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奶粉“新政”一碗水端平行業發展新格局將重塑

  • 發佈時間:2015-12-10 07:57: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夏芳  責任編輯:吳起龍

  奶粉“新政”一碗水端平 

  行業發展新格局將重塑業內專家稱,明年下半年,國內奶粉企業下滑的態勢或將結束

  行業發展新格局將重塑

  業內專家稱,明年下半年,國內奶粉企業下滑的態勢或將結束

  從去年至今,國家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的治理從未間斷過。而國家食藥監總局針對奶粉配方“備案制”改為“註冊制”的意見稿早在幾個月前就被業內廣泛關注並討論。奶粉註冊制(下稱新政)雖然已經有前奏,但是,“新政”將在月底敲定的消息依然給行業造成較大的影響。而這次被廣泛關注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進口奶粉與國産奶粉享受同樣的政策。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國內大約有2000多家奶粉品牌,新政實施後,大約有八成的品牌退出市場。

  行業洗牌將加速

  據媒體報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近日表示,目前外界所傳的“一家生産廠只留3個系列” 的説法只是一個討論稿,將來有可能不會超過5個,審查範圍是103家已經取得生産許可證的國內企業及73家國外奶粉生産企業,國産與進口奶粉將實行相同的政策。

  同時,馬純良還表示,除了奶粉配方註冊制度外,更嚴格的是加大獲得生産許可證企業的監督審查力度,淘汰一部分品質沒有保證的企業,奶粉品牌將會大幅減少。

  雖然,奶粉“新政”對行業亂象起到積極的作用被業界人士所肯定,但是,行業多年積累的詬病是否能在短時間內清理完,還給行業一片凈土尚需要時間的檢驗。

  三元乳業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註冊制新政一再延後,説明政府在調研這一政策時非常慎重。這次註冊制出臺,肯定會對絕大部分國內品牌産生很大影響,在短期內要有個適應過程,經過調整後,這個制度會有利於行業規範和企業長遠發展。對於那些單個系列銷售額不高的小品牌,是一次較大的生存挑戰。

  而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新政”在減少品牌同時推動産能有效下降並抑制新增産能,企業會更加珍惜現有品牌,並全力維護品牌形象,對上游供應鏈嚴格把關,對下游産品去向嚴格管理,全新的産業鏈追溯體系將明顯升級,效果顯著。

  在宋亮看來,“新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對於那些工廠産能超過10萬噸企業,“一刀切”的僅給三個系列,在短時期內會對企業生産和經營造成很大壓力,當然“去産能化”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作為奶粉行業的“新秀”,三元的奶粉近年來取得不錯的銷售額,對於“新政“對三元的影響?吳松航表示,這次註冊制要求企業不能超過5個系列,這對於三元奶粉幾乎沒有制約,因為三元奶粉起步較晚,本來的系列産品就少,所以這次影響不大,因此,三元的産品策略也不會有大的調整。

  同樣,作為國産奶粉品牌飛鶴乳業對乳粉“新政”的看法是,批准註冊的同一個奶粉配方只能對應一種産品,不得生産不同品牌的配方乳粉,通過配方註冊的奶粉品牌不得限定區域銷售,不得為經銷商定制生産。這一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會給中國奶業造成影響,或將導致一部分企業的品牌因無法通過配方註冊而退出奶粉市場,甚至形成中國奶粉行業的重新洗牌。

  飛鶴乳業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政”對於像飛鶴這樣的正規企業而言,非但不會受到影響,而且可能還會是一次發展的良機。

  進口奶粉與國産奶粉同政策

  曾幾何時,在乳粉“新政”徵求意見稿問世時,進口奶粉的監管並未在其中,當時引發業內的質疑,如今,根據公開資訊顯示,此次進口奶粉與國産奶粉享受同樣的政策,通過跨境電商進入中國市場的奶粉必須按照註冊制完成註冊,不再搞特殊。

  對此,宋亮表示,跨境線上奶粉渠道,涌入一批小品牌蠶食國內市場,其中夾雜大量不合格産品進入。如果不對跨境銷售及海外生産工廠做出與國內一致的管理,那麼未來中國市場將更加混亂,劣幣終將大型企業和大品牌淘汰殆盡。新政實施,極大提升準入門檻,抑制海外進口熱情,並把大批不合規産品擋在國門之外,同時也有助推動國內市場競爭趨於良性。“進口奶粉無論線下還是線上都將嚴格按照配方註冊管理辦法執行,而跨境電商奶粉準入門檻也將與傳統貿易一致,這無疑將規避漏洞,將境內外、線上線下奶粉無縫隙納入到政策監管上來。

  在宋亮看來,現在國內2000多個品牌中六成來自海外代工或者是海外品牌,此次乳業“新政”覆蓋這些海外品牌,對國內奶粉市場的凈化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新政”實施後,2017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將恢復健康發展,並迎來新發展的春天。

  奶粉企業遭遇寒流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乳業市場的疲軟,奶粉的銷售同樣不樂觀。這從乳企上市公司業績則可以看出,目前,乳企的日子並不好過。

  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9月份,乳品行業大環境普遍嚴峻,合生元、貝因美、雅士利、聖元等品牌銷售額下滑很嚴重,下滑幅度普遍在15%-30%左右,利潤下滑更是在60%以上,貝因美巨虧2.26億元,雅士利下滑64%,合生元下滑90%,聖元下滑95%。“這説明企業投入加大後,並沒有取得很好的市場銷售效果,證明了行業大形勢的嚴峻。”吳松航表示,這些較大奶粉企業都出現銷售額和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下,行業形勢不好,所以絕大部分企業日子都不好過。

  事實上,今年以來發生在奶粉企業身上的價格戰,已經迫使線下部分品牌退出市場, 渠道方面的整合也在加劇。

  對此,宋亮表示,當前擺在整個行業面前三座大山:一是品牌眾多、産能過剩,如何“去産能及品牌化”;二是國內整體市場及價格與國際快速接軌,給予企業及渠道應對時間太短,今年整體通過跨境進入奶粉銷售額將超過200億元;三是如何推動線下渠道升級,與線上融合發展。“國內大型無論國産還是外資企業都在苦苦支撐,外資美讚臣業績大幅下滑,雅培、美素增幅放緩,國産貝因美、雅士利業績也明顯下降,僅伊利增長較好。‘新政’出臺將助力市場,推動行業洗牌,重塑行業發展新格局。明年下半年,國內奶粉企業下滑的態勢或將結束。”

  不過,在吳松航看來,奶粉行業明年依然不容樂觀。“在2014年,奶粉行業就出現了較大品牌的增長停滯,甚至是下滑,在2015年這種情況更嚴重了,而且出現了利潤大幅度下滑,這説明以往的市場運作模式、費用投入模式,出現了瓶頸,正在失去原來的作用。這需要企業重新定位,重新考慮投入方向和方式。所以出現這樣的下滑後,估計2016年行業環境仍然會比較惡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