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家房企存貨逾3萬億元 綠地存貨近4000億超萬科
- 發佈時間:2016-05-09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披露已收官。《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發現,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剔除數據不全的上市房企,137家上市房企存貨總計超過3萬億元,以綠地為首的A股5大房企存貨佔比超過42%。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表示,除了三、四線城市庫存難以消化外,近年來房企新增項目土地成本較高,開發商被迫做高端産品線,這類産品銷售週期較長;此外,商業類項目由於存貨量過高,市場飽和,消化速度較慢;而部分企業資産週轉速度減慢,存貨轉為現金和應收賬款的能力變差,需要將庫存管理納入重要管理指標,因為這關乎企業資金鏈的運作。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發現,由於綠地控股這家巨型房企2015年8月份登陸A股資本市場,所以剔除其3970.6億元存貨之後,去年同期上述136家上市房企的存貨總計為2.64萬億元,攀升了3281億元,同比漲幅為14.21%。
其中,存貨門檻在1000億元以上的有5家,分別為綠地、萬科、保利地産、招商蛇口和華夏幸福;500億元—1000億元的有10家;300億元-500億元的有10家;100億元-300億元的有27家。
據記者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綠地控股存貨接近4000億元,超過萬科;萬科存貨為3681億元,同比上升15%;招商蛇口存貨1213.8億元,同比上升20%。
對此,嚴躍表示,房企財務報表中的存貨指標包括了住房庫存、土地儲備、開工建設項目等指標,所以整個存貨規模會比實際上的待售住宅面積或金額要高。不過,嚴躍進認為,從佔比來看,住房庫存規模是其中較大的一項。
嚴躍進表示,部分房企積極拿地試圖進入大房企的行列,也會使得土地儲備規模佔比相對上升,尤其是一些中型房企,依然有積極拿地的動作,這在存貨值上也會得到快速反映。
當然,增加土地儲備是存貨增加較快的重要原因,但這其實是房地産企業項目開發週期決定的,有合理性,一般企業現有土地儲備會滿足企業未來3年發展需求。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與2014年度相比,儘管2015年樓市回暖現象明顯,但仍有不少企業存貨週轉次數減少,存貨週轉天數變長,可見其運營能力和存貨管理水準變弱,項目適銷不對路,進而導致資金鏈承壓,對企業快速擴張造成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庫存難以快速消化的背後,一方面加重了房企資金鏈的壓力;另一發面也侵蝕了開發商的利潤空間。更重要的是,企業對存貨管理能力較弱。
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在A股5大存貨超過1000億元的房企中,除了綠地控股因缺少2014年同期數據將其剔除之外,萬科與華夏幸福存貨週轉次數增加,保利地産與去年持平,招商蛇口則減少。
以萬科為例,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存貨同比增加超過500億元的情況下,萬科去年3681億元的存貨週轉天數為893天,即2年多,比上年同期的1138天縮短了大半年;其存貨週轉率也提升了0.08次。
反觀招商蛇口、首開股份和金地集團這幾個存貨排名靠前的大型房企,其存貨週轉天數都在增加,存貨週轉率在減少,項目週轉期拉長。
以首開股份為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首開股份存貨達956.7億元,同比增加40.5%;存貨週轉天數達2100天,即5年多時間。
“首開股份近兩年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大量拿地,但並不是所有拿地項目都能快速進入銷售期,所以影響其産品消化週期;而招商蛇口2015年經歷了一系列重組,土地儲備等資産比例有所改變,可能對存貨數值變化造成一定影響。”某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庫存管理是房企地産企業管理鏈條上非常重要的一環,若該能力較弱,存貨週轉速度慢,流動性差,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不過,拉長銷售週期,並不一定是企業的被動行為,也可能是其為了提升土地紅利,捂盤惜售,借此拉升利潤;尤其是有能力獲得大量低成本融資的房企,對此可能更為“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