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最高法回應“小區開放”:尚需立法實現法治化

  • 發佈時間:2016-02-24 08:52: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朱開雲  責任編輯:吳起龍

  現有小區拆掉圍墻能否改善交通、“街區化”以後小區物業管理將受何影響、拆圍墻後小區道路將“充公”……近日,有關停建封閉小區的相關政策引發了爭議。

  國務院日前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稱為節約利用土地空間,將“推動街區化,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一石激起千層浪,上述要求推廣街區制的意見一夜之間在市民中引發了熱議。拆除小區圍墻是否違背了物權法的疑問成為眾多市民關心的問題。

  爭議一

  現有小區拆墻能否改善交通?

  昨日,關於小區拆掉圍墻能否改善交通在市民中引發了熱議。對此,城市規劃專家表示,中國特大城市的路網密度要遠低於國外特大城市,這也是導致我國不少特大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北京為例,其道路的寬度不比東京、紐約、巴黎這些大城市窄,除了人口原因之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支路等毛細血管不通暢,道路微迴圈太差。

  對於拆除小區圍墻能否改善交通,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劉東衛表示,西方國家城市發展一直是小街區、路網密,不會像我們一些城市經常出現交通毛細血管堵塞的情況,在傳統的住區模式下,小區越大,往往擁堵越厲害,像天通苑、回龍觀已成為著名的“堵城”,而具有“街區”特徵的萬柳社區交通就要通暢很多。人們不應該糾結于拆圍墻這件事,而更多是要看到,從住區模式向街區模式轉變是我國城市建設發展的一個必然。

  封閉式的大院和小區不僅割裂了路網交通,還影響了人們對城市生活的體驗。網友“wanglaow”説,“當年鄰近封閉小區建成,結果我每天早晨上班時得多走兩公里去公交車站。”

  爭議二

  “街區化”後物業管理將受何影響?

  “街區化”以後小區物業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小區的保安是否會面臨失業?對此,劉東衛表示,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國外不少城市都是以單獨的樓棟為單元,物業公司不會消失,業主們仍然需要物業公司提供服務。比如在市中心區域,可能就只有幾棟老樓,仍然可以請物業公司來管理。

  對於“街區化”對物業管理的影響,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街區化”將打破開發商對土地的“割據”,對開發商的利益造成衝擊。現在很多小區建成以後,後期的物業管理、商業配套都是開發商主導,外面的勢力很難進來,而且圍起來的社區一般都配備一支保安隊伍,“街區制”以後,這個力量可能被巡邏警察替代,這將削弱開發商對建成後小區的控制。昨日,北京一家知名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對於這項新規,同行中歡迎的不多,目前也不方便表態,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業主的反應。

  北京一家知名開發商行銷部的負責人表示,該意見將對開發商的建設理念産生重大影響,目前北京的開發商在開發小區中幾乎沒有嘗試過開放式社區,未來肯定要朝這個方向考慮了,正在開發的地塊也會考慮這個因素,但具體怎麼操作還要等相應的細則出爐。

  爭議三

  拆圍墻後小區道路將“充公”?

  我國物權法中規定,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

  對此,不少市民擔心,封閉小區逐步打開之後,停車場、綠地、健身等小區公共資源是否將充公?而購房時很多小區道路都算公攤交了錢的,算是業主所有。若強行拆除小區圍墻,將道路充公,會不會違背現行《物權法》呢?

  在新浪網的一項調查中,七成多的網友明確表示“不支援”,“人身財産等安全問題”成了網友最擔心的問題。另有八成網友認為,封閉小區逐步打開以後,“業主應該獲賠”。

  北青報記者採訪中,不少專家表示,以目前的狀況來看,“打開”小區會遇到諸如停車、綠化公攤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這絕對不是“拆墻破院”那麼簡單,還要從物業管理、治安、物權等方面出臺後續配套政策。另外,開放小區應充分尊重小區業主權益,出臺配套政策,考慮利益重新分配與調整。“同時,應強化居民共同參與社區、街道管理的理念”。

  發佈

  最高法:不建封閉小區符合世界潮流和發展趨勢

  昨日上午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發佈會上,最高法民一庭庭長程新文對此做出了回應。

  程新文在回應中稱,正像有關部門所介紹的那樣,封閉住宅小區是農耕時代的産物,我們現在已經處於21世紀工業化、資訊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新時代,推進現代化城市建設需要我們有新的理念和探索。這些舉措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物和有關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符合當今世界的潮流和發展趨勢。

  與此同時,對於人們關心的拆除圍墻後,涉及到的小區業主有關權益將如何進行保護的問題,最高法回應稱,目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這一意見屬於黨和國家政策的層面,涉及包括業主在內的有關主體的權益保障問題,還有一個通過立法實現法治化的過程。“作為司法機關將對此密切關注,對由此可能涉及到的相關主體的權益的影響、協調和保護,將加強調研,及時研判,並進一步加強對下指導力度,積極協調有關方面妥善地處理好相關的糾紛。”

  追訪

  “封閉小區”將如何界定?

  那麼,到底什麼是“封閉小區”?未來什麼樣的“封閉小區”將面臨圍墻被拆?綜合昨天採訪中多位房地産開發專家的表述,封閉式小區不論封閉的程度如何,大都有明確的邊界,這個邊界往往表現為小區的圍墻和大門,它就像一個圈一樣,將幾幢建築物、公建配套、綠地以及稱之為鄰居的人們一道劃了進去。

  包括劉東衛在內的多位專家介紹,住宅封閉模式能在中國佔據主流,一方面與封閉的農耕文明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城市的起源息息相關。中國城市居民一般對自己城市的公共事務缺乏參與,更為注重私域空間,體現在住宅上就是四合院這種形式。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住宅建設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産開發時期。住宅房地産開發規劃面積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平方米,大部分採取封閉小區的規劃設計理念。封閉式社區不僅是郊區新建大型住宅區的標準形式,同時也出現在市中心的城市改造中。

  以北京超大型社區天通苑為例,龐大的社區雖然內部路網縱橫,卻只有立水橋一個主出口,實際上很像一個“大院”。大量大院和封閉社區的存在,使得北京的路網密度不到其他國際大城市的60%。

  釋疑

  “街區制”鼓勵“窄馬路、寬路網”

  對於“街區制”,電子遊戲《模擬城市》的玩家可能是最不陌生的一個群體了。街區制下的《模擬城市》展現了一個公共交通方面的優秀典範,沒有圍墻的城市街區與我們現實生活中到處是圍墻大院、封閉小區的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規劃院副院長文輝認為,“街區制”是城市規劃建設佈局的一種形式,相對於目前的封閉式、大院式管理,是沒有圍墻、開放式的管理模式。這種開放型將把街區變成熟人社會,改善鄰里關係,激活社區活力。

  在街區制主導的城市裏,城市交通佈局鼓勵“窄馬路、寬路網”,有利於豐富社區的多樣性、城市功能的混合利用和高密度緊湊城市建設,有利於調動居民積極性,共同參與城市規劃管理。

  一名《模擬城市》的玩家介紹,在《模擬城市》中,系統鼓勵玩家對城市的建設在六個方面産生社會價值:創造性、權威性、生産性、繁榮性、靈魂性以及知識性,而這些都建立在“街區制”的基礎上,如果被人為分成無數個封閉小塊,模擬城市的玩家引以為傲的交通設計將不復存在,而城市亦將失去生機。“相比單雙號限行、交通管制等措施,街區制才是治本的思路。”

  建議

  推行“街區制”從開放“大院”開始

  昨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文章稱,街區制的推行還需要一些單位做表率。當前,街區制的推行仍面臨一些問題,尤其是人們的思想觀念誤區需進一步疏通,需要一些單位大院率先垂范、引領,以加快開放步伐。事實上,這一點,中央的《意見》已經明確,“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開放封閉小區從一些單位大院開始,才有利於未來街區制的順利推行。

  在採訪中,多名專家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高校在北京數量眾多,所佔面積也很大。多年來社會上一直有聲音呼籲高校打開“圍墻”。如果能夠從高校開始,則影響巨大,效果也會比較明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石楠表示,高校在國外基本上是開放的,中國的高校不應該與社會隔離。

  進展

  浙江4月將出臺“拆圍墻”方案

  昨日,浙江省建設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正在結合《意見》內容與浙江的實際情況,研究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預計4月底前拿出具體方案。浙江省建設廳總規劃師顧浩還表示,此次提出的“開放原則”主要針對規模較大、面積在9萬平方米以上的小區。佔地面積較小、居住人數較少的小區,可能不在“逐步打開”的範圍。顧浩表示,已建成的小區目前暫不需要拆除圍墻。已拿地或在建小區“逐步打開”的操作辦法,則要依照4月底浙江出臺的落地方案進行。

  另外,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四川省在一個月前已明確將推行“住宅小區逐步打開”。目前成都已經開始在9個示範片區試點“小街區”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區內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