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代理商曝洋奶粉假貨氾濫 保稅倉或成洗白地

  • 發佈時間:2015-09-01 15:5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9月1日消息(記者 陳進)隨著電子資訊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顯。以奶粉為例,素來對國産奶粉信心不振的中國奶爸奶媽們選擇國際品牌似乎成為習慣。

  不過,從近期持續不斷的品質投訴和行業抱怨來看,海淘、跨境電商平臺等國內消費者的“直郵”通道發展顯得並不盡如人意。

  一家知名國際奶粉品牌代理商告訴記者,目前跨境電商監管尚處盲區,某種程度上,跨境電商已成為最大的假洋奶粉銷售渠道。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選購的所謂“海淘”、“直郵”未必都是正品。

  中國奶爸奶媽偏好德國奶粉

  “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産奶粉品牌遭遇信任危機,消費者對於國産奶粉的信心降至冰點。缺乏通道,對國産品牌又不敢相信的中國奶爸奶媽們被迫走上了海淘路。

  宋亮告訴記者,海淘也並不一定都是正品。

  事實也正是如此,海淘一族興起以來,“假貨”標簽就從未真正遠離,令人擔憂的是,假洋奶粉似乎正充斥國內消費者的櫥櫃。

  最近的投訴是昨天。2015年8月31日,網友“灰太狼一直在”爆料稱,自己買到了假奶粉,“被某天津妞忽悠上了該網站,沒想到電商都是一丘之貉,真真假假摻著賣,”隨即,該網友建議,所有的寶爸寶媽們,給孩子選購奶粉千萬別再相信什麼代購直郵之類的了。“該網站”劍指保稅國際。

  淘寶7月7日發佈的《海淘十年報告》顯示,用戶海淘購買頻次最多的是奶粉和母嬰用品。淘寶全球購數據顯示,嬰幼兒奶粉成交額最高。最所有門類中,嬰幼兒配方奶粉佔比高達9.1%,不成比例的是,購買人數只佔全球購買者的1.5%。

  另外,在全球最熱門的海淘品牌前十排行榜中,奶粉和母嬰用品佔比近半,奶爸奶媽們最信賴荷蘭、德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奶粉,諾優能、愛他美和喜寶三個奶粉品牌是他們的首選。

  然而,國內消費者購買的洋品牌中,有幾成是正品?

  假洋奶粉橫行跨境電商

  資訊化橫掃全球的趨勢下,中國消費者從未像現在這樣離世界那麼近。就奶粉行業來講,選擇跨境電商也成為了國內企業的比如選擇。

  這個必然中,一半是機遇,一半是無奈。一家知名國際奶粉品牌代理商告訴記者,2015年,洋品牌衝擊中國市場,各奶粉品牌價格戰持續不斷。並且,隨著國內消費者“海淘”情節的持續升溫,不做跨境電商平臺,讓消費者近距離選擇國外品牌,這些代理公司日子不會好過。

  該代理商告訴記者,就奶粉行業來講,跨境電商是大勢所趨,他們公司也將於下個月推出跨境電商平臺。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領域熱度不減,各類跨境電商項目仍是各路資本追逐的對象,據投融界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單個項目平均最低融資額高達5650萬元,顯示了整個跨境電商行業高速發展的態勢。

  然而,跨境電商平臺的火熱並未給奶粉行業帶來足夠的正能量,“假貨流通渠道”的陰影始終伴隨于側。

  乳業專家王丁棉接受媒體採訪曾表示,“中資”洋奶粉品牌不下50個。“中資”洋奶粉指的是打著原裝進口名義銷售的“純國産”品牌。最近兩三年,前前後後至少100個號稱原裝進口的羊奶粉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但其中真正在海外銷售的洋品牌也只有20個左右。這一説法得到了上述代理商的肯定,“中國企業海外註冊品牌,再以原裝進口的價格國內銷售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宋亮表示,紐西蘭、澳大利亞曾經是“中資洋奶粉”的氾濫區,而隨著歐盟國家奶源對中國的放開,愛爾蘭、法國等地純生態奶源吸引了中資目光。

  貨源複雜,監管困難,跨境電商問題重重。宋亮告訴記者,目前的國內電商渠道銷售中,奶粉的佔比能達到70%以上,由於貨源極其複雜,國內外監管機構的壓力都很大。“正規洋品牌奶粉罐上,按規定都會標注中文標簽,這樣方便中國消費者鑒別。”

  此前,廣東海關查獲的大批量洋奶粉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添加劑超標等問題,對於消費者的盲目海淘,宋亮表示反對,“如果一定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購買奶粉,必須考慮該平臺是否能夠幫助消費者監管品質,我建議消費者直接從奶粉所在國生産商的平臺上購買。”

  “保稅區發貨”只剩噱頭

  最新消息稱,旨在為提高物流效率的保稅區,也有可能已經淪為假貨洗白重地。

  事實上,早在2011年,就有媒體曝光“國産假貨在保稅區兜一圈變洋貨的現狀,“先在國內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運出去,然後從國外郵回來或經‘保稅區一日遊,就可以拿到海外發貨憑證和入境許可。”

  而事實上,曾經生産銷售假冒“高端進口傢具”的達芬奇傢具就是典型案例。調戲電商創始人馮華魁説,保稅區的確是被用歪了,“很多國內生産的奶粉,到保稅區走一圈,就變成進口奶粉了,保稅區本來是為了提高物流效率,卻變成了假貨洗白的地方,這是保稅區的悲哀,一旦被普遍認識,保稅區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母嬰論壇上,有消費者爆料稱:“關於保稅區,我只是想告訴你,寧波保稅區前陣子大肆在淘寶和聚划算做活動,最後發現是蜜芽寶貝進駐,關於蜜芽寶貝的事情,請自行百度,你懂得。”網友“靜靜地靜靜”爆料稱:“不要天真的以為保稅區發貨是免稅店的。可以説就是假貨洗白換個説法而已,大部分都是廣州作坊貨。還不如外銷的出口貨呢。”

  號稱“史上最嚴安全法”將與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取消委託、貼牌禁令,嚴格註冊制等新政,成為公眾期待的亮點。宋亮、馮華魁等業內專家,在呼籲政府層面加強監管的同時,也呼籲國內消費者理性選擇海淘。

  “假奶粉的存在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品牌商問題,”馮華魁告訴記者,“第二是國外品牌不重視國內市場所致;第三是國內消費者盲目追求洋品牌,一哄而上,根本不去追究産品的真正原地。”

  乳業分析師甚至建議,目前情況下,跨境電商不適合做奶粉,雖然國內消費者海淘頻次最多的就是奶粉。

  海淘有風險,跨境不可信,中國的奶爸奶媽們,出路在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