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汽車産業動蕩 一年120多位車企高管職位變動

  • 發佈時間:2016-02-18 08:29: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2015年是中國經濟迎來變數最多的一年。而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型産業,中國的汽車産業也迎來頗為動蕩的一年。雖然産銷量達到245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七年蟬聯全球第一。但與此同時,增長速度持續下降, 重點企業的營業收入、利稅總額也低於上年同期水準。

  與動蕩的市場相對應的是,汽車行業的人事流動也變得更加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初至今,國內汽車行業有上百位車企高管的崗位發生了變動。這其中,有調職的也有離職的,再現了“旺季賣車,淡季換人”的景象。而隨著未來汽車市場走向更加多變,以及網際網路+、智慧汽車等新領域的興起,汽車行業的人才流動預計將更加頻繁。

  120多位車企高管職位變動

  2016年新年伊始,東風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的離職引起了汽車行業內不小的反響。

  從寶馬來的戴雷在英菲尼迪基本複製了寶馬的市場行銷模式,通過“敢愛”行動,以及贊助《爸爸去哪兒》《舌尖上的中國》等節目後,品牌認知度得到提升,銷量上也使英菲尼迪進入到4萬輛俱樂部。正處在前景看好階段,戴雷卻宣佈離職,多少讓業內感覺有些突然。

  與戴雷類似,2015年才到任觀致汽車CEO的墨菲,也在2016年初,履職尚不到一年時間就以“個人原因”離開了觀致。被稱為“中國通”的墨菲曾任通用中國董事長,其在2015年上任觀致時被各界賦予厚望,期待他能夠帶領觀致汽車走出虧損的泥潭。

  除了戴雷和墨菲之外,2015年以來,國內有超過120位汽車企業的高管的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化,而這一數量也達到了近年來汽車行業人事變動的一個高峰

  同時,這一輪的人事變動不僅數量高,所涉及的範圍之廣也是之前不多見的。不僅賓士、寶馬、奧迪、大眾、豐田、本田、日産、三菱、現代、福特、通用、克萊斯勒、雪鐵龍、雷諾等這些量産車整車企業的高管變動頻繁,甚至是保時捷、法拉利、蘭博基尼、邁凱倫、阿斯頓馬丁這些産量不高的超級跑車品牌高管也是變動頻繁。

  當然,不只是合資和跨國品牌,國內汽車企業的人員變動同樣非常頻繁。包括一汽、東風、上汽、北汽、長安在內的這些國內第一陣營的大型汽車企業,以及奇瑞、比亞迪、眾泰、力帆、昌河等國內自主品牌汽車集團都出現了高管職位變動的情況。

  分析這些變動的情況,有些企業的內部人員調整,有的是從原有工作企業離職,還有很少的一部分則是在國家的反腐風暴中落馬。

  “別的換不了只能換人”

  作為一個市場化相對充分的行業,汽車業的人才流動由來已久,且相對於其他一些行業來説更加的開放。其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規律,就是越是市場行情不佳的時候,汽車行業的人才流動越是頻繁。

  “其他沒有什麼好換的,就只能換人了”,一位汽車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汽車産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一個項目、一個工廠動輒就是幾十億、上百億的投資。“錢投了、廠房建了、設備安裝了,這些都是變不了的東西,能變的就只有人了,所以汽車行業的人事變動才如此頻繁。”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進入新常態,汽車行業再難現數年前兩位數百分比的增長速度,各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汽車從業者的壓力,尤其是行銷部門工作人員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汽車企業曝光率最高的可能就是行銷老總,但不能只看風光的一面,面臨的壓力也很大,一個車型銷不好,或是沒有完成銷量目標,都可能面臨下課的風險”,一位汽車行業從業者表示。

  而在2015年至今的這百餘位車企高管的職務調整中,就有不少人是因為汽車企業銷量下滑,或是沒有達到目標而離職。

  與這種情況截然相反的是,2月16日,戴姆勒監事會決定將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賓士汽車集團總裁蔡澈博士的合同延長3年到2019年底。屆時,蔡澈將掌舵戴姆勒整整14年,而且史無前例地身兼戴姆勒和賓士兩職。而這與戴姆勒的銷售業績有著直接的關係。

  2015年,戴姆勒全球銷量達到290萬輛,創歷史新高,息稅前利潤首次達到創紀錄的135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首次突破9%,集團盈利能力大大增強。而這其中,中國市場的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CEO倪凱也被專門召回德國總部,面對戴姆勒全球所有行銷管理人員宣講“中國經驗”。

  網際網路+為汽車人才開啟新出路

  網際網路+、智慧汽車給傳統的汽車産業帶來了新的影響和變化,同時也為傳統汽車産業的人才流動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

  在網際網路+和智慧汽車大行其道前,汽車行業的人才流動基本都是“內部消化” 。這些汽車行業高管大多履歷豐富,在很多的企業有工作經歷,但基本都是在汽車圈內迴圈。

  “汽車行業的人才本來就不是很多,尤其是這些年國內汽車行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汽車行業人才更是捉襟見肘,尤其是高端人才就那幾個,基本就是在不同的汽車企業內跳來跳去。”一個業內專家表示。

  但現在,這種情況正有所轉變,汽車行業人才也開始流行跨界。上面提到的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戴雷離職後就加盟了一家名為和諧富騰的企業。這是一家由富士康、騰訊,以及一家汽車銷售企業和諧汽車所共同成立的公司,致力於新能源和智慧化汽車的研發生産。

  而另一家名頭更大的網際網路造車企業——樂視汽車,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傳統汽車企業的高管加盟。包括原上海通用汽車總經理丁磊、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呂徵宇、原廣汽吉奧總經理高景深、原一汽-大眾生産總監FrankSterzer等多名傳統車企高管都加入到樂視汽車,將樂視造車的步伐不斷推進。

  現在看來,對車企高管們來説,往日不愁業績、不愁銷量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新的競爭環境也對從業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汽車市場進入了新常態,汽車從業人員的從業環境也進入到了一個新常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