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企高管薪酬排行:最高637.3萬元 最低6萬元

  • 發佈時間:2016-04-06 07:34: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程婕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今年起在72家重點央企中實施。據統計,在近日已發佈年報的48家央企中,以總經理、總裁為樣本,薪酬同比下降的有18家上市公司,同比漲幅過100%的有4家。48家上市公司總經理平均薪酬由2014年的97萬元上漲至2015年的107萬元。

  央企領導像外企、民企的高管那樣拿超高薪水一直備受爭議。近日,上市公司陸續發佈年報,央企高管的薪酬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從2015年1月1日起,《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在72家重點央企中實施。改革之初,人社部副部長曾表示,改革後多數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水準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那麼,從已經公佈的財報來看,央企薪酬改革落地一年多來是否已經達到預期的效果?央企高管薪酬的變化反映了哪些問題?

  48家央企總經理平均年薪超百萬

  據媒體統計,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48家已發佈年報的央企,以總經理、總裁為樣本,薪酬同比下降的有18家上市公司,同比漲幅過100%的有4家。48家上市公司總經理平均薪酬由2014年的97萬元上漲至2015年的107萬元。

  從漲跌幅來看,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國電南自,2014年國電南自總經理黃源紅年薪是51.8萬元。2015年6月,國電南自總經理黃源紅辭職。此後,國電南自迎來了新的總經理應光偉,根據年報,其2015年年薪為16.4萬元,較前任下降了68.34%;增幅最大的則是振華重工。2015年,振華重工總裁黃慶豐的年薪是89.4萬元,而2014年,原總裁陸建忠的薪酬僅有20.53萬元。

  從薪酬絕對數來看,薪酬最高的是中集集團,2015年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薪酬高達637.3萬元,雄踞各大央企高管之首,其較2012年的薪酬998萬元已經有所下滑,但近三年均是A股薪酬榜前三名。不管是前任總經理還是現任總經理,中鋁旗下的雲南銅業的高管拿的年薪在上市公司中屬於超低的,現任總經理高貴超2015年的年薪是6萬元,他的前任沈南山在2014年拿的年薪為15.75萬元。有網友甚至調侃,這個收入不如一個送快遞的。

  石化雙雄高管薪酬“腰斬”

  根據2015年初實施的薪酬改革方案,央企負責人薪酬將由過往基本年薪和績效年薪兩部分構成,調整為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構成。央企薪酬實行差異化正式告別“大鍋飯”。那麼,從已公佈的年報來看,央企高管薪酬變化是否符合改革的精神呢?

  以石化雙雄為例,根據2015年年報,中石化總裁李春光薪酬由2014年的97.29萬元下降至2015年的52.5萬元,降幅為46%;中石油總裁汪東進薪酬從113.7萬元下降至73.4萬元,降幅35.44%。在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的2015年,中石化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1.4%,為433億元。中石油的凈利潤則同比下滑了近七成,僅有356億元,十年來首次低於千億元大關。

  五大行行長告別百萬薪酬

  另一個高管薪酬變化較為明顯的是銀行,近日,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大行年報陸續披露,銀行員工薪酬的漲跌情況亦隨之浮出水面。與券商業高管薪酬大幅提高不同,2015年銀行高管薪酬整體呈下降水準,已經全面告別百萬薪酬。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五大國有銀行年報的披露中,全部寫明“根據國家有關規定,2015年1月1日起,本行董事長、行長、監事長以及其他副職負責人的薪酬,按照《中央金融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暫行辦法》執行,本行已據此發放工資”。

  根據2015年年報,五大行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超過9200億元,相當於每天賺25億元,盈利規模雖然“笑傲江湖”,但凈利潤陷入“龜速”增長,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年報顯示,2015年它們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是0.5%、0.7%、0.74%、0.28%和1.03%。在持續了多年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後,近十年增長最慢,銀行已經告別了“躺著賺錢”的時代了。

  五大國有行行長2015年的年薪也幾乎稱得上“腰斬”。其中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2015年薪酬為54.68萬元,上一年度為108.9萬元,降幅為49.79%;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2015年薪酬61.33萬元,比上一年度的108.32萬元下降43.38%;建設銀行行長王祖繼,2015年薪酬為36.46萬元,比上年(上一年度行長為張建國,薪酬為113.2萬元)大幅下降67.79%;交通銀行行長彭純,2015年薪酬為52.57萬元,比上年的100.76萬元下降47.83%。農行行長張雲因違紀被處理未作統計,農行副行長蔡華相和樓文龍2014年的稅前薪酬均為97.74萬元,2015年則都為52.21萬元,降幅為46.58%。

  文/本報記者 朱開雲

  相關新聞

  上市銀行員工收入總體不變

  目前,已有10家上市銀行公佈2015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受央企限薪和利潤下滑影響,各銀行董事長、行長等高管薪酬明顯縮水,有的甚至被攔腰砍去一半,但員工每人平均收入卻基本與上年持平,增幅和減幅都不算多,表現平穩。

  根據專業機構計算的結果,除了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和交通銀行,其他幾家銀行每人平均薪酬同比增減幅度都在4%以內,基本持平。股份制銀行的每人平均薪酬多在30萬至40萬元之間,五大國有銀行則在20萬至30萬元之間,股份制銀行完勝國有大行。

  具體來看,平安銀行每人平均薪酬最高,為41.81萬元,比2014年增長3.31%;排名第二的是民生銀行,40.4萬元,比2014年增長3.22%;光大銀行以35.97萬元位列第三,比上年減少2.34%。

  五大國有銀行每人平均薪酬仍顯著低於股份行,其中最高的交通銀行,27.47萬元,同比增長7.73%,比股份行中最少的招行還少18.34萬元;其次是中國銀行,25.98萬元,比上年增長2.36%;第三位是建行,24.7萬元,同比減少0.56%;工行以24.59萬元位居第四,同比減少0.77%;排在最後的是農行,為22.15萬元,同比減少3.40%。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及中信兩家股份行整體工資福利總額大幅下滑,降幅分別達15.32%和19.96%。但業內人士分析,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績效薪酬的延期支付,並不能説明招行和中信銀行在大幅降薪。

  招行去年4月曾下發文件,將在境內分行實行延期支付風險金制度,即對跟風險相關崗位上的員工的績效薪酬計提一定比例金額,計提金額視項目風險釋放情況逐年發放,計提比例10%,涵蓋市場、合規、運營等崗位普通員工。這一機制的直接後果就是銀行員工當年收入減少。

  16家A股上市銀行中,目前已公佈年報的有10家銀行,包括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行,以及招行、民生、中信、光大、平安5家股份制商業銀行。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