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總理派發政策“紅包” 機器人等十行業笑納

  • 發佈時間:2015-03-26 07:11: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程程  責任編輯:朱苑楨

  站在“網際網路+”的風口,機器人新一代資訊技術、高檔數控機床、航空航太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10大領域,昨天(3月25日)“領到”國務院派發的政策“紅包”——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傾斜。

  李克強總理昨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我國正處於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現製造業升級。會議強調,要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以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等十大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製造業發展的戰略,要以品質為先,重視基礎,綠色發展,借勢“網際網路+”發展,創新驅動,推進強化工業基礎能力,能夠實現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中國經濟提質增效。

  工業網際網路可貢獻3萬億美元GDP

  會議認為,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中國製造2025”,對於推動中國製造由大變強,使“中國製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元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託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準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工信部産業政策司司長馮飛表示,“中國製造2025”實質上就是中國版的“工業4.0”,而“工業4.0”的制高點在於工業網際網路。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網際網路+”戰略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權威機構GE測算,工業網際網路有望影響46%(約32.3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未來20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至少可帶來3萬億美元左右GDP增量;且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後,企業的效率會提高大約20%,成本可以下降20%,節能減排可以下降10%左右。

  眾多利好之下,製造業該如何借勢“網際網路+”?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認為,中國製造企業的智慧互聯發展戰略可包括,産品智慧互聯化戰略,把新興資訊技術融合到産品中形成智慧互聯産品;人才結構多元化戰略,適應資本結構的多元化實現多元化人才和技術需求;産業生態系統優化戰略,將不同産業間的優勢互補。

  鄔賀銓表示,網際網路技術與製造業的結合,能夠推動創新,使生産方式、組織方式發生變化,以提高生産效率。並且,網際網路本身包含的雲計算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的應用,可以很好地貫穿在生産環節、供應鏈之中及最終端,促進産業結構升級。

  十大重點領域獲多項政策傾斜

  此外,會議強調,重點發展十大領域,強化工業基礎能力,提高工藝水準和産品品質,推進智慧製造、綠色製造。促進生産性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提升製造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

  這十大領域具體包括新一代資訊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太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以及農業機械裝備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企業進行相關方面的實踐。如藍英裝備著力於“智慧機械裝備”、“智慧機器”等方面深入研究;三豐智慧從事智慧輸送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安裝調試與技術服務等。

  此外,地方也在進行探索,例如今年年初,哈工大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兩級政府聯合成立哈工大機器人集團,2015年黑龍江機器人及相關産業産值預計將達到150億元。

  在汽車領域,中汽協秘書長董揚對記者表示,汽車新能源化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汽車網際網路化是一個更重要的趨勢,目前上汽和阿裏,東風、長安和華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可以期待的是,不少智慧化的設計將會很快投入應用,這將對駕駛産生良好的影響。

  董揚舉例説,智慧技術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車距測量,這將減少追尾事故;基於移動智慧技術的智慧剎車、自動泊車、雲服務等技術近3年之內就會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此外,汽車和網際網路的融合,還能夠讓汽車銷售及服務價格等更透明。

  正是基於上述十大領域的巨大前景,會議決定對其提供政策支援:推出中國製造重點領域升級方向綠皮書目錄指引,動態調整、滾動推進。堅持市場主導、改革創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中小企業配套推進,務求重點突破,取得實效,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給予傾斜。

機器人(300024)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