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開發商扎堆境內發債
- 發佈時間:2015-08-12 09:32:2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日前發佈的報告《中國國內債券市場向房地産開發商開放將産生什麼影響?》討論了開發商可發行的境內債券,境內債券與境外債券的區別,及其對開發商資本結構和信用狀況的影響。標普的報告認為,中國房地産開發商正轉向國內債券市場融資。
“儘管在發債資格和審批方面存在障礙,但今年境內債券市場很快獲得了房地産開發商的青睞,尤其是評級為投機級的小型開發商更是如此。”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葉翱行對記者表示。
他認為,中國開發商在國內發債融資的好處包括較低的融資成本。
葉翱行表示:“整體而言在國內發債融資對開發商的信用狀況將産生正面影響。中小型開發商由於融資成本高,從銀行和境外債券市場獲得融資的難度更大,因此境內發債對它們的影響最為顯著。”
標普認為,中國債券市場成為另一個融資渠道,且不存在匯率風險。境內發債融資將逐步改善開發商的資本結構和債券結構保護。
葉翱行還表示:“銀行貸款通常要求項目層面的資産抵押,貸款償還也與建設完工進度相掛鉤,與之相比債券無需抵押,期限也較長,因此增加了靈活性。
此外,只要國內發債成本維持在較低的水準,國內較小的開發商可能會繼續在國內發債融資,尤其在預期美國利率上升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儘管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全球排名第三,但在發行結構和法律框架方面仍不太成熟。此外,中國的清算和破産框架基本未經過考驗,公開債券市場違約案例屈指可數。
葉翱行表示:“一些較為重要的困難企業由政府通過國有金融機構和其他途徑實施救助。很多投資者依舊認為存在較高水準的政府隱性支援,這體現在信用評級和定價差異區間較窄上。”
目前,標準普爾認為近期國內發債融資未對獲評級開發商的資本結構産生顯著影響。大部分債券發行是對境內的銀行開發貸款和高成本信託融資的再融資,並有效延長了債務期限,降低了平均借款成本。境內債務的比重未發生明顯變化。
長期而言,標普預期國內債券不會替代境外債券發行。年內迄今約12家開發商在國內兩個債券市場總計發債融資約700億元人民幣。但開發商能否在國內發債取決於政府政策,同時需經歷較長且不太確定的監管批准程式,發行規模也存在限制。
融創控股日前宣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已經批准其全資子公司在國內發行至多6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債。2015年7月26日,融創控股宣佈將在成都市收購多個項目的股權。
之後,標普宣佈,對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融創控股,B+/穩定/--;cnBB/--)的評級未受該公司可能在境內發行債券和近期在成都市收購多個項目的影響。
標普認為,融創控股新近在國內債券市場上融資將拓寬其融資渠道以及降低整體融資成本,但是,預計融創控股將繼續在其已經進入的主要城市內進行激進的收購,從而導致其現金流和財務杠桿比率基本符合我們對“極大”財務風險水準的預期。
標普認為,融創控股的銷售表現依舊不錯。2015年上半年該公司合同銷售額272.6億元人民幣(包括未合併報表的項目),約佔其全年目標的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