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跌谷底 去庫存藥方待發力

  • 發佈時間:2016-01-19 18: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 龐無忌)年末多地樓市的熱銷未能溫暖跌入冰點的房地産投資。2015年,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跌至歷史低點,“去庫存”這張決策者開出的藥方亟待顯效。

  中國國家統計局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95979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名義增長1.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8%)。自能查詢到統計數據的2000年以來,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只有在2009年初短暫地跌至1%。

  自2014年以來,中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以每年約10個百分點的速度持續回落。房地産開發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也從以往的超過20%下滑至17.4%。房地産開發投資不振直接拖累固定資産投資,進而影響經濟增長。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9%,20餘年來增速首次破七。

  中國房地産行業也首次出現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4%)、房屋竣工面積(下降6.9%)、土地購置面積(下降31.7%)、土地成交價款(下降23.9%)四個前端指標同時負增長的罕見狀況。

  業內認為,這種現象背後的“病因”就是樓市庫存高企。2015年末,中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接近7.19億平方米,達到庫存高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化解房地産庫存作為2016年中國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

  華遠地産原董事長任志強認為,當前房地産市場的7億多平方米的庫存情況比2008年還要嚴重,其中有大量庫存還屬於很難消化的部分。任志強認為,2016年在針對去庫存方面官方還會有更多的政策或措施出臺。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苗樂如則認為,房地産庫存是中國房地産發展的病灶,官方已經準確診斷出了這一點。他指出,樓市分化,庫存高位,不僅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向中高速換擋,更因為中國城市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已達33平方米,戶均一套住房,住房市場已經由供需緊張的高速發展轉入供需基本平衡的常態發展階段。

  苗樂如認為,今年穩定住房消費的政策利好將持續釋放,房地産市場在政策利好下,穩定向好,去庫存也會初見成效。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在近期指出,西方在20年前就有人預測中國樓市會崩潰,但至今仍未發生。王健林認為,現在中國住宅市場的最大問題在於三、四線城市供應太多,預計需要4至5年時間消化。三、四線城市的住宅交易量雖然大,但交易金額佔比較少,而一、二線城市樓市則相對健康。他贊同樓市實行分類調控政策,一二三線城市採用不同政策。

  去庫存政策在一些城市已經初顯效果。上海易居研究院發佈的一份報告稱,2015年中國受監測的35個城市新房庫存規模出現下滑趨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從數據上看,2015年35個城市樓市存銷比總體上持續收窄,説明中國一些地方庫存壓力在積極有效地釋放。

  嚴躍進認為,在2016年的“去庫存殲滅戰”中,應該更多關注結構問題。比如一二線城市的庫存壓力已經大為減輕,一些地方甚至可以主動補庫存,而三四線城市則需要繼續去庫存。另外,應該鼓勵房企創新商業模式,比如鼓勵房企採用購租並舉的策略,加快樓盤的消化速度。(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