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會出更嚴樓市限購政策:一手房市場並不火爆
- 發佈時間:2016-03-31 10:15: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北京緣何不會出更嚴厲的限購政策?
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強化市場監管、“限購”升級,這是上週末,上海、深圳接連發佈的樓市調控政策。隨後,南京、武漢等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城市也分別出臺新政,調節信貸政策穩定市場預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是否也會出臺更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目前不少人對此感到“不踏實”。本週,《北京青年報·廣廈時代》就此採訪了北京房協副會長陳志,對於這種憂慮他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隔壁老王在家打孩子,你也要打嗎?這要看你的孩子是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北京出不出政策不應看其他城市
北京是否出臺新政,應該看北京房地産市場的實際情況以及監管的需要,而不是看其他城市是否出了政策,二者之間沒有什麼因果關係。
那麼,北京的房地産市場情況到底怎樣呢?仔細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市場表現完全不一樣。
一手房市場,並未那麼火爆
目前北京的一手市場,並不像一些媒體描述得那麼火爆。
成交量上,與2011年相比,眼下北京的交易量沒有太大的變化。價格方面,目前房價的上漲是結構性的,更多的是因為高價盤佔比在增大,對整個結構性上漲的帶動明顯,平均房價因此略有抬升,但抬升幅度是緩慢的。另外,“高價盤的頻繁開盤銷售,不斷爆出天價的單套成交資訊,在新媒體、自媒體上傳播,在社會心理輿論方面、購房者預期方面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陳志認為,這是一手房市場火爆假像的原因。
另一方面,高價盤的抬升在2015年表現並不突出。單價超過6萬元的豪宅,全北京成交也就是幾百套,大概佔比百分之一。
房地産投資方面,雖然總投資有增長,但導致房地産投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購置價款計入投資以後,帶來的投資增長,這本身並不會産生新的增量。
房地産市場供應結構上,辦公寫字樓的漲幅更大,住宅上漲的幅度並不大,甚至是負增長。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儘管有量的增加,但北京的住宅新開工量是降低的。從這個角度看,北京的房地産市場並不是那麼“火”。“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市場仍然處在一個相對偏冷,或説接近於景氣的狀態。”陳志説。
北京二手房市場:確實熱了
近來北京二手房的成交量變化非常明顯,2015年有將近19.9萬套的交易量,價格逐月都有小幅度上漲,如果把這些小幅度上漲加起來,它的量還是很大的。
陳志説,“近期通過檢查,我們也發現仲介二手房市場有很多問題,其中包括虛假房源、首付貸、陰陽合同……但從檢查的結果來看,二手房市場的確有些過熱。”
限購政策不會更嚴
從目前看,北京樓市的政策出發點應是對症下藥。
當前二手房市場火熱,仲介行業的違規現象也有所增多,因此北京在3月份進行了二手房市場的專項檢查,採取嚴格的監管,並對二手房市場的違規行為進行了整頓。
“這方面的檢查和整治規範以後也可能會不斷增強,頻次及力度會增加,目的是讓市場更加合理,讓市場行為更加規範。這種方式雖然不是政策,但也是對市場的一種管控。”陳志説,“目前沒必要對北京現有的限購政策再加嚴格。”
上海這次出臺的政策強度與北京幾無差異,5年納稅、社保的政策,北京已經執行了5年,而且前一段時間北京市住建委也表態:限購政策執行效果良好。如北京再加強政策強度,實際上反證了上海這次推出的5年納稅、社保政策無效。
陳志認為,即便北京不出新政也不代表政府對市場的違規行為和不規範、不健康的秩序給予放任。北京會堅持既有的執行政策,並在執行中進行微調和完善,同時強化市場監管。
>>連結
馬光遠:北京再出調控政策的概率等於零
北京會不會出現更嚴厲的限購政策?對此,著名財經專家、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馬光遠認為,北京再出調控政策的概率等於零,最大的姿態就是整頓市場,打擊市場上的違規行為,僅此而已。而且,北京市場的走勢不會因為上海、深圳出現嚴厲的調控而出現逆轉。
馬光遠表示:“北京的調控政策已經很嚴格了,基本上都是頂著‘天花板’在進行調控。如果執行這樣的政策還會出現瘋狂反彈和不正常反應的話,只能説明這個政策本身沒有用,應該廢掉了。然而,北京市場現在非常正常,完全符合經濟學家過去對整個北京房地産市場的預測。作為一個一線城市現在出現反彈、銷量的回升、二手房大量交易的情況很正常。”
社科院專家預計——二季度一線城市房價漲速將趨緩
近期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相繼出臺限購限貸樓市新政引發關注,中國社科院專家28日表示,一線城市房價暴漲促使政府出臺較嚴厲的房價調控措施,在控制需求增長的同時也會增進後續市場觀望情緒。預計二季度一線城市房價總體漲速將趨緩。
今年一季度,在宏觀利好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一線城市住房銷售加速,房價快速上漲。中國社科院城市與房地産經濟研究室助理研究員鄒琳華認為,這也使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能量得以提前釋放。
對於一、二線城市,鄒琳華建議,應繼續擴大供給,抑制住房投資投機需求。具體舉措包括進一步降低存量住房交易稅費,促進二手住房入市; 多方擴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加大普通住房土地供應,加快住房用地入市節奏,提高中低價位商品房入市審批的速度,支援商改住、工改住等土地用途改變。此外,適時降低多套住房融資杠桿,抑制住房投機,如提高熱點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