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能源車騙補調查結果將公佈 企業或被取消生産資質

  • 發佈時間:2016-05-16 07:50:40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潔  責任編輯:李春暉

  有消息稱,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的調查結果將於近期公佈。此前不久,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姆西客車”)已成為首家因“騙補”而被報道的車企,由此揭開了新能源汽車補貼光環下的冰山一角。隨之,更多車企被疑牽涉其中,更多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而部分上市車企則從政府補貼中獲得大筆利潤,更有甚者依靠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盤活了“僵屍”産能。

  “騙補”將被取消生産資質

  自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便被不斷爆出,成為當前汽車行業內備受關注的一件大事。

  眾所週知,近年來為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國家及地方政府不斷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利好政策頻出。

  得益於此,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産量達340471輛,銷量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

  而在國家相關利好政策中,國家政策補貼被業內視作新能源汽車的最大推動力。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對記者説:“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沒有過關,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銷售規模,是政策驅動的結果,不完全是市場的作用。特別是在和主流燃油車相抗衡的領域,政府補貼起了很大作用。”

  據了解,我國從2010年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據公開報道顯示,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用於新能源市場的補貼總數已超過百億元。據悉,只要新能源車輛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新能源汽車企業除了中央財政補貼,還能享受地方補貼。高額補貼及尚待完善監督機制,直接催生了大量“騙補者”。

  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引起國家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的高度重視。今年1月20日,上述四部委聯合啟動對新能源汽車相關情況的專項核查工作,核查範圍覆蓋全部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以及運營企業、租賃企業、企事業單位等新能源汽車用戶。有報道稱,被發現的騙補企業可能會面臨退還補貼甚至被吊銷生産資質的處罰。

  據了解,從今年3月份開始,國務院已把遏制騙補行為作為重點督查問題。在今年兩會及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兩次表態,在局部地區確實存在少部分企業騙補的現象,但並不是大規模事件。“不管有多少輛,發現一起絕對處置一起,這些企業跑不了。”苗圩説,國家財政補貼並未全部到位,對於騙補企業,沒補貼的錢不會下發,已補貼的錢一定要扣回,“依法進行處置,直至取消這些企業的資質”。

  吉姆西、比亞迪等涉騙補風波

  今年3月,央視新聞頻道報道了新能源汽車騙補的調查,揭開首家因“騙補”被查的企業——江蘇省蘇州市的吉姆西客車。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吉姆西上傳的合格證資訊數量僅為25個,之後是長達3個月的停産,從2015年9月開始的3個月上傳的合格證分別為166個、347個和243個,12月單月則上傳合格證2905個,佔比全年達到80%。

  事實上,除了吉姆西,還有9家車企被央視爆出,分別是陜西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宏汽車有限公司、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蕪湖寶騏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以及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這些車企與吉姆西客車擁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從工信部提供的合格證統計數據來看,其2015年12月單月産量均已超過全年産量的50%,且年産量均在1000輛以上。因此,這些車企被質疑趕在2013—2015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後時機,想方設法撈上一筆。

  而比亞迪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龍頭企業,不久前也身陷新能源汽車騙補的輿論漩渦。

  今年3月,比亞迪汽車南京蘇舜亞通4S店總經理劉鵬被發現在辦公室內自縊身亡。據《現代快報》此前報道,由於比亞迪南京蘇舜亞通4S店與比亞迪廠家之間存在新能源汽車補貼糾紛,部分新車合資證被比亞迪廠家扣押,導致十幾位比亞迪車主購車後無法上牌。另據人民論壇網報道,死者母親稱劉鵬死前曾向相關部門實名舉報本人和比亞迪汽車有關人員及南京市相關單位和個人弄虛作假偽造手續,騙取數額巨大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款。該網站曾接到死者生前親筆實名舉報材料。

  對此,比亞迪發佈官方聲明稱,劉鵬所在的蘇舜亞通4S店在收到地方政府撥付的本應屬於比亞迪的近2000萬元新能源汽車補貼款後,並沒有支付給比亞迪公司。同時,蘇舜亞通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還拖欠比亞迪近1000萬元貨款,總計欠款約3000萬元,至今已超過九個月。雙方多次協商未果,比亞迪迫不得已于2015年11月12日對蘇舜亞通公司提起法律訴訟,但從未對劉鵬個人追債。

  此消息一齣,使比亞迪立即身陷“新能源汽車騙補”的輿論漩渦。對此,比亞迪在聲明中強調“不會從事任何形式的騙補行為”。但目前四部委尚未公佈核查結果,因此比亞迪是否存在騙補行為仍存疑。

  高額補貼或引發産能過剩

  財政補貼給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依據年報披露來看,不少上市車企業績利潤都來源於政府補貼。

  宇通客車年報顯示,2015年公司凈利潤為35.35億元,同比增長23.31%,而當年宇通客車獲得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高達68.57億元,接近凈利潤的兩倍。安凱客車2015年共取得政府補助13.29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12.84億元,另外還有應收新能源補貼資金8.68億元。中通客車2015年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凈利潤達3.99億元,同比增長42.8%。而依據中通客車去年9月份發佈的《關於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的公告》顯示,1至7月中通客車獲得新能源補貼金額7.76億元,已遠超其全年凈利潤。

  不僅如此,依靠新能源汽車政策利好,部分地方還試圖盤活一些“僵屍”産能。據了解,我國車企中有一批企業多年來處於停産或半停産狀態,産量極少甚至沒有産量。為淘汰落後産能,加快行業的兼併重組,2013年8月工信部下發《關於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表示,將對上述企業進行整頓,如果整頓後依然無法達到考核標準,將暫停其《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將其勸退。此後不久,工信部下發了《特別公示車輛生産企業(第1批)》的公告,有48家企業被“黃牌”警告,其中包括杭州長江客車廠、雲南美的客車製造有限公司以及貴州客車製造廠。

  但是如今,這些瀕於被勸退的企業卻似乎又將煥發新生。近日,上市新能源車企五龍集團宣佈在貴州貴安新區打造電動汽車産業園,並與貴安新區簽署了《貴州客車製造廠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在此之前,五龍集團還曾與雲南美的客車製造廠打造了五龍在雲南的新能源生産基地,隨後又兼併重組了杭州長江客車廠,成立了長江汽車,主要生産新能源商用、乘用車型。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原本已處於停産或半停産狀態的“僵屍”企業,在與新能源汽車産業密切掛鉤後,想必也會獲得補貼支援,再次“續血存活”,這不符合市場優勝劣汰規律。同時,各大企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投資,或將引發産能過剩。去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17.4萬輛,而對應的上牌量累計僅10.8萬輛,相差近7萬輛。對此,國家資訊中心資訊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表示,這非常有可能是新能源車企為了騙補而生産,新能源汽車可能壓根就沒交到消費者手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