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21省區政策對接中國製造2025 智慧製造成最優方向

  • 發佈時間:2016-04-06 07:22: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雁爭  責任編輯:金瀟

  21省區政策落地對接“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升級之路已經啟程。

  4月1日,山東省發佈實施《〈中國製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這是自去年5月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2025》後,出臺對接政策的第21個省份。

  上證報記者據公開資訊統計,之前,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甘肅、北京、天津、廣西、寧夏、新疆等20個省份,已相繼出臺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措施,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工信部也在抓緊編制與《中國製造2025》配套的11個規劃。

  特色産業挑起“製造強省”

  “以地方優勢為出發點,確定地方特色製造”成為多個地方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內容。

  《〈中國製造2025〉山東省行動綱要》提出了近10年重點領域發展的量化目標,把重點發展的産業確定為10+10共20個。

  其中,10大裝備製造業鎖定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電力裝備、現代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專用設備、節能環保裝備,按照打造“國家隊”的要求進行培植;10大優勢特色産業為新材料、新醫藥、紡織服裝、食品、家電、紙品、輪胎、石化、建材、有色。

  不僅山東,廣西、甘肅等地在對接措施中也提出發展特色、優勢産業。

  甘肅省政府發佈的《中國製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提出,到2020年,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取得積極進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6%。甘肅省初步謀劃了2016-2018年組織實施的600多個,總投資2600多億元的製造業重點項目。

  《中國製造2025廣西實施意見》提出,要著眼未來積極佈局新興領域,重點發展軌道交通運輸裝備製造和服務業,打造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船舶修造基地,立足中南西南和東盟等區域市場積極發展工業機器人等。

  而重慶要做的戰略新興産業,包括積體電路、液晶面板、物聯網、機器人、石墨烯和奈米新材料、新能源智慧汽車、頁巖氣、MDI一體化、生物醫藥、環保裝備等。

  “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製造業升級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貫穿經濟的一條重要的主線。”業內人士説。

  智慧製造成最優方向

  “推動智慧製造是解決我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各國都在研究如何搶佔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我們認為,網際網路和傳統工業行業的融合是要搶抓的制高點,而主攻方向則是智慧製造。”工信部人士的一番話,道出了多地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方向。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的實施意見》提出,以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加快製造業發展升級。

  《中國製造2025 遼寧建設製造強省綱要》明確,要瞄準世界産業發展前沿,把握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趨勢,積極實施智慧製造、智慧服務工程,優先發展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航空等重點産業,培育和支援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積體電路、儲能、海洋工程裝備等産業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新支柱。

  記者了解到,為了推動智慧製造的發展,工信部年內將啟動一批智慧製造的試點示範項目和智慧化的改造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劇錦文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實施智慧製造的好處是明顯的。它將給製造業帶來“兩提升、三降低”:“兩提升”是指生産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三降低”是指研製週期的大幅度縮短,運營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産品不良品率的大幅度下降。

  在華泰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章誠看來,網際網路化的智慧製造,可能是未來中國製造升級最優的方向,將徹底改變中國現有製造模式方式,形成傳統産品設計、生産以及品質控制三位一體的高效的生産體系。從二級市場投資來看,“雲、網、端”的市場空間最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