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蘋果移動支付入華傳言再起 明年或可刷機付款

  • 發佈時間:2015-11-28 07:38: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庭

  實習記者 范曉

  在美國落地快一年後,蘋果移動支付Apple Pay“入華記”似乎開啟了倒計時。近日,關於蘋果移動支付系統Apple Pay明年2月入華的消息鋪天蓋地,引發各界關注。儘管此次入華傳言能否最終成真仍需拭目以待,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戰局升溫已毋庸置疑。

  或春節前後入華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蘋果計劃明年2月初在中國推出移動支付系統Apple Pay,具體時間有可能是中國的農曆新年前後,同時在蘋果最新的開發包中,看見了銀聯的最新標識。

  無獨有偶,彭博社也援引內部人士稱,關於Apple Pay入華一事,蘋果已經與中國銀聯達成初步協議,銀聯將允許蘋果支付通過旗下銷售終端(POS機)完成交易。協議細節還未最終敲定,仍處於等待銀行方面反饋的階段。

  目前,無論是蘋果公司、中國銀聯,還是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大銀行均表示對此事不予置評。記者致電中國銀聯某高層領導,該高層透露,目前關於Apple Pay入華的相關配套設施和系統調配工作已基本完成,如協議最終敲定公佈,市場用戶隨即便可體驗POS機刷iPhone付款。

  2014年9月,蘋果公司在新品發佈會上發佈了Apple Pay手機支付功能,現場演示中,用戶只需將手機靠近刷卡機,驗證一下指紋即可完成支付,整個過程僅需不到1分鐘。同年10月,Apple Pay在美國正式上線。今年7月,Apple Pay進入英國市場,11月中旬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使用。

  就在蘋果支付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擴土之時,中國龐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也在實現爆髮式的增長。據央行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了22.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2015年第三季度移動支付業務45.42億筆,金額18.1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3.69%和194.86%。

  蘋果支付的實體蘋果技術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已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據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340萬美元,為外國法人獨資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支付領域的技術服務、技術諮詢、系統整合;軟體(教育軟體、出版物除外)的設計、製作,銷售自産産品,自有技術成果轉讓等。

  一波三折為哪般?

  從去年末到今年,關於蘋果支付入華的消息不絕於耳,但似乎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關於蘋果支付入華,為何如此“一波三折”,業內外有多種解讀。

  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分析師認為,部分銀行認為目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雖然廝殺嚴酷,但目前基本完成了用戶的“普及教育”,在中國市場的滲透應用已頗為廣泛,這讓後來者——Apple Pay的吸引力有限;此外,銀行、銀聯及Apple Pay之間每筆支付交易的佣金比例如何商定,亦是銀行決定是否接受Apple Pay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之一,直接關係到和銀聯、國內銀行的合作程度。

  蘋果對Apple Pay在中國將如何收取手續費,雖然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在美國,所有的第三方結算平臺都會向用戶收取一定交易費用。公開資料顯示,Apple Pay在美國向每筆信用卡交易收取0.15%的費用,同時向銀行抽成1%。在澳大利亞,Apple Pay對每筆交易抽成0.15%,向銀行抽成0.5%。以當下Apple Pay在美國的推廣模式來看,不排除在進駐我國後,將採取諸如返現、折扣這樣的優惠活動搶灘用戶。

  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蘋果iOS設備最重要的市場,按照蘋果公司最新財報顯示,在我國手機市場蘋果iOS設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87%,按照整體銷售收入而言,增長幅度則達到99%。

  “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蘋果支付欲意入華或將做出更多的妥協和讓步,比如:遵循中國相關部門的要求,把伺服器放在中國等等。”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同時,蘋果支付相比國內的支付寶和微信,其優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為後來者,即使有強大的蘋果手機用戶群體,如何改變用戶已有的使用習慣,搶灘已經被瓜分的移動支付市場,蘋果恐怕仍需努力闖關。”

  眾所週知,中國銀聯是中國最大的支付和結算網路。業內有一種聲音認為,Apple Pay入華或有助於銀聯和銀行抵禦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如阿里巴巴和騰訊等。更有網友調侃:“兩個看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牙癢癢的小夥伴,將聯手進行一次大規模逆襲。”

  能否後來居上?

  即使與銀聯達成了合作意向,想要搶灘國內的移動支付市場,恐仍需面臨來自銀行、商戶和用戶方面的挑戰。銀行顧慮的主要是POS機升級費用(結算銀行承擔)和佣金手續費(商戶、銀行承擔);而普通用戶在意的則主要是易用性和安全性。

  通過瘋狂的圈地跑馬燒錢,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方式,終於近乎全方位地重塑了消費者的支付習慣。Apple Pay能否後來居上?對此,記者簡單梳理了下三者的使用步驟。

  支付寶付款需要四步:以iPhone 6s為例,Touch ID解鎖,打開支付寶,選擇付款,給收銀員掃描;微信支付需要六步:Touch ID解鎖,打開微信,點“我”,點“錢包”,點“刷卡”,給收銀員掃描;Apple Pay只需要一步:把解鎖手指放在Touch ID上拿著蘋果手機靠近POS機,一步完成支付。而用Apple Watch進行支付更是只需抬手一掃。

  雖然表面上,Apple Pay最快捷最省事,但這建立在幾個必要條件的基礎上:第一,所用手機須是iPhone 6s或6s plus,或以上級別的蘋果手機;第二,支付場景須具備支援NFC技術的POS機。這兩個條件看似簡單,但在被二維碼侵襲的各商場店舖,支援NFC技術的POS機仍面臨規模不小的普及之路。

  雖然擁有數量可觀的粉絲用戶群體,但蘋果支付進入中國市場的前景,在業內人士看來恐沒有那麼樂觀。中國移動公司研究員鬱文清告訴記者:“用戶的使用習慣最難改。在支付寶初顯一家獨大趨勢的時候,微信支付之所以能夠從中分得一杯羹,大多源於微信強大的賬號鏈和生態圈。蘋果的NFC技術和指紋技術,並不是特別前沿領先的技術。現在大多的國産手機也可以指紋解鎖,微信支付、支付寶也可以把指紋技術應用在支付領域。但蘋果的Apple ID用戶鏈想建立起來,恐怕沒那麼容易。同時。像微信和支付寶那樣去每條街、每家商鋪進行地推,蘋果或面臨水土不服的可能。”

  鬱文清個人預計,在接下來的兩至三年,Apple Pay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佔比最多或有10%左右。“當然,按照目前國內智慧手機用戶的體量來説,10%也有近5000萬用戶,相比美國市場也是相當可觀的。”

移動支付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順絡電子 18.82 9.99%
2 潤欣科技 15.21 9.98%
3 東港股份 16.80 7.01%
4 石基資訊 28.20 5.11%
5 同方股份 10.97 5.0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神思電子 21.68 -3.30%
2 天喻資訊 10.80 -2.44%
3 東信和平 8.55 -2.06%
4 數字認證 52.39 -1.89%
5 新國都 27.98 -1.58%

蘋果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玻股份 3.55 9.91%
2 共達電聲 11.80 6.21%
3 歌爾股份 14.11 5.14%
4 超聲電子 10.11 3.59%
5 南洋科技 18.68 3.4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園集團 17.19 -3.54%
2 浪潮資訊 23.85 -3.17%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立訊精密 23.50 -2.81%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