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貝因美再現資金缺口 恒天然入股35億是否到賬成疑

  • 發佈時間:2015-11-07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金曉岩  責任編輯:田燕

  經歷了恒天然入股和“二次創業”等一系列的改革之後,依然沒能解救國産奶粉貝因美(002570)于水深火熱之中。根據貝因美10月31日公佈的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顯示,凈利再度出現2.15億元的虧損缺口。

  然而,即便是今年初已經獲得商務部批准並在近期正式交割與恒天然的系列合作,目前看來也未能幫忙,至少,從貝因美呈現負數的現金流報表中,恒天然以35億元的價格入股近20%股權的資金是否到賬即是疑點之一。

  35億入股資金在哪?

  從年中虧損1.02億元,到三季報虧損拉大到2.15億元,貝因美的資金缺口逐漸拉大,恒天然的入股資金卻還沒有蛛絲馬跡可循。

  今年3月份,恒天然全資子公司恒天然香港向貝因美的全體流通股股東發出部分要約收購18.88%的股權,並成為貝因美第二大股東,按照當時貝因美的股價計算,恒天然出資額為35億元。下一階段,雙方將一起建立從牧場到中國消費者的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併為貝因美提供恒天然位於紐西蘭、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奶源和生産基地。

  隨後,這一項交易也獲得了商務部的批准,並在近日陸續進行了後續合作的系列交割。

  10月28日,貝因美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收購境外資産、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的議案》,決定將以3.67億元的價格收購恒天然在澳大利亞的子公司達潤工廠51%股權,剩下49%股權由恒天然持有,並且,雙方還將共同出資2億澳元進行達潤工廠運營。

  對此,貝因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舉動也意味著貝因美和恒天然的合作已經完成正式交割並投入使用。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發展不盡如人意的貝因美此次收購的3.67億元資金也標注的是“海外融資”獲得,那麼既然恒天然與貝因美的交易已經獲得商務部批准,後續交割也開始實行,當初協議中規定的35億元資金去哪了?

  “一切以公告為準,我也對入股資金到賬與否的事宜不了解。”上述貝因美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説。

  而目前可以查到的資料只是顯示,根據之前的協議,在恒天然發出要約收購書後的1個月內,恒天然需收滿11%則協議成立,其中貝因美集團承諾直接轉讓8%,並承諾若恒天然未能收滿11%則貝因美集團補足缺少的股份,而恒天然只需在未來12個月內在二級市場完成剩下的收購即可。資金如何交割並未明確提及。

  不過,從貝因美剛剛發佈的2015年前三季度的現金流指數為-1.9億元的報表來看,貝因美的資金壓力不言而喻。

  資金短缺下再拉外援

  詳細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貝因美營收和凈利等業績指標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下跌之勢。

  其中,營收為26.4億元,同比下降23.17%,凈利潤為-2.15億元,同比下降260.47%,現金流更是-1.9億元,同比下降45.77%。貝因美官方對此解釋主要是因為銷售和來自政府方面的補助都有所減少。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在外企入侵、內部競爭日漸激烈的國産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上,創新依然不足的貝因美,昔日國産奶粉龍頭之一的優勢已經不明顯。

  而貝因美也深知這一點,在和恒天然聯手之後,又把目光瞄向其他合作方。10月底,貝因美宣佈使用自有資金360萬元與南韓第二大乳企“南韓每日”的香港全資子公司每日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主要從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乳粉、嬰幼兒配方食品、孕産婦奶粉及營養品等的研發業務。

  公告給出的合資公司名稱為杭州貝每特食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00萬元。股權結構為貝因美持有60%股權,每日香港持有40%股權。特殊配方奶粉主要用於早産/低出生體重嬰兒、原發或繼發乳糖不耐受嬰兒、食物蛋白過敏及氨基酸代謝障礙等特殊嬰兒人群。

  據了解,特殊配方奶粉屬於醫學配方,生産門檻比較高,在中國市場,目前特殊配方奶粉主要由國外進口,價格也比較高。同時,貝因美也稱,此舉“有利於公司在中國開拓特殊配方乳粉市場”,提升公司的經營業績,同時雙方也將進一步探索擴大合作領域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貝因美還特別指出,目前,有關中國境內生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註冊管理辦法已截止徵求意見,正在醞釀出臺。“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註冊管理辦法或有可能隨後徵詢意見並出臺,給本次合作增加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二次創業不奏效

  為了重現昔日的“輝煌”,貝因美也做過很多努力,寄希望於鳳凰涅槃,而事實證明,這些改革對貝因美來説,還遠遠不夠。

  “現在是貝因美經營比較苦難的時期,三季度基本上還是處在虧損的狀態,股價相對來説屬於一個相對的低位。”上海證券首席投資顧問付少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恒天然雖然在銷售渠道上不能給予更多的幫助,但是畢竟對於貝因美的品牌效應會起到相當好的幫助作用。貝因美與恒天然之間的合作並不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些渠道能不能進一步滲透,還是需要時間來觀察的。所以我覺得業績的拐點不一定能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還需要有一定時間的觀察才可以。”

  按照貝因美的設想,未來十年公司三分之二的銷售收入將來自海外。而公司轉型的核心還是産品結構的調整。自2013年起,股份公司除嬰童食品以外其他業務全部剝離。同時,集團旗下其餘親子教育、親子用品和親子服務業務也將和食品業務並駕齊驅發展。

  令人遺憾的是,當初痛徹心扉地提出“二次創業”的口號還言猶在耳,貝因美管理層在出席不同場合時都在大談“二次創業”的戰略設想,試圖借此改寫公司業績困局的願景依然沒能實現。此次和“南韓每日”的合作以及達潤工廠的投資又能否拯救貝因美?

貝因美(00257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