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公司刷單造假氾濫 部分企業不堪重負關門倒閉

  • 發佈時間:2015-12-02 07:4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創業公司刷單造假氾濫

  事實上,除了融資金額造假外,當前創業公司對外公佈的APP用戶量、訂單量等數據,很多也充滿“水分”。

  現在的O2O模式(線上到線下)都需要開發自己的APP,唯有業績和漂亮的數據才能吸引投資人投資或續投,進而使企業凸顯出來。

  先後在幾家創業公司就職過的“80後”北京小夥子張晨表示,由於投資時機很重要,在投資初期,投資方有時需要在沒有全面對項目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先行投資,這也使得一些企業趁機在投資前以極低的利潤甚至是負利潤來大搞活動,令使用量激增以獲取短期的峰值數據。

  在創業圈摸爬滾打過的張歡(化名)直言,自己公司開發的APP就曾找專業團隊幫忙刷過單。

  “我們主要找的就是一些專門的刷單服務商。”張歡表示,這些服務商和創業公司約定,他們能運用多種手段讓你的APP在短時間內用戶量和點擊量都急劇上升。

  “比如人們經常發現在玩手機遊戲或者瀏覽網頁時,會彈出一些廣告條或推廣欄,即使你點擊了關閉,也會被計入到軟體總點擊量中;有時玩遊戲為了過關必須下載一個APP,下載後又發現手機上同時又多捆綁安裝了一個新的APP,這些都與刷單有關。”張歡介紹,還有的刷單商能直接通過技術人員在後臺修改軟體統計的總用戶量和總下載量等數據;有些還能通過對應用程式進行評分和評論,打擊競爭對手的應用。

  除了這種“雇傭”型的刷單外,同樣在創業圈打拼多年的業內人士蔡小飛介紹,目前創業公司中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用補貼刺激來刷單。

  創業公司利用給用戶發紅包、返補貼的形式,讓用戶以很低的價格來享受服務,用以提高總訂單量,再利用這些補貼刷來的高數據來獲取投資。

  還有的創業公司會與一些單位尋求合作,以員工福利的方式讓企業員工以極低的價格享受服務,帶動業務量。

  但蔡小飛直言,當前不少公司的高額補貼返還,已經近乎使服務免費,這雖然能在一段時間內帶來大量的訂單,但這種“燒錢”對於企業發展而言卻是不可持續的,而且一旦補貼停止,也將會流失一大批客戶。

  2015年11月2日,“我愛洗車”CEO李東晉悄悄解散了公司,停用了常用手機號,留下了200多萬元債務和170名被拖欠工資的員工。

  這家創業公司的失敗正是“燒錢”所致。

  “我用過一次,給他們7元錢,洗1次車,還送1瓶 玻璃 水,兩個人足足洗了40分鐘,誰都能算出,成本遠遠高於收入。”這是“我愛洗車”一位用戶的評價。

  為了追求用戶量的增長,“我愛洗車”長期做活動,洗一輛車一直7元,有時甚至零元洗車,而它們洗一台車的人力、物力等直接成本卻將近30元。

  “很多企業都倒在了這種非正常的‘刷單’競爭之下,但在這種創業的大環境下,還是會有後續的企業‘前仆後繼’。”蔡小飛無奈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