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華爾街基金"撿漏"遭拒 佳兆業重組一波三折

  • 發佈時間:2015-11-29 07: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華爾街基金“撿漏”遭拒 佳兆業重組路上一波三折】看上佳兆業優質土地資源並非只有融創中國,11月20日晚,全球十大對衝基金之一Farallon對佳兆業發出了一則不具約束力的建議草案。該公司意欲以1.5億美元,換取佳兆業經發行擴大股本後75%的新股

  看上佳兆業優質土地資源並非只有 融創中國 ,11月20日晚,全球十大對衝基金之一Farallon對佳兆業發出了一則不具約束力的建議草案。該公司意欲以1.5億美元,換取佳兆業經發行擴大股本後75%的新股。

  但較融創提出的“作價1.8港元/股,溢價近13.2%”的收購價,Farallon的收購價反而較佳兆業停牌前的收盤價折讓95%,且將導致郭氏家族喪失控股權。這樣的收購方案顯然不能讓佳兆業股東滿意,不僅明確予以了拒絕,還堅稱推進此前由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主導的債務重組,才是符合投資人利益的最好選擇。

  拒絕的底氣或許正是源於佳兆業重組的穩步推進。就在收購案提出的一週前,佳兆業還首次公佈銷售業績。這是該公司自2014年12月7日爆發危機之後,首次公佈銷售業績。雖然52.33億元與去年同期234.59億元的銷售額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對於尚處債務泥淖的佳兆業而言,已經無疑是一大劑量強心針。

  “撿漏”遭拒

  11月20日晚,佳兆業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日前收到了Farallon一封標題為《初步不具約束力建議》的草擬合約細則及函件,試圖通過注資獲取佳兆業的控股權。

  具體實施上,將由Farallon領導的投資者銀團擬向佳兆業注資1.5億美元,以換取相當於其經發行擴大的股份75%的新股。隨後,佳兆業現有股東將按比例收取現金500萬美元,以及行使期為12個月並可按每股0.07港元行使的認股權證,假設認股權證獲現有股東全數行使及佳兆業獲注資約5.1億美元,Farallon將持有佳兆業經發行及股本注資擴大的已發行股份的80%。

  倘若按照Farallon此次提出的重組方案計算,佳兆業的總市值僅為3.87億港元,不僅較公司停牌前80.1億港元的市值折讓約95%,報價更是低於融創此前提出的“作價1.8港元/股,溢價近13.2%”的收購價。

  除了收購價格折讓外,倘若佳兆業同意此筆收購,Farallon將成為佳兆業的絕對控股股東,包括郭氏家族與生命人壽在內的原股東權益將大幅被削減,並喪失控股權。

  根據佳兆業目前的股權架構,郭氏家族分別通過大正投資、大豐投資、大昌投資合共持有佳兆業49.25%的股權,生命人壽則持有29.94%股權,公眾股東佔比為20.81%。

  這樣的方案有利有弊。其中,相對於孫宏斌重組建議的大幅削債,Farallon對佳兆業海外債務則顯得寬鬆得多。該收購建議稱,佳兆業現有高息票據將交換為四批于2017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到期的票據,新優先票據的條款與現有高息票據大致相若,可換股債券則交換為新2019年可換股債券,其條款與之前債券大致相若。

  但方案被佳兆業明確予以了拒絕,並堅稱推進此前由佳兆業創始人郭英成主導的債務重組,才是符合投資人利益的最好選擇。

  佳兆業還補充稱,“公司近期投放大量資源的工作重點,是在困難的經營環境下穩定業務及管理流動資金。並與境內債權人簽訂重組條款以解決持續的訴訟,解凍目前銷售受限制的資産,保障公司的持續經營價值。”

  據佳兆業內部人士透露,其計劃于近期與境外債權人舉行一系列會面及電話會議,以回答與重組有關的問題,並與督導委員會合作落實建議重組的支援條款。

  該人士還調侃稱:“我們現在是在給 中國銀行 這樣的債權人打工。”

  首次公佈業績

  拒絕被收購的底氣或許正是源於佳兆業重組的穩步推進。就在收購案提出的一週前,佳兆業還公佈了其2015年前十月銷售業績。這是該公司自2014年12月7日爆發危機之後,首次公佈銷售業績。

  數據顯示,2015年前10個月,該公司錄得總合約銷售52.33億元,較去年同期234.59億元減少77.69%;總合約建築面積約為86.3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2.53%。雖然52.33億元與去年同期234.59億元的銷售額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對尚處債務泥潭的佳兆業來説,無疑是一大劑量的強心針。

  具體的銷售業績構成上,華中、環渤海、華西、長江、珠三角的二三線城市分別貢獻8.18億元、8.91億元、16.44億元、6.27億元、3.44億元,二三線城市成為主力。三大一線城市深圳、廣州、上海累計僅佔佳兆業總銷售金額的17.37%。

  期內,佳兆業旗下處於鎖定狀態的11個項目、物業項目停售的22個項目中,重慶、綏中、遼寧、長沙、上海、成都、蘇南、佛山等8個區域的項目全部可以正常銷售,而湖北、山東、珠海等地則有部分項目可正常銷售。

  其中,上海佳兆業城市廣場、金融中心、佳兆業8號三大主力項目,由於佳兆業上海公司已與其最大在岸債券持有人 中國銀行 達成了相關協議,伴隨協議的簽署,三個項目恢復了正常施工與銷售工作。最終恢復銷售的項目在前十月中累計收金3.7億元。同處於一線城市的廣州佳兆業城市廣場也因與債權人協商破冰在10月份獲得解封入市,最終獲得銷售額1.58億元。

  此外,南京佳兆業城市廣場則取得預售3.33萬平方米,至10月底合約銷售1.4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59億元;惠州佳兆業壹號合約銷售3.09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63億元。

  大本營深圳因大部分項目處於限制銷售狀態,則最終僅貢獻3.81億元。目前,佳兆業大鵬假日廣場、佳兆業悅峰花園、佳兆業中央廣場、山海美域花園4個物業項目處於“預售階段”,但截至11月10日佳兆業在深圳4個項目有1444套、11.18萬平方米被查封,732套被鎖,佳兆業前海廣場1.7萬平方米的單位已經解鎖。

  值得注意的是,佳兆業在公佈業績時還提及深圳物業項目仍受鎖定的主要原因。其稱,是保障相關僅與集團訂立臨時買賣協議的單位買家的權益。“但集團正積極與債權人商討,以儘快重新開售深圳4個物業項目。”

  降價銷售破冰?

  事實上,佳兆業陷入危局之後,該公司旗下項目多處於限制銷售狀態,而未被查封的項目也因為公司商譽受損使得銷售幾乎處於停滯狀態。但在情況略微緩和後,佳兆業試圖重啟銷售,並適時降價促銷。

  4月19日,杭州佳兆業玖瓏山推出了一批特價房,170平方米戶型每平方米一口價10000元,130平方米戶型每平方米12500元,兩個戶型各有10套,位於2到6層。在佳兆業出現危機前,玖瓏山的網簽均價約16000~17000元/平方米,而在今年1到3月份,該盤多次以9300~14300元/平方米的員工價格成交了30套。照此算來,一套170平方米戶型的房源此前的總價在270萬元以上,較現在170萬元的總價,大約便宜了100多萬元。

  9月12日,惠州佳兆業1號重新開盤,成為佳兆業陷入危機以來第一個重啟銷售的項目。為了快速恢復銷售,佳兆業依靠5291元/平方米的價格優勢,9月份銷售179套,成為當月惠州最大的亮點。

  而于10月24日正式開盤的廣州佳兆業城市廣場,恢復銷售時也有大幅度的優惠。當天,該項目推出85~123平方米複式單位,以及189平方米頂樓大平層單位,折後均價1.5萬~2萬元/平方米,較吹風價少了將近3000元/平方米。值得慶倖的是,降價出售的佳兆業城市廣場開盤現場吸引近300人到場,截至中午時中低樓層的小戶型單位基本售罄,其後大戶型也陸續被選購。最終,項目當天所推戶型幾近售罄。

  在解鎖和降價的雙重措施之下,佳兆業前十月錄得總合約銷售52.33億元,合約建築面積約為86.38萬平方米。但平均售價卻低至6058元/平方米,遠低於2013年的9760元/平方米以及2014年前11個月的1.02萬元/平方米。

  但對於銷售均價的大幅下降,佳兆業方面則予以否認。其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公司並無降價銷售行為,均價下降是因為貢獻銷售的多為二三線城市,從而拉低了整體的均價。

  但如今擺在佳兆業面前的重組困難依舊不容小覷。深圳、廣州等地的部分項目依舊處於被鎖狀態。被認為是佳兆業重組關鍵之一的2014年年報依舊不見蹤影。收到境內債權人向法院提出的資産保全申請書也由今年4月的60份增至70份,應訴通知書由34份增至55份,應訴通知書下具有爭議的合約總額由95.34億元增加119.87億元,至215.21億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