機的日益普及。隨著市場廝殺日趨激烈,智慧手機的螢幕尺寸一路走高,5英寸及以上大屏手機佔比強勢增長。

  BI Intelligence智庫研究發現,智慧手機市場早已告別了3.5英寸和4英寸的舊時代,整個手機行業都在向大屏化發展。到2015年,5-7英寸大屏手機的銷量將會超過非大屏手機和平板電腦,未來也將成為智慧手機的絕對主流。這對平板電腦尤其是小尺寸平板電腦來説,顯然不是個利好消息。

  據可靠消息稱,蘋果也將在今年9月轉變其一直以來對大屏手機的不屑態度,將推出配備4.7英寸和5.5英寸大屏的兩款手機。在此之前,4英寸左右的非大屏手機中,蘋果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此番蘋果涉足大屏領域,預示著4英寸以下屏時代徹底結束,非大屏手機即將走出主流市場。

  不過,大屏iPhone很可能將與同門iPad陷入內鬥,研究預測,受大屏iPhone的衝擊,iPad的銷量同比下滑趨勢將會持續。

  大屏手機在很大程度上對平板電腦的娛樂功能也起到了替代作用。平板電腦所擁有的大屏優勢,在智慧手機“變大”過程中也逐漸喪失,用戶在大屏手機的操作體驗,無論是從畫面品質和清晰度,還是觸控功能,越來越能夠與平板相比擬。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高速度、大容量的4G網路普及,用戶可隨時隨地使用App體驗,資費門檻也在大幅降低,將不僅僅局限于WiFi環境下。這將對平板電腦形成新的衝擊力。

  觀察人士指出,從現在平板電腦的功能來看,似乎已經步了智慧手機的後塵,即更多是在硬體方面尋求改進、升級,少有iPad剛剛問世時的那種驚艷,功能的原地踏步以及和智慧手機高度的重合,令消費者對平板電腦的狂熱開始趨於理智。隨著大螢幕智慧手機的興起,它們同樣具備小尺寸平板電腦的功能,畢竟手機更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另有專家認為,平板電腦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過渡性産品,未來隨著産業鏈的全方位發展,觸控螢幕將無所不在。首先,大屏手機與小尺寸平板的界限將率先消彌,小尺寸平板變身為更大尺寸的智慧手機,另一方面,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的融合程度將越來越大,移動設備或將衍生出新的産品形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