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首批個人徵信牌照或不能足額發放

  • 發佈時間:2015-08-20 00:31: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央行已完成對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征信、考拉徵信、華道徵信等8家機構個人徵信業務的相關驗收工作,並將於近期正式發出首批個人徵信業務牌照。

  上述人士表示,此次這8家徵信機構恐怕無法都獲得牌照,央行可能會只下發6個或者7個徵信牌照。

  中誠信徵信相關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央行的現場檢查驗收圍繞著“綜合業務”、“組織架構”、“內控制度”和“技術支援”四大方面進行。相對而言,業務合規性、資訊數據的安全生産與管理、內控制度建設與實施是被關注較多和較深的部分。

  在開放進入倒計時之時,基於各自不同的特點,各家徵信公司也密集推出了各自的信用評級産品來搶佔市場。“各項業務已經開展試行,像反欺詐産品和評分産品都已經和很多機構完成了數據驗證,在進行正式合作前的準備工作。”騰訊徵信相關負責人稱。

  不少機構推出了綜合體現個人信用的評分,這些信用評分大多可應用於多個生活場景。比如,考拉徵信聯合嘀嘀打車、愛大廚、E袋洗、e保養等商家共同推出“考拉信用圈”,個人用戶憑藉考拉信用分即可享受到考拉信用圈中商家提供的更為便利和優惠的服務。

  同時,一些徵信機構也差異化地推出了專注于某一特定場景和人群的信用評分産品,如華道徵信推出了專注于檢驗租房者的信用情況的“豬豬分”。

  目前,我國提供個人徵信服務的“正規軍”只有央行徵信中心及其下屬的上海資信公司。總體來看,我國徵信機構規模小,服務與産品種類少,資訊獲取難度大,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徵信産品和服務的需求。

  據考拉徵信相關負責人介紹,美國徵信市場規模目前是700億元到800億元,按照人口比例,中國未來個人徵信市場規模應該不低於1000億元,但現在中國國內個人和企業徵信總規模只有20億元。

  廣闊的市場前景正在吸引更多的參與者。除了這8家機構,還有很多機構也在排隊,希望能拿到央行的牌照。

  徵信市場的做大做強有賴機構之間數據的共用。目前,民營徵信機構的數據庫是否能夠與央行的數據庫進行對接還有待央行的進一步通知和規定。

  中誠信徵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合理機制幫助民營徵信機構和徵信中心實現徵信數據對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