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白酒行業産能過剩 多元化並購進入常態化

  • 發佈時間:2015-05-21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阮思昺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迎合市場 白酒並購進入常態化

  自古以來,白酒就是各種婚宴、聚會時不可或缺的飲品。剛剛過去的兩年,對白酒行業來説可謂難熬的“寒冬”。受國家政策調整影響,高端酒在銷售上接連受挫,白酒行業整體呈現快速下滑態勢。

  在過去的一年裏,有接近1/3的中小酒企湮沒在並購的浪潮中。根據記者粗略統計,去年11月至今已至少發生30起以上的並購事件,眾多知名酒企和酒業大佬持續釋放出並購的信號。有業內人士分析,白酒行業“大魚吃小魚”現象將逐漸走向常態化。

  並購或將走向常態化

  中國白酒在2011年經歷了一個瘋狂的增長過程,大量外來資本的進入也助推了中國白酒一把,許多白酒企業大肆誇張産能,以求佔領市場賺取更多的利潤。據統計,2010年至2012年的短短3年,白酒行業資産總額新增高達70%。但國家出臺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給了中國高檔白酒當頭一棒,這叫許多白酒企業始料未及。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白酒行業快速發展的10年間,行業整體欠下許多債,包括銷售渠道、經銷商服務、市場行銷等。酒價的非理性上漲,造成了存酒和收藏酒的盛行, 時間的積累也讓社會庫存高企。銷售渠道變窄,庫存積壓嚴重,這直接導致了中國白酒企業的利潤快速下滑。

  記者了解到,2012至2014年,在內地金融市場上市的白酒企業普遍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其中,水井坊、酒鬼酒等地方酒企更是凈利潤大幅虧損從而被挂上風險警示標誌。

  卓創資訊的白酒原料行業分析師張超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白酒行業目前處於大調整期,受到相應政策影響,部分酒企業績有所影響。政務消費的消失使得整個白酒行業市場份額急速縮水,競爭加劇,行業進入擠壓式發展。此階段是優質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並購的最佳時期,行業深度調整期,第三輪並購迎來良機。”

  針對白酒産業産能過剩如何解決,博隆資訊分析師朱翔向《中國産經新聞》記者表示,“如今,白酒企業普遍都開始走親民的中低端路線,讓廣大消費者能推動白酒的消費。其次就是與電商結合,改變傳統銷售渠道,通過參與並購重組,實現整合優勢資源做強做大資源整合,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事實上,作為化解産能過剩,優化行業結構的良方,我國白酒行業已經在掀起並購風浪。

  牛欄山披露2015年的經營規劃指出,白酒産業通過資本運營方式,整合資産優良、具有發展前景的酒業企業,擴大酒業市場覆蓋面,壯大公司酒業規模。而洋河酒業此前也多次對外透露,並購肯定有動作,該公司提出的“雙核驅動戰略”中也提到要以“資本為手段的産業重組和資源整合”。

  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經過幾年的調整,白酒行業已經處於底部區域,迎來了並購的合適時機。

  曾參與華澤集團多起企業並購整合的白酒專家呂鹹遜認為,從今年開始,並購會成為很多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茅臺股份銷售公司總經理王崇琳也在酒業市場論壇上表示,雖然現在沒有大的並購,但未來行業內會有大的並購案發生,這將決定中國白酒的走向。據知情人士透露,茅臺集團和五糧液股份都已部署了並購措施。

  不過與前兩次産業並購不同,此輪並購的背景更為複雜:一方面,經過十年的擴張,行業産能過剩嚴重,必須擠出泡沫;另一方面,以三公消費為主的生態鏈條已經斷裂,必須重構“政商關係”和“消費者關係”。

  白酒行業觀察家趙義祥表示,此輪並購可能有3個方向:一是酒廠之間的合併,包括“大吃小”和“中小聯盟”;二是沿著上下游並購的産業一體化;三是跨領域的産業多元化。

  並購利於行業發展

  其實我國白酒企業在各個領域各有所長,但同時問題也顯而易見。由於歷史因素,茅臺、五糧液多年來在市場空間最大的中端酒板塊一直存在短板,洋河、郎酒銷售過快導致基酒儲備不足,通過兼併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資本的涌入將給白酒行業帶來新氣息,行業新一輪洗牌加速,集中度最終有望進一步提升。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第三輪並購潮的掀起,白酒行業未來的趨勢是集中度提高,龍頭企業競爭優勢越來越強,非龍頭企業繼續負增長,市場集中度加速向龍頭企業靠攏。

  目前,我國白酒行業集中度還較低,存在大量的區域性一二線品牌。這些白酒企業往往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基礎,短期通過和外來資本對接,引發體制、管理、人才和行銷的變革,生産和銷售可以步入良性軌道。

  白酒原料行業分析師張超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們國家的白酒行業地方性特色鮮明,但相對來説企業較多,比較分散。此次並購或起到一定整合和調整作用,或對我國白酒行業整體發展和運營有一定積極影響。

  張超告訴記者,比如,表現在規模經濟上,並購集合全力去做一件事情或能更好地打造出明星産品,對促進企業更好發展有一定積極作用。目前酒行業中品牌效應依舊明顯,部分中小型酒企或有被冠名傾向。

  此外,企業並購有助於企業提高自身的品牌價值。朱翔向記者表示,白酒企業要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首先要提升品牌價值,注重品牌的效應。一個品牌進入市場,就如同一個人到了新的環境。品牌只有形成良好的市場口碑,才能具備提升的條件。

  此外,品牌提升一定要改變産品形象。白酒競爭到現在,在包裝上做文章的不少,但是僅僅從表面上的産品形象修改産生不了很大的效應,而是通過産品形象的變化,向市場、向消費者傳播新的消費感受。也就是説,産品形象的改變僅僅是手段,而傳播、引起認同是目的,這是品牌提升的重要環節。

  而對於最終用戶的消費習俗,我國白酒企業也應該去考慮,通過消費習俗來提升品牌。因為品牌的提升離不開消費者,離不開消費過程,而消費本身既是一個物質轉換的過程,同時也更是一種心理活動的變化。

  白酒前十年的繁榮已經成為歷史,生存空間銳減迫使整個行業進入一種壓力式增長,而並購為這種增長提供了條件。如果能夠有效借助並購東風,未來白酒業或將迎來另一個黃金十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