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危舊房改造遭遇“最後一戶” 業主稱面積不公

  • 發佈時間:2014-12-02 11:30:00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40多歲的林渭龍最近有點煩。

  林渭龍是杭州上城區紫陽街道太廟社區的黨委書記,幹了10多年社區幹部的他,各種難事、煩事也見多不怪了。

  然而,最近一件事情讓他非常抓狂,原因與危舊房改造有關。

  用林渭龍的話説,“這算是太廟社區最後一排危舊房了”。中山南路347號有一排解放前的危舊房,林渭龍抓狂的原因是:現在是錢(維修費)等人,15戶中唯獨一戶不願意搬,所以工期一拖再拖。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走進中山南路347號,發現這裡被周邊修繕一新的建築包圍,更加不協調。年久失修,原先木製的房樑和門窗已經裂痕斑斑,腳踩在樓梯上都會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錢江晚報記者採訪了這裡的幾戶人家,當然包括那位被大家視為“最後一戶”的,真可謂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

  這種口水仗已經打了4年,但最近林渭龍格外焦急,原因是不到一個月,政府專款專用的維修費就要過期了。

  維修費到位4年,居民的意見還沒統一

  到年底,相關項目到期經費將凍結

  地處杭州老城區的太廟社區,由於歷史的原因,危舊房相對較多,其中多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式結構居民住房。“住在這些危房裏的居民,大多是自我改善能力比較弱的老人,爬樓梯上廁所費事,也蠻麻煩的,這對老人而言就更加吃力,並且不安全。”

  中山南路347號就屬於典型的老危舊房,兩層的木製房,房子外挂著密密麻麻的電線和老舊的變壓器。外墻面也已經有些開裂,白色的塗料也有很多處脫落。

  2007年,政府撥專款啟動了危舊房改造工程,重點區域就是太廟社區,其中“中山南路347號”也被列入危舊房改造。

  然而,直到2012年7月,林渭龍被調入太廟社區工作,危舊依然,隱患依舊,從此“中山南路347號”就頻繁出現在他的筆電裏。“這原本是件好事,既保存了古老的房子,又給老人解決了生活上的安全隱患。但是在改善方案上,居民遲遲不能達成一致。”

  到2012年12月末,是原危舊房改造項目的結尾時間,社區其他危舊房都已經修繕一新,唯獨“中山南路347號”居民依然沒能達成一致。“經過社區的申請,上級也很照顧,決定把之前的危房改善項目改為危房維修項目,説到底還是想能夠在資金保證的情況下,爭取早日解決這個安全隱患。”

  轉眼間,又兩年過去了,到了2014年,到了年底,危房維修的項目也要到期了,但居民的意見依舊沒有統一。“到了年底,相關的經費就要到期,就要凍結了,以後再申請就非常麻煩了。”

  仍住在那裏的人家表示隨時可以搬

  一戶人家反悔了,拖住改造進程

  中山南路347號由347-1、347-2、347-3三個單元組成,共15戶人家,但現在大部分的房間都已經沒有人住了,原因是經過無數次的溝通,居民在意見上已經有了進展。

  壽大姐是住在347-3里的一位住戶,原本她應該隨著鄰居們在上個月的時候搬走。但是看到施工隊遲遲沒有進入,所以她就沒有動了。“我們本身也沒有什麼改善住房的能力,在外面租房子對我們來説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如果能修的話我當然希望它修啊,而且是越快越好!”壽大姐告訴錢報記者,去年她的房子差點就因為白蟻蛀掉了柱子而倒塌。現在的老房子不僅廚房、衛生間等使用條件不方便,天熱的時候還有各種蚊蟲跳蚤,有的時候家裏還會有蛇。

  347-1里住著三戶人家,其中兩戶住在1樓,黃大姐的父親和哥哥住在樓上,他們家在40年前就搬進來了。87歲的老父親癱瘓在床,黃大姐的哥哥也是殘疾人士。由於工作原因,黃大姐的幾個兄弟姐妹只能輪流請保姆照顧他們。

  9月底,黃大姐家接到需要騰房的通知時,她馬上就幫助父親和哥哥搬了出來。現在黃大姐的父親、哥哥還有一個保姆擠在一個60平方米的房子裏。租金每月2500元。儘管兄弟姐妹共同分擔,但是相對昂貴的租金再加上請保姆的費用,對同樣也比較拮據的他們來説,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走訪中,零星住著的幾戶人家都希望早點維修,也表示隨時可以搬遷。而大家把矛頭都指向了347-2的一戶人家。“在11月份社區開的協調會上,我得知是由於一戶人家臨時反悔了才不能開工。原來大家都已經在草圖上面簽過字同意了,怎麼能又變卦了呢?”黃大姐對此表示十分不解。

  不搬的那戶認為:面積不公、圖紙不明

  本週三,社區將再組織一次協商會

  大家嘴裏的“那一戶”為什麼突然變卦?

  是因為面積。

  錢報記者了解到,這裡很多戶人家的居住面積都在20平方米以內,有的甚至在10平方米左右,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夠通過改善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點面積,哪怕是一個小陽臺,大家都會爭來爭去。不少鄰居認為,347-2的這戶人家就是嫌自己的面積太小。

  鄰居口中的這戶,現在已經房門緊鎖,無人居住,但傢具都還在。

  房屋主人姓黃,掌門人已經84歲了,老爺子從小就在這裡長大,住了一輩子,大家都很尊重他,現在他已經搬到了杭州另外一個住處。

  昨天,錢報記者電話聯繫上了黃老先生,電話那頭的聲音很洪亮,説起房子的事情,老爺子還開玩笑地問錢報記者:“是不是他們説我現在是釘子戶啦?”

  聽得出來,老人對“釘子戶”這個稱呼並不介意,但他也強調,他知道改造是好事,也想儘快修繕,之所以不搬也是有理由的。“為了説服其中幾戶人家,我樓上樓下不知道跑了多少遍,就是為了能夠早點改造,可是有一戶人家,私下裏在改造圖紙上做手腳,社區又沒有制止,而且提供的只有草圖,沒有具體的尺寸,這肯定是不行的。”84歲的黃老爺子,當過兵,他堅持要一個公平公正的改造圖紙。

  昨天,錢報也從太廟社區了解到,本週三,社區會再組織一次協商會。黃老爺子也表示會參加。

  不過,已經進入12月,留給“中山南路347號”15戶居民討論的時間並不多了。

  杭州類似危房還有多少?

  類似情況又該如何解決?

  中山南路347號事件,到本週三,不知道會不會有圓滿的解決方案。除了這個個案,可能很多人關心的是更深一層的問題:比如杭州類似的危房到底還有多少?遇到類似情況除了説服最後一戶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如果這個人就是不肯搬,又該怎麼辦?

  據錢江晚報記者了解,類似的問題,在危舊房改造中也曾出現過,最終解決的辦法依然得説服最後一戶人家。“除非這戶人家的位置很特殊,不改造不會影響整體工程,否則就必須要説服。”杭州上城區危改辦相關負責人説。

  杭州市房管部門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説,他們從去年開始就進行了杭州老房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重點集中在上世紀70、80、90年代建造並交付使用的房子。他們在工作中會給每一棟老房子建立檔案,登記的內容則涉及開發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同時也會對房屋的危險等級進行備註。相關負責人説,因為該項工作尚在進行中,有關杭州到底有多少危房的數據尚在統計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