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一線城市房價過快漲勢被抑制 二線城市接力上漲

  • 發佈時間:2016-04-20 08:14: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辛夷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今天,新型城鎮化不僅是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的方式,也被認為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

  在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保證脫離土地的農民不僅勞有所得,而且居者有其屋,是一個規模龐大的系統性工程。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近九成城市房價在3月環比上漲。其中,一線城市帶動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加快升溫,漲幅遠大於其他城市。

  房價越來越高,無形中為農民進城、落戶豎起了一道墻。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在4月19日下午召開的發佈會上介紹,對於一線城市房價上漲過快,政府已經採取措施,“我看到這個勢頭在某些地區已經得到有效抑制”。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二、三線城市房價走勢相對平穩。徐林認為,這説明,一線城市對人口仍然更具吸引力,很多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水準等方面與大城市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徐林介紹,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一億人落戶的方案,其中包括建立“購租並舉”的城鎮住房體系,使能夠買得起房的人就買房。

  二線城市接力上漲

  在過去幾個月裏,北、上、深房價上漲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北京三環以內隨處可見單價高達八、九萬元的二手房,不僅讓剛剛進城的農民望而卻步,也是絕大多數工薪階層難以承受的天文數字。

  徐林也在發佈會上坦言,中國目前對人口更具有吸引力的,還是一些一線城市,這些城市恰恰土地資源相對比較稀缺、房價本來已經很貴。

  徐林介紹,對房價(部分一線城市)過快的上漲,相關地方政府和城市已經採取一些措施。“我看到這個勢頭在某些地區已經得到有效抑制”。

  不過,本輪房價上漲並非僅僅局限在北、上、廣、深。3月,南京、廈門、杭州、合肥4個二線城市的房價漲幅均超10%,分別為17.8%、15.9%、11.9%、11.2%。其中,南京房價環比上漲3.5%,同比漲17.8%,略高於北京的17.6%。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分析,一線城市收緊的政策效應已積極釋放,二線城市的購房情緒最熱,這和此前3月份杭州、天津等城市的示範效應釋放有關。

  購租並舉解決農民工住房問題

  當然,並非所有二線城市的房價都像南京、廈門這樣大幅上漲。記者發現,各機構對於一季度房地産數據的分析中都著重強調了“分化”一詞,即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漲幅擴大,而其他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並沒有太大變化。

  世邦魏理仕對國家統計局頒布的全國新建商品房住宅價格數據整理髮現,3月份房價總體向上,一、二、三線城市漲幅分別為3.6%、1.4%和1.1%。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國區主管、執行董事陳仲偉對記者介紹,本次市場的漲升不僅是貨幣政策的體現,也是基本面因素,比如産業、城市建設所吸引的人口導入帶來的直接結果。

  俗話説人往高處走,熱點城市集聚了優質的公共資源和産業,對人口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徐林坦言,很多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水準等方面和大城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對産業佈局、農業轉移人口,對其他人才的吸引力確實不如大城市大。

  他介紹,下一步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改善公共資源的配置方向,使得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務水準、公共設施的保障能力方面縮小與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差距,這樣才能增強他們的吸引力。

  不過,優化産業佈局是項長期工程,人口聚集的趨勢不會在短期改變。“十三五”期間要實現三個“一億人”,解決農民工住房問題時間緊迫。

  徐林介紹,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一億人落戶的方案,其中提出要建立“購租並舉”的城鎮住房體系,使得能夠買得起房的人就買房。而大多數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買不起房,對於他們就要提供公租房、廉租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