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房産稅法最快明年通過 專家建議每人平均60平米內免征

  • 發佈時間:2015-08-06 07:17: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金磊  責任編輯:王斌

  房地産稅法終於有了動靜。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近日公佈,房地産稅法正式列入其中。專家預計,房地産稅法最快有望在2017年獲得通過,但不會立即實施,建議每人平均60平方米內免征。長期看,房地産稅有望增加持有環節的稅負,這將大大抑制投資投機行為,從而有助於房地産市場的理性和穩健發展。

  重大進展

  ——房地産稅法列入立法規劃

  房地産稅一直存在較大爭議。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慶兩地曾率先試點向居民住宅徵收房産稅,此後2013年傳出房産稅試點擴圍的消息,當年公佈的《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産稅改革試點範圍”,但最後並未見有具體動作。

  直至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此後,房地産稅的重心轉為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工作。在外界看來,由“房産稅”到“房地産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意味著房地産稅整個大框架將進行再構建。

  在經過1年多時間的醞釀後,房地産稅立法終於迎來重大進展。昨日的消息顯示,最新調整過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向社會公佈,房地産稅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很有必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目前房地産有關的各項稅收五花八門、名目繁多,而且多為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前設立的,已經無法適應當前變化迅速的房地産市場,因此需要好好整合、清理,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房地産稅制度。

  據了解,目前房地産相關稅收主要在建設、交易環節。其中,房地産建設環節涉及耕地佔用稅、契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建築安裝營業稅及附徵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和印花稅;交易環節,賣方銷售需繳納銷售不動産營業稅及附徵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或個人所得稅。目前,個人買賣房屋暫時免征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

  何時通過?

  ——房地産稅法最快2017年通過

  “本屆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底,因此,預計房地産稅法最快將在2017年底前通過,慢的話可能會在2017年底提交審議,在下一屆人大任期內通過。”劉劍文表示。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目前房地産稅法初稿已基本成形,但還有一些重大問題需要協調,現在還沒有到向專家等社會各界徵求意見的階段。

  “我認為,房地産稅法明年有望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進展順利的情況下,會在明年年底審議。”施正文表示,審議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各方形成共識,在2017年通過不是沒有可能,“最近兩三年通過可能性非常大。”

  “房地産稅立法要加快,這樣才能為各個地方開徵房地産稅提供法律依據。”施正文認為,改革必須于法有據。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只有儘快完成立法,地方才能開徵房地産稅。

  房地産稅法通過之後會立即實施嗎?“我個人認為不會馬上生效,而是要過一段時間。”劉劍文告訴記者,房地産稅法從通過到實施應該會有一個過渡階段,從而讓社會對法律有充分的認知、了解和準備。

  “立法通過後並不意味著就會在全國馬上開徵,兩者不是同步的。”施正文則表示,房地産稅是典型的地方稅,何時開徵會授權地方政府自己決定,並不是在某個時間全國一起徵收,各個地方可以差別化。

  要交多少?

  ——建議每人平均60平方米內免稅

  房地産稅如何設計,徵收範圍和稅率如何確定,要不要設“免征額”,是民眾最關心的話題。

  對於房地産稅的設計思路,施正文認為,現階段針對房地産的稅主要在交易環節,對抑制投機、穩定房價發揮作用並不明顯,未來房地産稅將會增加房地産保有環節的稅負,並以房地産的評估值為徵稅基礎。

  對於徵收範圍,施正文認為應該設立一定的免稅面積,“免稅面積設定為每人平均60平方米比較合理,這樣對於三口之家來説,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稅,從而保證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稅。”施正文説。

  對於免征額和稅率,目前官方並未釋放任何資訊。但是,施正文建議,對於免征面積,中央可以設定一個最低的標準,在此標準之上,各地免征面積可以自行決定是否上浮。

  而對於稅率,施正文建議可以設定一個稅率區間,不要太高,各個地方在這個區間範圍內自主確定具體稅率。“目前國際上普遍稅率標準是1%,中國可以低一點。”

  據了解,此前,上海在房地産稅試點中適用稅率暫定為0.6%。徵收對象為增量房,即上海市居民二套房及非本市居民新購房,且每人平均不超過60平方米的新購住房暫免征收房産稅。

  什麼影響?

  ——促進房地産市場回歸理性

  雖然房地産稅法才列入立法計劃,距離正式通過和實施還有一段時間,但房地産稅法實施後對房地産市場産生何種影響,已廣受關注。

  從短期看,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説,鋻於當前開徵房地産稅的必要前提——不動産登記還未全面完成,房地産稅短期內落地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看對市場影響非常小。

  “長期看,房地産稅的開徵有助於房地産市場的理性和穩健發展。”施正文認為,房地産稅增加持有環節稅負,有助於引導人們正確看待房地産消費,樹立“房地産主要是居住功能,不是投資品”的觀念,並將會對投資投機産生較大的抑製作用。

  施正文表示,開徵房地産稅後,房子多、房子評估價值高就要多交稅,隨著成本的增加,很多投資投機者就不會願意再買房,從而避免社會資源浪費,也有助於財富的調節,實現分配的公平。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此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徵收房地産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會使房地産市更沉穩、穩健,使其以後在運作中間減少泡沫,遏制肆無忌憚地炒作,而且對於把空置房調動出來、加入租房市場也會有好處。

  還有分析認為,未來房地産稅若以評估價為繳稅基礎,將增加房企的囤地囤房成本。在房地産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將對目前大量囤地囤房等行為産生抑製作用。

  除了對房地産市場的影響外,劉劍文表示,房地産稅還將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當前財政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解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問題,有助於地方政府為當地居民提供更豐富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

  在施正文看來,房地産稅是一種直接稅,也是一種財産稅,徵收如何做到公平合理,稅收怎麼使用,是否用於教育、醫療、環境等民生領域,老百姓非常關切,這也將對政府治理現代化、法治化起到促進作用。(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