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明年經濟四戰詳解:推農民工市民化消化樓市庫存

  • 發佈時間:2015-12-15 08:40: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明年中國經濟的政策佈局正在逐步明朗。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6年經濟工作,要求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同時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的政治局會議通常被認為是對來年經濟工作的定調。會議強調,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要抓住關鍵點、打好殲滅戰。

  習近平總書記此前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了“四個殲滅戰”,涵蓋應對産能過剩、降低企業成本、化解房地産庫存、防範金融風險四大領域,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第一財經日報》上周頭版曾連發四文逐個解讀。

  昨日的會議則對“殲滅戰”的部署作出了安排。例如,會議強調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等方式化解房地産庫存,以及打出一套“組合拳”幫助企業減稅降費。

  本報獲悉,多個部門和地方有關四個“殲滅戰”的相關政策已經儲備就緒,將根據實際情況擇機釋放。與此同時,明年仍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對短期經濟下行壓力,確保改革平穩過渡。

  穩增長優先

  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首次“破7”後,中國明年的GDP目標如何定,是廣受市場關注的話題。昨日的會議提出,要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

  習近平此前就“十三五”規劃建議起草情況作説明時指出,國內外主要研究機構普遍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年均經濟潛在增長率為6%~7%。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今後要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但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也比較多。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市場和學界超過九成聲音認為,明年GDP增速目標可能下調至6.5%左右。民生證券認為,從以往4次下調目標的歷史來看,如果當年沒有完成目標,一定會導致增長目標下調,比如1998年和2014年。以此推斷,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是大概率事件。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追求6.9%、7%、7.1%這些具體數據意義不大,糾結0.1、0.2的差距沒意思,要追求穩定的增長。如果“十三五”時期6.5%~7%的增速能夠保持穩定,那就是合理的增速。

  目前,中國經濟持續面臨下行壓力,儘管就業、消費等指標表現亮眼,但要將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依舊有不小難度。

  在此背景下,昨日的會議提出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

  有熟悉政策制定過程的專家告訴本報記者,“十三五”時期的目標是全面立體的,明年是開局之年,將更多關注除經濟數據以外的指標,也更重視指標內部的結構和品質,許多“硬骨頭”領域有望獲得突破。

  部署“殲滅戰”

  針對近期各界關注的“四個殲滅戰”,昨日的會議分別針對化解房地産庫存、應對産能過剩、防範金融風險和降低企業成本作出了部署。

  在“殲滅”樓市庫存的問題上,農民工市民化將發揮重要作用。昨日的會議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産市場。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農業人口市民化的進程,一方面有利於新型城鎮化節奏的加快,另一方面能夠加快房地産去庫存的效果。但是新市民進入住房交易市場,需要落戶政策、就業政策等配套政策的積極跟進。

  會議因此提出,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産。

  在“殲滅”過剩産能方面,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併重組、破産清算,實現市場出清。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從接近官方人士處獲悉,受領導人委派的調研組近期已經展開對鋼鐵等過剩産能的調研,力求儘快實現産能轉化和升級,防止産生系統性風險。過剩嚴重的行業,明年將加快整合調整和兼併重組,集中力量做大一批大型企業。

  在“殲滅”金融風險的問題上,會議提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多名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表示,習近平此前提出的“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形成功能完備的股票市場”不僅會成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更將成為明年金融系統改革和政策佈局的方向。

  財政再發力

  最後的一個“殲滅戰”,是降低高企的企業成本,這直接關係到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水準。昨日的會議提出,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組合拳”。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健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減稅空間並不大,在總體稅負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明年結構性減稅將會降低針對企業徵收的流轉稅(如增值稅)稅負,而伴隨個稅改革、資源稅改革及環境保護稅和房地産稅立法,這部分稅負或適度增加。

  為了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料將成為明年積極財政政策的亮點。

  記者注意到,昨日的政治局會議重申了宏觀政策要穩。所謂宏觀政策要穩,就是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財政政策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明年仍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上有望繼續加大。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名專家認為,加大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將反映在赤字率適度提高以增加財政支出、結構性減稅和清費以降低企業成本、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等方面。

  2015年官方口徑的財政赤字率已提至2.3%。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11月對赤字率3%“紅線”的科學合理性提出質疑,多數接受本報採訪的專家當時表示,中國的赤字率有望進一步擴大。楊志勇也稱,2016年赤字率或會提高,但空間並不大。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建議,下一步中國可以繼續擴大財政赤字,增發專項國債和特別國債,提高地方債發行額度和減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