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環保 > 正文

字號:  

廣東垃圾焚燒廠項目被擱置 公共環境項目頻陷怪圈

  • 發佈時間:2014-09-19 09:09:35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廣東垃圾焚燒廠項目被擱置——

  因群眾反對意見較大,14日廣東省惠州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惠州市生態環境園項目”選址尚在論證階段。至此,又一個垃圾焚燒廠陷入“宣佈—反對—擱置”窘境。一些公共環境項目“一鬧就停”的背後,折射的是垃圾焚燒技術與成本、知情權、選址等多重矛盾。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全國需要新增每日20萬噸的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垃圾焚燒廠“落地”的難題究竟該如何解?

  選址鄰近居民區引不滿

  廣東的“惠州市生態環境園項目”,本應在9月15日公示期結束後,以論證會和聽證會等方式徵求專家和公眾意見,但截至目前這一程式並未被當地政府部門提及。惠州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生態環境園項目選址尚未確定,所謂“選址已定”或“擬開工建設”實屬誤傳,該項目選址目前尚在論證階段。

  一個“生態環境園”項目為何引發如此爭議?據了解,惠州市生態環境園系列項目中包括垃圾焚燒廠項目,位於惠城區龍豐街道、江南街道與博羅縣交會處,儘管當地政府表示,生態環境園與飲用水源、居民區至少保持500米以上的安全防護距離,但仍然引發公眾對污染的顧慮。

  惠州市政府表示,近期已委託相關專業機構開展風向風速評估、環境影響評價、水文地質勘查。而在這之前該項目已公示了一個月。從PX項目屢屢下馬,到垃圾焚燒廠被迫流産,近年來,多地反覆上演“開工—爭議—擱置”的劇情,有的地方還做出了“永不再建”的承諾。

  爭議背後的多重矛盾

  近年來,國內一些地方陸續出現過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等公共環保項目建設陷入“政府宣佈建設—居民強烈反對—項目被迫擱置”的困境。

  在爭議之聲四起的背後,公共環境項目引發爭議凸顯多重矛盾。

  1

  巨量垃圾能否無毒化、經濟化處理存爭議。目前,北、上、廣日産垃圾均達近2萬噸。面對巨量垃圾,垃圾焚燒幾乎成為國內大城市必由之路。但由於焚燒垃圾過程中會産生大量有毒物質或氣體,垃圾焚燒設施凈化裝置能否去除毒害性長期存在爭議。

  2

  知情需求遭遇“遲到的通知”。從2009年番禺垃圾焚燒項目看,根據2006年廣州市規劃局下發的選址意見書,建設單位必須在一年有效期內領取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但當地政府部門直到當年4月才獲得國土部門批准的土地預審報告。至此,一份“遲到的通知”才將周邊居民“驚醒”。

  3

  垃圾焚燒廠為何建在密集居住區?公共環境項目選址普遍成為矛盾焦點。從全世界的範圍看,將垃圾焚燒項目建在人口密集區域的並不多,西方國家大多建在工業區。但由於目前國內土地資源日益稀缺和規劃設計的缺陷,使得一些公共環境項目出現在居住小區周邊,使選址矛盾愈發突出。

  ■專家提示

  政府應通過資訊公開加強監管

  記者發現,在公共環境項目“一鬧就停”的背後,體現出“鄰避效應”擴大化的趨勢,要想走出這一怪圈,需要解開社會大眾科學認識判斷、政府監管能力、誠信水準等多個“結”。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彭表示,政府一方面要通過資訊公開透明保證民眾知情權,不能先斬後奏,另一方面也需要從國家層面對垃圾焚燒技術的安全與風險進行權威評估解讀,加強檢測並定期發佈結果,在全社會形成科學認識垃圾處理的良好氛圍。

  考慮到民眾普遍擔心的情緒,另有專家提議應當將二惡英相關標準的抽檢提高到一年四次。政府監管對公共環境項目監管能力的提高勢在必行。

  ■案例

  ●2009年11月,廣州番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由於規劃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區附近,在附近居民中引起巨大爭議,番禺區政府被迫宣佈暫停該項目。

  ●2014年4月,浙江杭州公示了2014年重點規劃工程項目,其中包括即將在城市西部的余杭區中泰鄉建造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這在杭州部分群眾中也引發較大爭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