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P2P跑路進入高峰 9月9家平臺上線不足一月即跑路

  • 發佈時間:2015-10-19 08:47: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開雲  責任編輯:王斌

  

  網際網路金融這兩年“異軍突起”,作為網際網路金融分支之一的P2P網貸也迅速成為網際網路+時代頗受爭議的熱詞。近日,一篇《今年以來677家P2P平臺跑路》的文章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廣泛流傳。P2P平臺崩盤了?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實地調查多家被列入跑路名單的P2P網貸公司,試圖揭示P2P網貸行業的真實現狀。

  現狀

  問題平臺涉13.3萬投資人

  在這篇廣泛流傳的《今年以來677家P2P平臺跑路》中,詳細地列出了677家P2P網貸企業的名稱。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文中列出的問題平臺大多數成立時間在2014年或2015年,註冊資本金在1000萬元左右,超過5000萬元的平臺僅有幾家。被列出的問題平台中,山東省數量最多,為160家,佔比23.6%,其次為廣東省105家,此外,浙江省64家,上海市42家,安徽和北京均為37家,四川省25家,河北省23家。

  北青報記者諮詢多位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知道這份名單,名單上的P2P企業多為問題平臺。北青報記者根據這份名單搜索,結果顯示,多數被列入名單的平臺網站已無法打開。有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2015年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13.3萬人,涉及貸款餘額為77.1億元。

  一位長期關注網際網路金融的專家介紹,跑路的P2P平臺嚴格來説不能算P2P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因為真正規範的P2P平臺上的錢都必須由第三方資金託管,就像炒股一樣,平臺只是一個仲介,錢進不了平臺的賬號,它很難跑路。

  問題平臺主要包括提現困難、停業類和跑路型三種。網貸之家數據顯示,9月份跑路類型平臺佔比高達64%,其中有9家平臺上線時間不足一個月即跑路,屬於比較明顯的惡意詐騙平臺。9月份,經偵風暴席捲了P2P行業,相關部門在9月開始主動出擊,檢查涉嫌違規操作的平臺。

  探訪

  註冊地是別家 物業稱可能是冒用地址

  近日,北青報記者對《今年以來677家P2P平臺跑路》名單中的3家“跑路”P2P平臺進行了實地調查。“保誠財富”是9月份新增的跑路型平臺。10月16日上午,北青報記者前往註冊地為北京市豐台區紀家廟8號22號樓429的“保誠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當記者敲開429房間時,看到裏面是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會議室,幾名男子在一個角落裏閒談,他們表示不知道有“保誠財富”這家公司,他們是一家商業管理公司的員工。該大廈的物業管理人員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他們也從未聽説過“保誠財富”這家公司,可能是這家公司註冊時冒用了他們的地址。

  “信融匯金”也位列9月份新增的P2P 平臺跑路名單,其隸屬的北京信融匯金投資有限公司註冊地為海淀知春路51號慎昌大廈5層5407,但北青報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該公司在該地並無一名員工。

  在《今年以來677家P2P平臺跑路》名單中,“中祥金融”的狀態顯示為“停業”。中祥金融隸屬北京中祥豐聯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平臺于2014年12月上線,至今運營不到一年。

  10月8日,中祥金融突然在其官網發佈清盤公告。公告稱,由於前期山東明瑞集團旗下企業借款逾期,導致資金無法正常償還投資人。中祥金融自即日起法人變更為明瑞集團負責人王明悅名下,搬至山東明瑞化工集團辦公,所有投資人欠款由明瑞集團承擔,11月份提現處理投資本金的3%,以後每月會提現投資本金的5%,利息和獎勵已無力發放。

  北青報記者多次致電王明悅在公告中留下的手機號碼,但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而“中祥金融”在工商註冊資訊中留下的聯繫方式也無法接通。

  10月16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前往“中祥金融”所在公司的註冊地“海澱區中關村東路89號樓2層—264”,該大廈二樓已找不到該公司,據物業介紹,該公司的確曾在該大廈租用了一個辦公位置,但在4個月前就已經撤走。

  探因

  無資金託管致P2P輕易跑路

  北青報記者查詢這些跑路的P2P平臺企業發現,缺乏第三方資金存管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這些問題平臺能夠輕易跑路的重要原因。

  網貸之家平臺檔案顯示,中祥金融並無資金託管。多名投資人也表示,在該平臺註冊後,並未提示要跳轉到資金託管方開立資金託管賬戶。

  “保誠財富”的投資人張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註冊時顯示有第三方資金託管,但平臺跑路時第三方的網頁也同時打不開了,所謂的第三方託管也是虛假的。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成本增加等一些因素,雖然不少網貸平臺選擇到銀行存管資金,但僅僅是在銀行設立賬戶,銀行並不能實時監控資金流向。有些平臺雖然打出口號,但是尚未與商業銀行進行系統對接。

  據了解,目前絕大多數銀行沒有做好為網貸企業實現資金存管或者託管的準備,現狀是規範運營的網貸企業均選擇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資金託管。

  前景

  P2P行業將迎大洗牌時代

  自從7月央行出臺《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P2P網貸平臺倒閉跑路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專家認為,大批P2P公司野蠻生長,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既無他律,也無自律,是導致出現大量問題平臺的原因。

  關於P2P網貸監管細則,有消息稱該細則將在年底前出臺。一名P2P網貸資深從業者告訴北青報記者,一旦監管細則落地,突破紅線、建立資金池和平臺擔保等不合規的平臺必將會被淘汰。

  今年5月,央行行長周小川談到了P2P網貸未來發展方向存在兩個可能性:美國P2P公司Lending Club的上市給了P2P網貸行業一個積極信號,為P2P未來的前景帶來一片光明,這是其中一種可能;而另一種可能則取決於監管部門對於P2P如何看待,P2P網貸平臺可能會面臨一定的監管壓力。

  業內人士稱,隨著更多監管政策的出臺,P2P行業或迎來大洗牌時代。那些渾水摸魚的偽P2P平臺將被淘汰出局,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是風控做得好的P2P平臺。

  故事

  嘗到甜頭 10萬元“螞蟻搬家”至P2P

  河南三門峽56歲的退休教師張女士在電話裏失聲痛哭。因為投資P2P平臺,她和老伴辛苦積蓄的10萬元如今已不知去向。

  今年8月5日,張女士從某門戶網站醒目看到一則廣告,廣告中稱,投資“保誠財富”P2P平臺,七天年化收益率15%以上。張女士有些動心,她又在其他幾家知名網站看到了這個廣告。“10萬元放在銀行裏,五年期的年利息也不過5%,而保誠財富7天就15%,越想越心動,越想越覺得划算。”

  8月5日,張女士在該平臺註冊,先期投入了500元,平臺很快給張女士賬戶返了50元。張女士隨後又用丈夫的身份證開了另一個賬戶,也投入500元,平臺也給返了50元。“除了利息,還有獎勵,當時恨自己沒早點發現這個平臺。”張女士説。

  8月5日至9月2日期間,張女士開始了“螞蟻搬家”式的挪錢,從幾百到幾千再到上萬,10萬餘元一筆一筆從銀行取出,最後全部投入了“保誠財富”平臺。

  9月3日起全國放假三天,“保誠財富”發佈假期網站升級公告。張女士剛開始沒覺得不正常,直到三天以後網站依然關閉、電話不通、QQ虛挂,張女士才知道出了問題。“當時給嚇傻了,很長時間説不出話,然後是號啕大哭。”

  “保誠財富”跑路的消息很快在網上傳開。張女士在QQ上找到“保誠財富維權互助群”後發現,像她這樣的受害者很多,遍佈全國各地。

  河北衡水的景女士是一家單位的財務會計,先後在“保誠財富”平臺投入5萬多元。出事以後,至今她還不敢跟家人説起這事。“作為一個做財務的,説出去很丟人。”

  據不完全統計,保誠財富維權QQ群裏登記的受害者已有38位,金額從500元到46萬元不等,總數超過了150萬元。

  目前,保誠財富網頁已經關閉40多天,來自各地的投資者每天在群裏互相安慰並彙報查詢到的最新資訊。多位投資人選擇了報警並拿到了警方的立案通知書,但目前案件並無實質性的進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