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房産 > 正文

字號:  

一週樓市:房企進入“慢跑”時代 首創置業發佈盈利預警

  • 發佈時間:2015-08-01 08:4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風雲變幻,誰主沉浮?如今的樓市如同好萊塢大片,走勢跌宕起伏,引來前所未有的關注。中新網房産頻道特推出“一週樓事”系列欄目,梳理一週房地産行業熱點新聞,解析樓市宏觀調控政策,匯聚房企最新動態,蒐羅樓市新鮮資訊,盤點業內權威觀點,為您奉上最原汁原味的樓市饕餮盛宴,敬請關注。

  中新網8月1日電 經過多輪政策調整後,房地産市場出現回暖跡象,但房企業績並未明顯反彈。截止本週,已有超34家上市房企發半年業績簡報,包括萬科在內的絕大多數房企業績均進入“慢跑”時代。土地市場方面,本週國土部明確定調,下半年房地産土地供應將會加大放量,地價整體趨於溫和上行,城市間不論是供需博弈還是量價變動,都將有更為明顯的分化趨勢。

  7月31日 經濟參考報:成交量上漲去庫存加速 下半年市場或穩健向上

  自“330”政策發佈以來,房地産市場經過4個月的發酵,再度迎來新一輪的回暖,確立了上升態勢。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房地産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2.63,比上月提高0.2點,這是國房景氣指數在連續16個月下降後首次回升。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景氣指數的回升,確立此輪房地産市場調整拐點顯現,下半年市場將進入常態化的上升通道。

  從數據來看,一二三線樓市形成了三種速度的回暖態勢。以統計局6月數據為例,在多數城市仍處於回暖初期時,有部分城市已快速回暖,深圳上漲7.2%,上海上漲2.4%,北京、廣州漲幅達1.6%,杭州漲幅也達到1.3%。

  因此,在深圳領銜下5個城市月漲幅超過1%,進入快速上漲階段,成為此次回暖的第一梯隊。天津、瀋陽、大連、溫州、無錫等31個城市房價6月小幅上漲,漲幅平穩,漲幅低於1%的部分二、三線城市則形成第二梯隊。而剩餘34個城市房價雖有小幅下跌,但跌幅有所收窄,成為此次回暖的第三梯隊。以秦皇島、丹東、包頭為例,其房價分別從5月的下跌3%、2%、2%收窄至下跌2%、1%、1%。

  對於2015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勢,任志強表示,2014年這一輪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換句話説,該輪房地産調整已完成V字形的低谷,後面將是上升階段。

  任志強説,過去在房地産政策出臺後,所有城市政策影響明顯,但現在不再是如此,而是有嚴重的滯後。在一線城市快速反彈的時候,二線城市還在晃悠,三四線城市還在睡覺。因此,在後半年,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將受一線城市帶動,呈現穩定上漲的態勢。

  中原地産市場總監張大偉也認為,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公共資源不均衡、産業佈局不均衡、人口不均衡以及庫存不均衡、成交量不均衡、政策刺激作用不均衡等多方面因素,使三、四線城市並未同一線城市一樣,但從目前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成交量已基本平穩,整體市場恢復的趨勢已經明顯。1

  

  7月30日 北京晨報:34家上市房企發半年業績簡報 房企進入"慢跑"時代

  7月是上市公司集中公佈半年業績的高峰期。地産板塊則拋出半年業績預告,“優等生”和“差等生”也由此出現一個分割線。北京晨報記者在第一時間梳理已公佈業績簡報的34家知名房企成績單時發現,超7成房企業績能持續增長,不過除深圳控股和花樣年集團以業績翻倍的表現成為業內“黑馬”,包括萬科在內的絕大多數房企業績均進入“慢跑”時代。

  根據中原地産、同花順不完全數據統計,截至7月24日,共有34家房企公佈了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其中有25家企業銷售額同比出現上漲,佔比達到74%。剩下的9家企業銷售額同比出現下降,佔比達到26%。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透露,2013年上半年龍頭房企銷售額同比上漲幅度平均為25%,轉而到2015年上半年,龍頭房企銷售額同比上漲幅度平均已縮減為10%,房企業績已經結束高增長時代。作為房地産行業的“領頭羊”,萬科也未能倖免。相比2014年上半年同比上漲20.6%的業績,萬科2015年同期僅增長9%。

  對於房企銷售業績增速放緩的原因,克而瑞研究機構高級研究員朱一鳴認為,今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産市場的低迷態勢影響到上半年業績;進入二季度,利好政策迭出才帶動了市場回暖,推動了房企銷售業績的提升。“中長期來看,房地産市場依然會有週期性波動,尤其是傳統人口紅利等因素在逐漸消失,導致購房需求下降,這是房企銷售業績增速減緩的根本原因。”朱一鳴如是説。

  從“黃金時代”進入“白銀時代”,房價結束一漲均漲的“定式”,各地市場分化加劇,造成房企業績發生明顯分化。“單純賣房子輕鬆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單純憑藉土地溢價獲得高收益的局面也難以再現。”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進入白銀時代,銷售業績增速減緩成為困擾著眾多房企的新課題。有資深人士透露,各家房企有自己的活法,即便商業機密不方便逐一對外公開,但從上市房企的公告中能尋出些蛛絲馬跡。

  

   7月29日 北京商報:首創置業發佈盈利預警 預計凈利潤下跌20%-30%

  限購年代積極出走北京的首創置業正在飽嘗苦果。日前首創置業發佈盈利預警公告稱,由於集團北京核心地段可供銷售和結算項目減少,故上半年北京地區高毛利項目銷售收入下跌,進而影響到凈利潤,預計將下跌20%-30%。

  首創置業公告顯示,相對於截至2014年上半年未經審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億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未經審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將下跌20%-30%。在解釋利潤下滑原因時,首創置業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北京核心地段可供銷售和結算項目減少。

  事實上,無論從銷售面積還是金額上來看,首創置業的表現都不能算差。截至2015年6月底,首創置業累計實現簽約面積約119.9萬平方米,同比上升64.1%,簽約金額約121.2億元,同比上升78.9%。此外,截至2015年6月底,公司尚有認購未換簽金額約13.7億元正在辦理換簽手續。

  “凈利潤下滑與該公司上半年位於一線城市溢價率較高的樓盤佔比較少直接相關”,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即便是在北京,首創置業在售樓盤也多是位於遠郊區域的剛需項目,能給企業帶來的利潤不可能太高。

  同時,受前兩年限購政策影響,首創置業展開全國性佈局。先後進入環渤海區域、中西南區域、珠三角區域及長三角區域等,進駐超過20個城市。但與一線城市樓盤價格堅挺、溢價空間大相比,其他城市項目去化遲緩,利潤空間也相對有限。此外,首創置業與部分房企迅速回歸一線城市相比,動作又顯得較慢。

  

  7月28日 南方日報:上半年全國房地産用地下降38.2%

  國土資源部最新發佈的2015年上半年國土資源主要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20.62萬公頃,同比下降21.4%。其中,房地産用地4.70萬公頃,同比下降38.2%。

  今年上半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20.62萬公頃,同比下降21.4%。其中,工礦倉儲用地5.13萬公頃,同比下降27.2%;房地産用地4.70萬公頃,同比下降38.2%;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10.79萬公頃,同比下降6.8%。從二季度情況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環比增長17.4%,其中,基礎設施等其他用地供應較快,環比增長41.4%。

  業內人士分析,房地産用地降幅較大與當前房地産市場總體情況基本相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儘管上半年全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9%,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10.0%,出現比較積極的變化,但房企信心並未完全恢復。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

  據分析,由於房地産存量比較大,消化起來需要有一個過程,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房企拿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57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8%。

  地價方面,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國105個主要監測城市綜合、商業、住宅、工業地價分別為3574元/平方米、6655元/平方米、5359元/平方米和752元/平方米。四類用地價格環比增長率分別為0.9%、0.9%、1.0%和0.8%,較上一季度分別上升0.37個、0.32個、0.48個和0.2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0%、2.9%、2.7%和3.4%,較上一季度分別回落0.24個、0.28個、0.27個和0.20個百分點。

  

  7月27日 經濟參考報:機構預測下半年一線城市房價繼續領漲

  上半年全國房地産市場整體復蘇,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房價環比漲幅連續多月領先全國。業內研究機構認為,從6月數據來看,下半年一線城市領漲局面還將持續。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近日發佈研究數據顯示,6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7676元/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環比增長9.1%。

  在成交量上,6月,北上廣深四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分別為92萬平方米、125萬平方米、107萬平方米和75萬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1.8%、-3.8%、6.8%和25.5%,同比增幅分別為76.2%、75.1%、52.3%和223.6%。

  在成交價格方面,6月,北上廣深四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別為30022元/平方米、34191元/平方米、15486元/平方米和32528元/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9.3%、7.6%、8.1%和9.6%,同比增幅分別為10.6%、29.1%、-8.7%和33.3%。其中,北京和上海的成交均價均創歷史新高。在此輪樓市調整中,深圳率先在全國復蘇,北京和上海後來居上,廣州表現稍弱。

  隨著越來越多的改善、豪宅類新盤入市成交,上半年一線城市新房價格出現較為明顯的結構性上揚。易居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一線城市豪宅公寓成交量暴漲超過四倍,成交均價前十名被上海、北京包攬,豪宅公寓項目最高均價近20萬元/平方米。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樓市庫存正在減少。易居數據顯示,6月,四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3542萬平方米,環比降低2.0%,同比增長8.7%。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研究員姚臘分析稱,隨著上半年庫存的快速去化,一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場房源出現供不應求的局勢,預計下半年成交量仍有上升空間,將會淡季不淡,成交量繼續保持高位。未來幾個月,一線城市房價仍將保持較大漲幅,繼續領漲全國。(中新網房産頻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