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企業進軍電視尚未賺錢 賠本賺吆喝恐難走遠

  • 發佈時間:2015-07-21 01:00: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在樂視、小米的引領下,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涉足智慧電視産業,但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到目前為止,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在智慧電視項目上均未賺錢。

  暴風微鯨涉足智慧電視

  前不久,暴風科技攜手海爾集團旗下公司日日順、奧飛動漫、三諾數位影音宣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暴風TV。

  暴風科技CEO馮鑫透露,暴風科技將通過現有暴風PC端、移動端共5000萬的日活躍用戶與新品牌暴風TV進行捆綁。日日順則拿出三、四級線下渠道及全國幾萬個服務網點進行配送。奧飛動漫將拿出差異化內容,包括動畫、影視、遊戲來提升電視機用戶粘性。

  興業證券認為,暴風TV將助力暴風科技進軍家庭娛樂市場。暴風以TV形式進入家庭娛樂,能夠持續提升暴風品牌效應,為虛擬現實産品暴風魔鏡打通渠道;更能通過與日日順的戰略合作,為暴風魔鏡提供體驗、銷售與配送渠道,從而給暴風魔鏡替代傳統家庭娛樂終端帶來更多可能。

  暴風科技進軍智慧電視的消息尚未降溫,業界又有消息稱,曾任上海文廣總裁的黎瑞剛和百視通創始總經理李懷宇聯合創辦的微鯨科技,將推出微鯨電視。該款電視將接入黎瑞剛執掌的華人文化産業基金相關的所有內容資源——如時代華納、TVB、東方夢工廠、燦星製作、IMAX中國等,涵蓋休閒、體育、娛樂、觀影、時尚諸多領域。

  “曾經改變電視的人,正在創造下一個時代的電視。”微鯨電視目前將自己定義為“屬於中國新一代家庭的電視”,稱依靠海量視訊內容,便捷交互體驗和領先的智慧數據挖掘,為廣大年輕家庭提供舒適愜意的娛樂、娛教體驗,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網際網路時代的家庭娛樂。

  搶佔“客廳經濟”入口

  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聯網電視終端銷售量為2397萬台,市場滲透率為51.1%;預計到2015年平板電視中將有近八成的電視機具有聯網功能。

  奧維雲網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認為,智慧電視已經成為客廳經濟的核心。圍繞電視,家庭成員有著大量的娛樂及其他活動,並且這些活動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而電視作為客廳的網際網路入口,掌握著大屏流量的分配。

  在董敏看來,産業大融合將成為智慧電視的發展趨勢。一類是網際網路廠商聯合代工廠,向下延伸價值鏈。第二類是傳統品牌和網際網路廠商基於不同出發點的合作,各自分工,分享收益。第三類則是傳統廠商和網際網路廠商深度合作,打造合資公司和全新網際網路電視品牌。

  和傳統彩電企業主要依靠硬體收費模式不同,近年來樂視、小米在網際網路電視領域主要採取“硬體免費,內容和服務收費”策略,通過“低價”賣點迅速打開市場,吸引用戶眼球。

  在網際網路企業的“倒逼”下,傳統彩電企業也開始轉變經營模式,向網際網路模式轉型。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代慧忠不久前表示,電視企業之間的競爭,將進入用戶數量和用戶價值的競爭。迄今海信智慧電視累計激活量達到950萬台,到2017年這個數字要增長到3000萬以上。海信已經開始通過提供智慧電視增值服務來獲利,未來3年海信將把視頻消費、場景購物、線上教育、大屏遊戲等等內容服務接入客廳,希望5年後內容和服務帶來的利潤大於或等於目前硬體銷售的利潤。

  “賠本賺吆喝”能走多遠

  如今,小米與樂視似乎已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爭相效倣的對象。

  7月16日,小米發佈了新款電視産品小米電視2S,主打9.9毫米超薄全金屬機身,號稱擁有奢侈品級工藝,2999元的價格更是引起業界驚呼一片。而在樂視超級電視的發佈會上,樂視網董事長兼CEO賈躍亭身著黑色T恤,在聚光燈照耀下的舞臺上,不像一位企業家,更像一位明星演員,他的講話多次引起參會者的歡呼,但是最讓參會者驚嘆的是樂視超級電視引人注目的價格:60英寸的電視售價6999元,而39英寸的普及型産品僅售1999元。

  如此低的價格如何盈利?業界人士稱,無論是小米還是樂視,就智慧電視項目本身來説,目前不僅沒能賺到錢,甚至還有可能賠錢,樂視、小米通過硬體免費來“跑馬圈地”的作法只是“賠錢賺吆喝”。從銷量上來看,三星、海信和TCL智慧電視2014年的銷量都在千萬台規模,樂視銷量是150萬台,小米是30萬台。

  對此,創維數位行政總裁楊東文甚至表示,小米及樂視宣稱自己智慧電視銷售很多,其實他們一個月的銷量還不如創維一天的銷量。

  對於盈利模式,小米和樂視給出的答案是:廣告+內容收費。但董敏認為,“電視用戶的內容收費模式雖然有所突破,但用戶基數仍然低。”在他看來,這種模式需要有好的內容和服務吸引客戶,但仍需時日。

  而暴風TV的CEO劉耀平表示,近兩年樂視、小米一直欲成為電視行業的顛覆者,傳統電視品牌也紛紛謀求轉型,但從實際結果來看,兩方都未取得較好的效果。傳統電視品牌的龐大身軀欲徹底向網際網路轉型,並重建組織架構並非易事;樂視、小米受限于政策、內容、渠道、上游供應鏈等因素制約,難以上量。

  針對當前國內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發展,艾瑞認為,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行業競爭過早陷入價格戰,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從産業鏈來看,各方合作關係鬆散,導致合作缺乏持續性和深入性,從而難以形成穩定的産業利益鏈;從企業來看,成熟的商業模式還未形成;從用戶層面來看,相較于國外市場,我國用戶的付費習慣還有待培養。

  IDC中國預測,多個家電廠商宣佈向網際網路轉型,而眾多網際網路企業又想進入電視市場。光靠任何一方,想滲透到對方的專業領域,都會碰到各種困難。而網際網路企業與家電廠商的跨界聯合將會帶動雙方實現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